第486章 摔杯而去!冲锋的号角!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第十四日夜深。
怀良亲王和金刚理禅师因为理念的不和,发生了分歧。
面对又一次足利义嗣的挑衅,双方就各执一词。
对于足利义嗣,金刚理禅师依旧是觉得要激进。
他觉得要拼,要消耗。
哪怕现在他们南朝军已经被大明和北朝消耗了超过三成了。
但是足利义嗣的北朝军同样消耗超过了三成。
足利义嗣本身所率领的北朝军就剩下不到两千人。
消耗消耗,其实就已经可以彻底的消耗一空。
金刚理禅师觉得哪怕是再拼着两败俱伤的地步,依旧是可以和足利义嗣换。
要是成功了,北朝就是元气大伤。
然而怀良亲王并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现在大明明显就是偏帮北朝。
替北朝围剿他们南朝。
怀良亲王算是看出来了一点端倪。
大明就是两边都围剿。
不!
准确的说应该是在衡量天平。
南朝军人多势众的时候削弱南朝军。
北朝军人多势众的时候削弱北朝军。
大明的意图很明显。
北朝和南朝都不帮,并且打算彻底的蚕食掉他们。
只是现在,金刚理禅师和足利义嗣都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从而是看不真切。
现在金刚理禅师就是冲动非常冲动。
然而即使怀良亲王如此苦口婆心的规劝。
金刚理禅师依旧是不为所动。
“不必再说了!”
“今日朕必定要将其斩杀于马下,哪怕是付出最大的代价依旧要如此!”
金刚理禅师展现出来了作为长庆天皇的威严。
顷刻间。
整个军帐之中的气氛顿时就凝重了起来。
他的目光冷冷的打在了怀良亲王的脸上,不怒而威。
如同是一尊真正的帝皇。
此时此刻的他,完全没有了金刚寺的时候作为住持的那一种沧桑的感觉。
然而……
金刚理禅师拿出来了帝皇的威严,依旧是无法撼动怀良亲王。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之后。
金刚理禅师在怀良亲王的威信度已经是快要跌破冰点。
本来金刚理禅师在他心中的一些好印象,也开始慢慢的崩塌。
当然!
他还是忠心的。
只是这个忠心是在他看到金刚理禅师真正的是为了南朝为了国家才会忠心。
现在!
他可不会如此。
“陛下,你着相了!”
“你被仇恨蒙蔽双眼,你暂时没有办法领军打仗!”
怀良亲王寸步不让,他迎上了金刚理禅师的目光,甚至都不尊称为“您”。
可想而知。
金刚理禅师最近这些时日里面做的荒唐事,让他有多么的痛心。
如果先前金刚理禅师不兵分两路。
恐怕他们也就不会中了大明的埋伏了。
也不会失算。
怀良亲王现在已经是对金刚理禅师失望了。
“放肆!”
“你知不知道你是什么身份?”
“你一个臣子,也敢妄自的揣度?”
金刚理禅师怒喝了一声后怒视着眼前的怀良亲王。
他是真的没想到怀良亲王居然公然的挑衅他的权威。
要知道……
南朝能有如今的繁荣,也离不开他。
他大肆兴修寺庙,传播佛学,不也是吸引了许多的人来朝拜吗?
同时他也收了不少的普通倭国人,将他们培养成为了义军。
将流民,原本就要被贬的流民全部都给收归于南朝。
这些的这些,难道不是他所为吗?
现在怀良亲王居然是质疑他的做法。
“陛下!”
“臣自然不敢抗旨,只是臣觉得陛下这么多年不问军事和政事。”
“早就已经荒于朝政,应该再学习学习,现在并不适合统兵打仗!”
即使如此,怀良亲王依旧寸步不让。
他觉得眼前的金刚理禅师这么多年来只是一直闷在金刚寺之中,不问国事。
早就已经不是他心目中的那一个长庆天皇。
此时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个有着一点威严的小贵族。
仅此而已。
如果真是统兵打仗,只会带领他们走向深渊。
至少怀良亲王是这么认为的。
他只觉得金刚理禅师的理念和自己越来越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像是当初那一个会询问他意见,和他很合拍,彼此之间有照应的长庆天皇。
而是真正的……
独裁者!
