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玉城秀一对帝国忠心耿耿
王长青想了一阵,没什么头绪,这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先这样吧,我现在是有身份栓着,为的是以后图谋琉球。
真要是把老子拆穿了,老子直接上东京杀了裕仁这老鬼子。
只是这样一来,历史改变太多,这副本变成地狱难度,不划算。
小泉三青这个倒霉鬼,已经出院了,坐在办公室边养伤边办公。
王长青看了一眼,这家伙,这个备用的替死鬼,关键时刻倒是个挡刀的好料子。
自己这边收到了电报,中岛少佐是守备军,肯定也收到了电报。
现在城门肯定是关了,许进不许出。
“庆子酱,小泉君,走,去找中岛少佐开会。”
果然,中岛少佐早就组织封闭了各进出城的路口,守备军全体出动了。
中岛少佐见到玉城秀一来了,打着招呼。
“玉城课长,安庆城已经全都封锁了。”
接着小声地在王长青耳边道:“有不少情报机构的密探进来了,让大家注意点。别被抓到什么痛脚,被告一状。”
哟,现成的盟友,看来中岛少佐不待见那些密探啊。
王长青点了点头:“我的人少,交待过几个军曹了,让他们盯紧点。”
中岛少佐见玉城秀一不明白意思,低声解释道。
“玉城君,你以前是专案组的,不明白底下这些士兵的想法,密探来了,要增加很多工作量的。”
“每个月都是这么多工资,密探们来了,都得围着他们转,士兵们都累得慌。”
王长青听得一愣,自己怎么没遇到这样的消极怠工的鬼子兵?
小泉三青道:“课长,你忘了,以前每到一个地方,你都安排松下小姐给宪兵们发过额外的津贴。”
王长青这才想起来,是噢,自己不缺钱,又能抄汉奸的家,手指头缝里漏的一点油水,都够下面的士兵乐呵了。
中岛少佐听了这话,也是眼睛一亮,这玉城课长还真是体贴下属啊。
但他一想到最近玉城君抄的土匪家产,分给他的钱财,又一阵犹豫,进了自己兜里的钱,可不能再拿出来了。
王长青像是看穿了中岛少佐的想法,道:“上面来人,我们必须得接待,这接待费我特高课来出。”
“这段时间,再给士兵们加一餐夜宵吧,天气越来越冷了,密探们来了,肯定得熬夜,不吃饱一点顶不住的。”
“小泉君,你还在养伤,就不用跟着跑了,你组织一下治安队的人,给守备队准备夜宵的事。”
“还有去富贵酒楼,让他们把饭菜价格提高一倍,去福来旅馆,也把价格翻一倍。”
“让新来的几个同僚盯着这两个地方,应该很容易看出来,哪些是密探,找机会拍一拍照,告诉中岛君。”
中岛少佐听得眼前一亮,还真是好办法,只要认识了人,自己的手下,闯祸的机会就少很多了。
“哟西,玉城君,跟你合作真愉快。”
安庆城许进不许出,针对的是夏国百姓,还有一般的东洋士兵。
对情报机关的密探是不管用的,他们有司令部开出的通行证件。
第二天一早,王长青赶到安庆特高课办公室时,脸色铁青。
他娘的,这些密探第一个怀疑的居然是特高课。
昨天晚上下班后,他这个特高课课长的办公室至少进来了三个人。
松井庆子这时带着电讯科的山本君过来了。
“课长,电讯科的山本君昨天晚上睡着了,他现在还头痛,我怀疑明天晚上,可能电讯科进人了。”
不用怀疑,就是进来人了。
“八嘎,居然从特高课开始查?松井君,你带两个宪兵先回宿舍,把调查本部的电台也带过来。”
“今天开始,全员都在特高课休息。特高课办公室必须时刻有人,还有必须加双岗。”
要查可以,光明正大地进来查,偷偷摸摸的查,那可不行,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栽赃?
王长青栽赃汉奸、栽赃鬼子的事办多了,这会儿也担心有刁民要害他。
吩咐完这些事,王长青开始仔细检查办公室的各个角落,他担心有人装窃听器。
检查了一遍,没发现异常,心里放心了。
现在的窃听器都要带线,有电才能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弄的。
自己的秘密都在包裹里,倒也不用担心这些事。
但是被人怀疑是对自己能力的蔑视,这是不能忍的。
我玉城秀一对帝国忠心耿耿,立下大小功劳无数,背后的伤有四五处,怀疑我就是不行。
别让我知道都有谁进了我办公室,不然,我让你尝尝我玉城君隔空取物的栽赃大法。
王长青并没有在办公室等着,而是去了巡城。
安庆城并不大,一个小时就能转一圈,凭他这一双眼睛,加上心灵启示,找几个密探还是容易的。
一上午,王长青围着安庆城慢慢地转了两圈,找到了六个密探。
有黑龙会的,有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有竹机关的,有梅机关的,甚至还有关东军的。
这还只是在外面逛悠的,在旅馆里隔窗观察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王长青不知道,这次鬼子的情报机构下了大力气。
安庆城内的人还是少的,各情报机构有三百多密探被调到了这附近。
就为了找出王老六的蛛丝马迹。
前线战争正如火如荼,后方的暗战也是刀光剑影。
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派了不少飞机掩护第六师团撤退,还安排了周边一两个师团进行策应。
但江城会战,战线长,双方犬牙交错,打得不可开交,牵一发而动全身。
鬼子的调兵也不是想调就能调的。
现在是第六师团被绅民党军队围着打,安庆城是第六师团的一个撤退点。
东洋人为了不让王老六在安庆搞事,彻底葬送了第六师团,不光是派了数百密探密谍,后面还有一支联队来接应。
下午三点,小泉三青不知道从哪里回来,一身的泥水。
“课长,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新的地道。”
王长青听得眼睛睁得老大,哪里还有地道?我怎么不知道?
“课长,就在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附近,有一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