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两个老人开眼了,生平第一次看见棉花,老郑氏也摘了两个,手里软和和的,用力摸才能摸到里头的种子。

简老头将那团温暖柔软的棉絮攥在手里,反复揉捏,喉咙微哽住,“闺女,你这……”

“爹,这些我不打算拿出来,明年种子下地我找侯爷。”

如今那人应该在忙着种红薯吧?

“好,明年再说,这事也急不来。”

“嗯,先存种子,这批收了继续种,在暖棚里种。”

“爹娘都听你的!”

“这些棉花我们收了吧,自己收怎么样?”

“好,我们自己收,自己收!”

他们家胖丫运气好到爆,自从离开萧家他们便发现了,闺女一路好像有神仙帮忙一样,不费啥力气便得了别人一辈子不可能得到的成就。

三个人一人背了个大筐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那云朵般洁白柔软的棉花。阳光洒在山顶,将他们的身影和这片希望的白色染上一层金色。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干燥温暖的植物气息,偶尔有山风吹过,棉桃轻轻摇曳。

简宁动作熟练,手指灵巧地将饱满的棉桃从开裂的荚壳中剥离出来,尽量不带走枯叶和杂质。

“这棉花……真好啊,”老郑氏低声感叹,手里捧着一大团蓬松的棉絮,眼角有些湿润,要是公婆还活着就好了,就能给他们做一件胖丫种的棉花做的袄子。

他们一辈子都没穿过暖和衣裳。

简老头没说话,只是重重地点点头,花白的胡子微微颤动。

“爹娘,这棉花弹好了,给你和爹一人做一件袄子,闺女种的肯定更暖和。”

“好!我们一人做件马夹,你和外孙也做一件。”

“成!”

棉花摘好后没带下山,直接在上面看守人的屋子里取棉籽,收拾这些棉花,收拾干净后晒晒然后送进镇上,找人帮忙弹。

“爹娘,我们明天回村不?”

“不是前阵子中秋节刚回去吗?”

现在每次回家他们都快膈应死了,萧家人就跟苍蝇一样,竟然搬去了村尾,每次看见都莫名烦躁。

“最近不秋收吗?我怕他们太忙赶不过来。”

“不回,怎么干不过来,你要是担心派几人回去帮他们干活就是了。”

“你们不想他们?”

“想啥啊,不刚见过。”

行吧,爹娘看来已经把儿子们忘了。

简宁回头吩咐管家明日派十个人过去帮忙秋收,让哥哥嫂嫂们不必自己下地,太操劳了。

他们家地不多,十个人干三天就能完工。

“爹,大哥他们不打算在村里买点地吗?”

“你以为他们不想买,可哪里有人卖地哦。现在我们村人不算富裕却也能过得去,你觉得他们会卖地?”

也是,不到万不得已没人选择卖家业。

“多存点银子,买一大块,在镇上附近买,到时候也改成农庄。”

“你还真敢想,他们养兔子虽然也赚钱,不过要盖个跟你一样的农庄太难了。

爹觉得现在也挺好,小富即安也不错。”

“也是,现在他们日子我看也挺安逸的,村里待着踏实。”

…………

简家兄弟见到小妹送来的人脸黑了,爹娘不回来了?小妹也不回来了?

一定是隔壁两户影响他们,不愿意回来了。

“大哥,一家三个,还有个负责给他们做饭,胖丫准备的还真贴心。”

“既然爹娘他们不回来,等秋收忙完我们去小妹家蹭住几天不?”

“好,我们去农庄抓鱼做烤鱼吃,带上孩子,让他们也放松几天。”

“可是当家的,家里兔子怎么办?”

“小妹不是叫人来了,让他们帮忙照看几天就是了。”简老二说的云淡风轻,所有人却听得心潮澎湃。

这日子太舒坦了吧?

“带二十只兔子过去,活的,小妹想吃随时杀了吃新鲜的。”

“好!”

秋收时候,全村人都羡慕坏了,简家到底咋生的呀,简宁怎么那么贴心孝顺,竟然派人帮她哥哥们收粮食。

全村只有他们家不用忙秋收。

“简宁这闺女真没白生。”

“老简家捡着宝了。”

就看这秋收,他们全累成死狗,人简家却能翘着二郎腿。

简宁也绝了,还安排个人给秋收下人做饭,他哥嫂只要等粮食进屋就行!

羡慕死人了!

三天后,帮忙干活的要求继续留下再照顾几天兔子,他们哪敢不应?

“简老大,你们这是干啥去啊?”

“去小妹家里玩几天,这不我们几家秋收全结束了,带上孩子过去住几天,也好好陪爹娘。”

“喲,去简宁大房子里住呀,真好!你们家孩子不念书了?”

“夫子一起过去,已经跟胖丫说过了,课业不会落下。”

“真好真好啊!”

简宁的家听说好的不得了,家大业大房子大,伺候的人特别多。

他们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人家却闲的找爹娘小妹玩耍。

上哪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