他并不是希望如此!
“砰!”
金刚理禅师听着怀良亲王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两人不欢而散,怀良亲王第一次摔杯离开。
两人的意见根本就没有办法统一。
而随着怀良亲王摔杯离开后不久,就有一道黑影直接从南朝临时驻扎的军帐之中溜了出来。
然后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
不久之后。
大明临时驻扎的军帐中。
杨帆正在和李景隆,吴亚夫,沈炼等人商讨着接下来的战略。
随着北朝,南朝还有大明越发的战况激烈。
李景隆等人也是稍微有些压力。
毕竟北朝和南朝的实力都不弱。
他们虽然被削弱了十不存一了。
但是终究是一个王朝。
王朝之间拥有着的实力毋庸置疑。
再加上北朝有足利义嗣还有小岛进等人。
他们总能在绝境之中爆发出来强大的求生意志。
每次足利义嗣感觉要倒下来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
这不即使是在南朝和大明的围攻之下,依旧是消耗了大量的南朝兵力。
而大明也讨不到太大的好处。
而一直到了大明和北朝联合绞杀南朝的时候,足利义嗣更是展现出来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实力。
只是自己一个人就击杀了超过上千人的南朝军队。
甚至是好几次联合大明重创了南朝。
这让得南朝的处境卡是风中摇曳了起来。
只是现在,南朝和北朝都相对而言趋向平衡。
三方势力,想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大战,则是需要相对大的代价。
杨帆才会召集李景隆等人前来商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总兵大人,为何我们不直接绞杀现有的北朝和南朝军呢?”
“他们现在的兵力,不足我们的四分之一,要是真的纯拼下来,我们必然是能赢!”
沈炼立刻就提出来了自己的意见。
他觉得现在就是大明最好的绞杀时机了。
按照道理来说,就目前的情况。
北朝和南朝绝对能称得上是最虚弱的时候。
而且双方都没有援军。
等于是直接就切断了生的希望。
这么一来。
只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就能立刻拿下北朝和南朝。
“沈将军,你这个做法实在是太鲁莽了!”
“即使现在我们的兵力是要比两朝的多,但是他们现在剩下来的几乎都是精锐!”
“我们的人想要拿下来需要极大的代价!”
吴亚夫则是看的更加透彻一点。
他觉得哪怕是大明真的拥有大量的兵力。
但是面对敌方精锐,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而这代价,绝对不是大明想要看见的。
所以吴亚夫觉得这一个方法行不通。
“可是要是迂回的话,就目前的消耗来看,等到南朝和北朝察觉过来!”
“他们必然会立刻将矛头指向大明!”
李景隆则是发表了自己和沈炼差不多的意见。
在他看来,就是要干才行了。
只有将他们全部都打败才能够是让他们措手不及。
毕竟就目前来看,足利义嗣和金刚理禅师他们之间应该是有矛盾。
这毋庸置疑。
他们先前就已经调查的一清二楚。
金刚理禅师和足利幕府之间的恩怨。
可以追溯到金刚理禅师失去了长庆天皇的皇座开始。
之后就经历了种种的磨难最后是只能出家,成为了金刚寺的住持。
然后自己暗自的发展自己的势力,暗自培养私兵。
所以北朝和南朝的恩怨可是相当的大了。
但是如果他们反应过来大明在其中做了一个搅局者的作用的话,那么事情可就太大太大了。
到时候,南朝和北朝联合起来,可是会让大明吃下不小的亏。
“晋国公所言并非是没有道理!”
“而今的南朝和北朝虽然积弱,但是两军都只剩下了精锐,联合起来,确实能拼得我大明一定的损失!”
