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许慎第一名!

第五十一章许慎第一名!

“关你屁事。/x?i`n_k′a!n-s′h!u?w,u..*c^o,m_”许慎才懒得留下姓名呢,他直接回怼了一句后,便搂着两个小娘子霸气的回家,气的那群考生们心中直骂娘!只觉得许慎肯定就是那种只会装逼的纨绔子弟!

奶奶的,老天爷真不公平,居然让这种纨绔大少高高在上,有两个如此如花似玉的娘子,真是气死个人!

另一边,考官们开始阅卷。

尽管只是初试,但考官的阵容还是无比豪华。

由二十位翰林负责初选,将觉得过得去的诗词递交给主考官。由主考官彻底定夺,能不能进入下一轮。

而主考官则是正三品礼部侍郎,杨修!

当年的一代状元,当代文豪!学问比做官厉害!要不是不肯依附二皇子,这礼部尚书的位置早就是他的了。

而此刻,几名翰林正在念着考生们写的诗词:

重阳念亲恩

又逢一年九月九,秋意渐浓菊香透。

登高远眺念亲恩,思绪飘飞故乡走。

儿时欢笑耳边绕,父母关怀心中留。

如今白发添双鬓,愿亲安康岁月悠。

“普普通通,打油诗水平。本朝的诗词水平怎么退步到了这种地步,怪不得陛下要下令办诗词盛会呢。天下学子只知道八股,其他的文采实在是太烂了。?咸?鱼/看¨书¢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_”

“是啊,我之前还遇到一个举人。四书五经是背的滚瓜烂熟,但前朝历史却是半点不通。问尧舜禹汤以为是一个人的名字。问司马相如,还以为是两个人的名字,哎……”翰林们纷纷点头,觉得八股的弊端太大。

这时,另一名翰林说道:“方兄,你刚刚念得这首算好的了。你听听我阅卷的这一首,实在是粗鄙啊……!”

紧接着,他念了出来道:重阳思故乡!

今天又是重阳节,想起老家心发慌。

爹娘是否身体好,好想回家唠唠嗑。

“这……哈哈哈哈!我家七岁儿子,写的都比他好!”其他的翰林闻言顿时哄堂大笑。

而这时,又一名翰林说道:“别笑了,别笑了。这些诗虽然很是普通,但起码还算能看。你们听听我阅卷的这首词吧,这才是真正的粗鄙!你们听我念!”

“满江红·重阳嗨玩!”

“重阳来到,太阳照、心情特好。呼朋伴、跑向郊外,撒欢乱跑。折根树枝当宝剑,假装大侠林中跳。哈哈笑、惊起一群雀,到处飘。”

“铺野餐,抢食妙,喝甜水,把脚翘。采野菊、扎成花束乱抛。又躺草地数云朵,幻想自己能飞高。这重阳,玩得超尽兴,爽歪了!”

“噗哈哈哈哈……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这是谁写出来的,教他的先生怕是要羞愧死了。·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一众翰林们闻言顿时笑的前仰后翻,东倒西歪。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这种人才!

这时,身为主考官的礼部侍郎杨修皱着眉头道:“哎,难道就没有好一点的了么?我堂堂大昭两京十三省,就找不出一个会写诗词的?”

“慢慢审吧。一万多张试卷呢,总有几份可以的。实在不行就矮子里面拔高个,把那些勉强能看的给录用了吧。”翰林们只得回答。

这时,一位翰林突然激动的大声喊叫起来道:“等一下!谁说我大昭无才子!我这!我这有首好诗!”

“什么诗啊,这么激动?老孟,你念念。”众人看到孟翰林如此激动的样子也不由起了好奇之心,问道。

而孟翰林当即声情并茂的念了起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好诗啊!好诗!”

“这人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通过想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对方角度着笔,以兄弟对自己的思念来烘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虚写的手法使诗意更曲折,情感更深厚啊。”

“是啊是啊,此诗一出,天下写重阳的诗句都显得黯然失色啊!”翰林们全部眼前一亮,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快看看他的词!只要这人的词有这首诗的一半水平,本次初赛的第一,就非他莫属了!”这时,身为主考官的杨修闻言也不淡定了,直接喊道。

“是!”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孟翰林再度念道,越念越声音高昂,越念越激动!

“妙啊!太妙了!”

“如此才华,惊为天人啊!”

“这一句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堪比方才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啊!”众翰林彻底震惊了,他们自问自己都写不出如此诗词!

其中,身为主考官的杨修更是激动的道:“原以

为他的诗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他的词竟能更胜一筹!这是谁!这是谁?!”

众翰林当即打开被糊住的名字,最终看到了两个字——许慎!

紧接着,主考官杨修拿起这份试卷,在旁边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字——取!

这意味着许慎俨然通过了初试!

但只是这样,主考官杨修还觉得不满足,竟又拿起笔,在上面又写了两字——第一!

“大人,这是不是太武断了。毕竟还有这么多试卷没看呢?”这时,有谨慎的翰林提醒道。

“你觉得这一万多人中,还会有人能超越这许慎么?”杨修反问道。

“这……确实不太可能。”那名翰林闻言一笑。

莫说这上万人了,就是当今天下,能超越这一诗一词的人,都不一定能有!

……

两天后,礼部审卷完毕,开始发榜!

初赛,礼部在从上万人中选取了五百人发榜!

一时间,礼部大门口张贴的榜下,人头涌动,人山人海,挤都挤不进去。

如此场面,许慎就不带两个娘子来了。免得挤的时候被死流氓吃豆腐。

而就在许慎一个人拼命的往里面挤的时候,这时,一道声音突然从许慎的身后传来。

“哟,这不是许家不学无术的许慎么?你还来参加诗词盛会?呵呵,你知道什么是诗什么是词么?”

许慎转头看去,只见说话之人,正是许家的死对头!

陈滔的那位举人儿子,陈文杰!

陈家之前坑害许家,还告到了京兆衙门,结果被二皇子小舅子的一句话便转胜为败,输了官司,赔了好多钱,元气大伤。

听说陈家原本的船队都转卖了,几乎破产。

但这位陈文杰的功名却还在,没有被革除。也是陈家最后的希望!

陈文杰自觉自己才高八斗,听说有诗词盛会便立马报名,指望自己能够一举夺魁,点翰林,封六品!

到时候,许家的仇,他要连本带息的报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