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赵虎应该再有一两天就能回来了,到时候就可补充弹药。”

秦赢说话之时,摸了摸腰间口袋。

说是打光了,也不准确。

他还留了一颗穿甲燃烧弹。

这是最后一枚子弹了。

“拔营。”

“咱们回山里。”

“让那个神棍来见我。”

半个时辰后。

铁浮屠开拔。

按照原定路线返回山里。

秦赢不知从何处拾了一根干枯的草,叼在嘴里,悠然自得。

天空有雪花飘落,碰到脸上冰冰凉凉的,很是舒服,只是身上的伤口隐隐作痛,让他有些难受。

“殿下,您找我。”

后面传来一道声音,略显急促。

秦赢不用回头也知道,是那个神棍来了。

果不其然。

清虚道长骑着小毛驴,屁颠颠过来。

要说这道士也真奇怪。

秦赢又不缺他一匹马,而且好马多的是。

据手下人回报。

田战特地给他物色了一匹汗血宝马,即便是在铁浮屠中,也算是上乘货色。

没想到他硬是被那匹马摔了三次。

牙都掉了。

后来非说这匹马与他八字不合,属性相克,强求不得。

自己去找了一头温顺的小毛驴骑着。

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他怎么说也是一身的武功,还降服不了一匹烈马?

不过他这自带仙风道骨的气质,骑在毛驴上,竟然有种说不出的世外高人感觉。

“道长啊,你说这个雪什么时候停?”

秦赢随口问了一句。

清虚伸出莲花指,掐指一算。

而后神神叨叨的念道:“这雪,一时三刻怕是停不下来,等太早出来就停了。”

秦赢翻了个白眼。

这还用你说?

太阳出来,温度升高,雪肯定就不下了。

“道长,我打算在朝廷新增一个机构。”

“就叫天机阁,专门做祭祀,祈福,观测星象,为我大汉凝聚气运。”

“你做阁主如何?”

听到前面的时候,清虚还是频频点头。

可听到最后一句,他当即变了脸色。

只见这道士连忙摆手:“不不不,天机阁将来必定是窥探天机之所在。”

“贫道不敢,不敢啊。”

这都取名天机阁了。

清虚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莫不是要洞察天机,凡事快人一步?

可是这泄露天机,那是会遭天谴的啊。

秦赢笑着摆摆手,道:“你想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听我慢慢说。”

清虚冷静下来,竖起了耳朵。

“自古君王统治人间,需得天地认可,鬼神庇佑,人间百姓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也不好打破他们的幻想。”

“百姓先敬天地,再敬鬼神,后敬人君。”

“统治,是顺水推舟,而逆水行舟。”

“这天机阁,以后就是我的代言人。”

“我这么说,你可明白了?”

清虚何等聪明之人,立刻领悟了秦赢的意思,他神色凝重,道:“殿下是要借天道之名,鬼神之威,加固皇权统治。”

秦赢平静道:“君王自称天子,这不就是借天道之名?君王又自称真龙,不就是鬼神之威?”

“其实这都是一些统治者的手段罢了,哪儿有什么神神鬼鬼的,我还是那句话,人定胜天。”

“但,民心所向不可逆,既然百姓相信鬼神之说,那么我就是那个神。”

秦赢算是在与他谈心了。

清虚是聪明人,跟聪明人聊天是不需要弯弯绕绕的,一张嘴,对方就能明白。

这才是最舒服的沟通方式。

“殿下,以后打算借贫道之口说什么?”

清虚很明白他的想法。

无非就是利用自己得道高人的身份,向民间百姓传达一些思想。

据说魏国的王就礼佛,而且魏国也是佛教大国,超过一半国民都信奉佛教。

但他是不是真的信佛,谁知道?

反正魏王自称佛子,据说还给百姓讲经。

他对外发动战争,甚至还能说是佛谕。

简直就离谱。

但,魏国百姓就吃这一套。

秦赢悠然开口:“借你的口,说安民之策。”

“贫道听说,殿下在民间办学,这是要广开民智,民治既开,那还有人信鬼神?”

“如此,岂不矛盾。”

清虚呵呵一笑,笑声意味深长。

秦赢仍是白了他一眼,心里暗道,你可拉倒吧,就算在二十一世纪,也还有人信奉鬼神呢。

更别说现在了。

教育是一种塑造,而非对世界的认知。

“我民间办学,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朝廷所用,但并不会改变他们的思维。”

“他们从小接受鬼神之说,不是几年教育就能改变的。”

“教育之始,为选拔人才,这跟信奉鬼神,这并不矛盾。”

“民间办学,广开民智,为的是后代的盛世,几千年后,一定会有人为我歌功颂德。”

清虚有些听不明白,秦赢用词过于现代化,但他大受震撼,因为他能理解其中意思。

“殿下竟将目光放于千年之后?”

他心里佩服得很,当年先秦始皇杀伐天下,以武力统一山河,可谓是造下了无边的杀业。

天下文人无不是口诛笔伐。

可,他们又怎能知道,这统一大业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只可惜他死得太早了,大业初成而崩,如今这天下又四分五裂,群雄割据,战乱不断。

“怎样,想不想与我青史留名?”

秦赢淡然一笑,充满自信。

别人看不到历史的未来。

但他这个后世之人,见证了历史。

自当是有资格说出这般话的。

“青史留名…”

清虚喃喃自语,重复了好几遍。

“这个比修仙靠谱。”

他突然笑了。

在这一刻想到了自己的师兄,玉虚子。

以他的本事,若辅佐一位明君,也定能青史留名,可他非要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念及此处,清虚豪气道:“好。”

“人生不过三万个日夜,若能造福天下,青史留名,贫道也与仙人无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