吴亚夫听着李景隆的话也是点了点头。
他也表示赞同。
目前来看,最坏的打算就是如此。
那就是南北朝联合起来对抗大明。
到时候……
大明就不是搅局者,而是当局者。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每一步大明都要走的如履薄冰。
不是他们害怕损失,而是没必要损失。
而随着吴亚夫的一番分析过后,整个军帐内,再次的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不得不说……
李景隆能够成为大明的战神之一,除了杨帆之外的大明第一人。
并非是浪得虚名。
他的实力,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这么轻易的就看穿了这其中的奥秘,可想而知。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之间暂时也想不到解决之法。
“咚咚!”
“咚咚!”
就当军帐内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后,有着一根手指有序的敲打着。
只见。
杨帆缓缓的抬起头,扫向了众人,然后轻咳了两声。
“诸君所言非虚!”
“而今南朝与北朝,确有棘手!”
“只是……”
“诸君并未考虑到有一点既是吾曾提及过的南朝的内政矛盾!”
杨帆手指轻点沙盘,淡笑道。
其实他先前就让李景隆等人去干扰北朝和南朝。
目的就是只有两点。
其中除了就是北朝的内斗之外,还有南朝的内乱。
北朝的内斗毫无疑问就是足利义嗣和足利义满的矛盾。
不过很显然。
足利义满更加看重他的义子足利义嗣。
从而是让大内义弘去支援足利义嗣。
然而他却唯独是不能去猜测人心。
大内义弘可能会因为忠诚而听从足利义满的话。
但是同样的也会因为忠诚而放弃足利义满。
而表面上,不管是南朝还是大明。
大家都以为北朝的内乱是足利义嗣和足利义满。
毕竟足利义嗣都刺伤了足利义满。
但是……
毕竟是义父义子的情谊。
再怎么也要比臣子的情谊更加的坚固。
所以……
没有人会想得到真正造成北朝内斗的原因。
居然是……
看起来无比死忠,甚至是看上去有些愚忠的大内义弘最终会抛弃足利义满。
然后造反。
恐怕连足利义满都没想到大内义弘会反吧?
当然!
如果北朝真的是去深究的话,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别问!
问就是帝皇心思难猜测。
至于北朝的内斗是一方面影响。
另外一方面则是南朝的内政大乱了。
其实这也是杨帆要李景隆等人去做的。
而事实上,南朝的内政爆发一直都没有出现。
甚至说看起来都是一片的祥和。
南朝看上去就是铁板一块了。
不管是李景隆等人看起来还是足利义嗣看起来,都是如此。
但是事实是如此吗?
并非如此!
这一点,也是杨帆想要让李景隆等人去做的。
……
不过。
李景隆等人并不知道杨帆心中的盘算,也不知道他心中所想。
而是疑惑的看着他。
“总兵大人,南朝而今铁板一块,更是团结,何来的内政混乱?”
“哪怕是您先前所说可以离间他们,但是好像并未太奏效!”
沈炼是最了解南朝的。
毕竟他是被安排当死士的那一批,带领着死士最后出来给南朝致命一击。
然而迟迟没有成功。
此时此刻,他是第一个提出疑问。
就目前来看,南朝就如同铁板一块。
根本找不到破绽。
吴亚夫等人也都疑惑。
虽然他们觉得先前杨帆所言不假。
有可行性。
但是操作起来,比起北朝还要难以操作。
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他们的总兵大人杨帆说的信誓旦旦。
他们又不得不重新审视起来了南朝。
他们会不会错过了什么点呢?
但是即使他们想破了脑袋依旧是想不明白。
最后……
还是杨帆笑了笑,看向了他们,缓缓开口。
“呵呵!”
“其实南朝的内政一直都存在着隐患!”
“只是如同泡沫,没有戳破而已!”
杨帆缓缓的开口,娓娓道来。
南朝的内部矛盾,一直都如同一个定时炸弹。
就差一团火,将它彻底的点燃。
就在杨帆要开口之时……
探子忽然就闯了进来,着急的汇报道:
“报!”
“总兵大人,出事了!”
“南朝,南朝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