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连夜出逃
东方月上,万籁俱寂。
陈玄奘师徒二人顺着山路蜿蜒而下,行至半山腰,陈玄奘左右观望一番,见此地空无一人,心中疑窦丛生。
“悟空,怎不见敖烈和悟净?”
“师傅,逃命的当口,您就别管他们了。也不知八戒能抗多久?清风、明月若是追上来,我们可不好脱身。”
陈玄奘借着月光迈下台阶,眉眼间染上愁容,“悟空,这样一走了之,为师良心难安。”
孙悟空无心安抚陈玄奘,前世他被清风、明月激怒,砸倒人参果树,陈玄奘也不曾安慰过他。
“师傅,快些赶路吧!”
这一夜马不停蹄,行至天晓,陈玄奘双腿如灌铅般再也抬不起来,这才停下脚步,倚靠松根歇息。
“悟空,为师我实在走不动,我们歇歇脚,养养精神再走。”
“师傅,虽说你我行了一夜,可眼下仍未走出这片山脉,若是清风、明月追来……”
“呼呼……”喉咙里发出粗重的喘息声,陈玄奘靠在松根上,有气无力的说:“为师昨日未用晚膳,又赶了一夜路,实在走不动。”
“唉。”孙悟空发出一声叹息,低喃道:“也罢,师傅你且休息片刻。”
镇元大仙自元始宫散会,率领众弟子出离兜率。径下瑶天,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
“师父您快看。”
镇元大仙垂首望去,观门大开,门匾摇摇欲坠,琉璃瓦上蒙上一层灰。
身后弟子抱怨道:“清风、明月怎这般疲懒?庭院不扫,门匾不扶,也不怕师父发怒。”
再向前望,庭院殿宇坍塌大半,人参果树躺在废墟之中。枝叶繁茂,可树上的果子却了无踪迹。
众弟子见状倒吸一口凉气。
“谁推倒了仙树?实在可恨。”
“清风、明月呢?”
“师父,仙根已毁,这可如何是好?”
“……”
徒儿们议论纷纷,镇元大仙脸上却不见慌乱,仔细看去,眼尾还有一抹淡淡的喜意。
他能不欢喜吗?观音菩萨有言在先,他引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观音菩萨才会出手,帮他医活仙根。推倒哪有连根拔起治的彻底?
镇元大仙捋着胡须,沉声说:“莫要惊慌,待为师过去看看。”
按下云头,拾阶而上,尚未跨过门槛,忽见清风、明月慌慌张张的跑出来。
二人齐齐跪倒在镇元大仙面前,抬起头,眼底有泪光闪烁。
清风拿不准镇元大仙是何意,可见他这模样不似生气的,急忙告罪:“师父,徒儿看守不利,还请师父责罚。”
“清风、明月,到底是何人在观中作乱?怎将好好的道观祸害成这般?”
“师父,您那位故人瞧着是和尚,实则是强盗,凶狠的紧。”
“哦?”镇元大仙故作疑惑,发出一声惊呼,开口问道:“他做了何事?”
“师父容禀,您走后不久,果有一个唐朝和尚路过此地。徒儿按您的吩咐,留他们在此地借宿,打了两个人参果与他吃。”
“那和尚说人参果是出世未满三朝的孩童,死活不肯吃。我等磨破嘴皮子也未能说服他,反倒被他骂不当人子。”
镇元子摩挲指节,眉头微蹙,似是疑惑不解。
“他嘴上说不吃,趁四下无人摸到后院偷摘果子,砸断枝头,被我等捉了个正着……”
镇元子瞳孔骤缩,怪不得三妹神神秘秘不肯说,原是要让唐三藏顶孙悟空的锅?可唐三藏不过是凡人一个,人参果树那般高,他够得着?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清风、明月添油加醋将昨夜之事说了一遍,镇元大仙哭笑不得。
二弟、三妹好手段!唐三藏盗人参果,唐三藏砸倒人参果树,唐三藏畏罪潜逃……
仔细一想,这锅让二弟背,远不如让唐三藏背锅得到的好处多。孙悟空闯祸,观音菩萨最多让人参果树恢复如初。
可闯祸的是陈玄奘,区区仙脂露就想平息他的怒火?呵呵,做梦!待此事罢了,他定要好好谢谢二弟、三妹。
“师父。”明月手指交叠,指尖微微颤抖,抬头回禀道:“孙悟空救走陈玄奘,可我们将猪八戒捉住了。眼下关在柴房,您可要见他?”
话音落下,明月抬袖假意哭了两声。
清风手握成拳,放在嘴边轻咳两声,镇元大仙立刻会意,柴房里关的那个是孙悟真。
余光扫量众弟子,镇元大仙做出一副恼怒模样,大喝一声:“哼,欺人太甚!清风、明月,你二人随我去追唐三藏。”
算计佛门一事不可对旁人言,故而镇元大仙并未告知众弟子。清风、明月是奉命行事,并不知晓其中内情。
“尔等留在观中。”镇元大仙回首吩咐道:“收拾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镇元大仙纵起祥云,领着清风、明月去追唐三藏,顷刻间便有千里之遥。
“师父,您太快了些。那唐三藏虽有些本事,可他乃肉体凡胎。一夜怎能行千里路?能跑出百八十里便不错。”
镇元大仙云头一纵,折回九百余里。站在云端向西观看,不见唐三藏。向东望去,却见路旁松树下有一光头和尚。
清风眼尖,指着那和尚喊道:“师父,他便是您那故交唐三藏。”
镇元大仙拧眉,问道:“他就是唐三藏?”
唐三藏盘腿而坐,可看得出来他魁梧奇伟。举手投足肌肉暴突,若不是徒儿指证,镇元大仙还有些不敢认。
“难怪他能爬到树枝上,压断仙树枝条。”镇元大仙低喃道:“唐三藏应当手无缚鸡之力,如此才能让二弟冲锋陷阵。
不曾想他生的这般壮硕,寻常人绝不是他的对手。不知观音菩萨如何想的?如此安排,不怕坏佛门大事?”
“师父何必替如来佛祖操心?”明月仰头说道:“还是快些将他拿下,向佛门讨个说法。”
“呵呵……”镇元大仙捋须轻笑,吩咐道:“你二人回去准备绳索,我下去拿他。”
清风、明月齐声应道:“是。”
镇元大仙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作行脚道人。
身着百纳袍,头戴九阳巾,腰系吕公绦(tao),脚上蹬着草鞋,口中高唱月儿高。
径直来到树下,见到唐三藏,高叫:“长老,贫道起手了。”
唐三藏眼皮直打架,听到呼喊声急忙睁眼,起身还礼:“失敬,失敬。”
“不知长老从何处来?为何在此处打坐?此乃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山上有豺狼虎豹出没,实在不是落脚的地方。”
“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歇息片刻。”
镇元大仙闻言,做出一副狐疑模样,笑问:“长老既是从东边来的,可曾自我栖身之地,万寿山五庄观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