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真他娘的蠢

所以……

太平公主、林府,现皆已成为了西虞的爪牙。

林府暂且不说,但她晏时姝,可是大晏的公主。

大晏生她、养她,让她显尽三十多年荣华富贵。

结果却换来她通敌叛国!

而在梦中晏邢天那个世界里,他的皇姐,同样早与西虞的人搅合在一起!

并且,这叛国的根源,竟是如此荒诞、扭曲、令人作呕!

从前只道她与谢氏是闺中密友,情同姐妹。

未曾想……她竟是真的对谢氏存了这等悖逆龌龊的心思!

难怪!

难怪当年选驸马,她放着多少名门俊彦、勋贵子弟不选,偏偏挑中了门第并非顶尖的宣德侯府,挑中了谢氏的表哥陈礼晟!

一切不过是为了离谢氏更近一步!

难怪……即便后来谢氏胆大包天,混淆皇室血脉,犯下十恶不赦之罪,在她晏时姝眼中,谢氏依旧“情有可原”,甚至“不该死”!

难怪谢氏死后,她会如此癫狂,将对谢氏畸形的迷恋,尽数转化为对皇祖母、母后、对他和梨儿、乃至对整个大晏皇权的刻骨仇恨!

所以她处心积虑要谋害他和梨儿的骨肉,为谢氏“复仇”!却不料……最终反噬己身,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嘉禾?

但她晏时姝,一介妇人,是如何与远隔千山万水的西虞牵上线的?

是谁在穿针引线?

她可知晓西虞那位神秘的“鬼面军师”,究竟是何人?

晏时叙摩挲着下巴,眼神锐利如鹰隼,继续在纷乱的线索中抽丝剥茧:

如此说来……

当年她不惜在佛门清修之地行此秽乱之事,特意绑了一个男人进静思庵,强行受孕,甚至不惜彻底与驸马决裂也要生下那男人的孩子……

这个男人,极有可能也与谢氏有关!

是谢家的旧人?还是谢氏的死忠?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脑海!晏时叙猛地从龙椅上站起,眼眸中寒光四射。

“来人!”

一直屏息凝神候在殿外的张司成闻声,忙疾步而入。

“臣在!请陛下吩咐!”

晏时叙声音冰冷,连下几道口谕:

“第一,速派得力人手,密查前荣国公谢氏一族近况!看他们回祖籍后,是否安分守己,有无异动,尤其留意有无与外界秘密联络之迹象!太平公主在静思庵俘虏的那个男人,重点排查谢家失踪或行踪诡秘的男丁!”

“第二,对林府的监控范围扩大!除了林询、林文远、林文涛,及其家中女眷,乃至府中管事、心腹,近年来都与哪些府邸有密切来往,一丝线索也不许放过!”

“第三,这些年与林文涛来往密切的‘落日镇’好友,务必尽快查实其身份。”

“在尚未确定那位鬼面军师的身份前,先莫要打草惊蛇。”

张司成抱拳:“遵旨!臣即刻去办。”

他旋即转身,脚步匆忙却无声地退出了紫宸殿,迅速消失在殿外浓重的夜色里。

殿内,烛火跳跃,将晏时叙孤高的身影拉得极长,投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如同蛰伏的巨龙。

他负手而立,望向窗外无边的黑暗,眼底是深不见底的寒潭与翻涌的惊雷。

……

而四方馆的夜晚也并不宁静。

虫鸣聒噪,混杂着远处主院偶尔传来的丝竹余韵和巡逻士兵沉重的脚步声。

偏院马厩旁,苏暮扬蜷在简陋的草铺上,粗布麻衣裹身,呼吸均匀,仿佛早已沉入梦乡。

然而,他那双闭着的眼睛下,意识却如同最精密的机括,在黑暗中无声运转。

他已经让人去暗中搜查,全京城内,身上系有金铃的女子。

这些女子,很大可能就是西虞潜在大晏京城的密探组,金铃是她们确认彼此身份,或传达某种信息的重要之物。

那些女子,可能隐藏于市井、烟花之地;

有可能隐藏在某些达官贵人府邸为奴为婢;

也有可能已经成功进入了某些勋贵世家的后院,正在窃取大晏的重要机密。

所以,这些女子不容小觑,必须要尽快查实收网。

可那位鬼面军师到底在哪里?为何掘地三尺也找不到蛛丝马迹?

苏暮扬将近一个月,西虞使团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与那位神出鬼没的鬼面军师串联起来。

这太不正常了!

他几乎将所有目光都死死盯在与西虞公主同行的使团内部,上到正副使,下到一个普通杂役,查了又查,却始终一无所获。

他确信,那位军师,必定会同使团进京!

到底是哪一步不对?

机智如他苏暮扬,竟也有被难倒的一天。

隔壁马夫的鼾声猛地拔高,又沉沉落下,如同一声沉闷的鼓点,敲在苏暮扬紧绷的心弦上。

隔壁的鼾声……

隔壁……

就在这一刹那,一道灵光如同撕裂夜空的闪电,猛地劈入苏暮扬的脑袋!

他瞳孔在黑暗中骤然睁开!

隔壁???!

他错了!他一直都错了!他犯了一个巨大的、方向性的错误!

他一直将目光死死锁定在“使团”内部!

盯着那些身着西虞官服、有明确身份记录的使臣、护卫、宫女……

以为那军师必是藏匿其中,改头换面。

可为什么,他不能跳出这个框架?

西虞使团入京,如此庞大的队伍,难道仅仅只有那些登记在册的“官方人员”吗?

一路从西潼关跋涉至京城,千里迢迢。

那些依附使团而行的商队、流民……甚至只是单纯想跟着大队人马以求平安的普通百姓呢?

这些随行人员,不就是处在使团‘隔壁’吗?

鱼龙混杂,身份难以一一细查,岂非是绝佳的隐身之所?

随行队伍……百姓……

苏暮扬在心里重复,每一个字都带着豁然开朗的冰冷。

他的思路瞬间清晰起来:

不在册的隐匿性:使团名册上查无此人,自然安全。

身份的合理性:一个不起眼的商贩、一个沉默寡言的挑夫、一个看似无害的流民,谁会特别留意?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合理的背景板。

行动的便利性:作为“底层”人员,他们可以在使团驻扎地外围活动,接触三教九流,传递消息,甚至提前踩点,而不像核心成员那样时刻处于监控之下。

好一招金蝉脱壳,瞒天过海!

靠!

苏暮扬在心里暗骂自己,真他娘的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