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产能跟不上的轧钢厂,林厂长求助

“林厂长!三车间的铣床又报警了,超负荷了!”

生产科的老张冲了进来,“还有,空气炸锅外壳的进度卡了两天,再这么下去……”

他的话还没说完,仓库的电话就追了过来,对方焦急地报告,说厂里订购的那批特种钢材,因为铁路运力调配,要推迟一周才能到货。

林厂长捏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转身望向窗外。

样品试制成功,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将实验室里的成果,转化为流水线上源源不断的产品。

他心里清楚,以工厂现有的产能,就算人停机不停,也根本吞不下如此庞大的订单量。

他刚回到办公室,桌上那台红色的专线电话毫无征兆地尖锐响起,惊得他差点打翻了手边的搪瓷茶缸。

“喂?是林厂长吗?”

“市里刚刚开完会,太阳能热水器项目已经被列为市级重点工程,要求你们加快推进进度。”

听筒里传来的声音,让林厂长心头一沉。

放下电话,他死死地盯着墙上的厂区平面图,目光最终定格在西北角那片杂草丛生的废弃区域。

那里曾是轧钢厂的老锻造车间,设备陈旧,已经闲置了两年,斑驳的墙壁上,还残留着“大干快上”的褪色油漆标语。

他皱眉琢磨了一下,随后猛地抓起电话,拨通了上级领导的号码。

“小林啊。”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诧异,“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林厂长没有兜圈子,将工厂眼下面临的所有困难和盘托出。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领导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凝重:“情况我了解了。”

“小林,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林厂长琢磨了一下,然后说:“领导!我们能不能借巢下蛋,找一家经营不善的工厂合作?”

“利用他们现成的厂房和水电管路,我们只需要把关键设备运过去,稍作改造就能立刻开工!这样一来,建新厂房的工期起码能压缩三个月,三分之二的建材费都省了!”

说完,林厂长就静静的等待着。

不知过了多久,电话里终于传来上级领导的声音:“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价值。既能把那些闲置的资产盘活,又能帮我们迅速扩大产能。”

林厂长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这个方案通过了,眼下的困局有解了!

若不是自家轧钢厂的产能实在跟不上这些订单,他哪里舍得把这块肥肉分出去。

毕竟,产量越高,厂子的效益就越好,工人们年底的奖金也就越丰厚。

紧接着,两人便开始敲定具体细节。

直到挂断电话的那一刻,林厂长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才发觉,自己的后背不知何时已被冷汗彻底湿透。

与此同时,上级领导的办公室内,红木办公桌上的台灯正静静亮着,将一份份文件映照得清晰分明。

领导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指节在桌面上轻轻叩击着:“小陈,去把咱们北平城里,所有效益滑坡的工厂名单整理一份给我。”

秘书小陈闻言,没有丝毫迟疑,立刻转身去办。

片刻之后,他抱着一个厚实的牛皮纸档案袋快步返回,袋子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标签,上面标注着各个工厂的名称与近年来的效益数据。

“首长,这是您要的名单。”

领导接了过来,摊在桌上,开始逐一审视。

秘书小陈抱着档案袋静立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打扰到首长的思索。

突然,领导目光停在“坊布厂”这一栏上。

“这个坊布厂,是个很典型的样本。”

领导从档案袋里抽出一份资料。

“已经连续亏损三年,仓库里积压的坯布堆成了小山,超过八成的织机都停工闲置,光是每个月保养这些机器的费用,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不过,这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沉睡的资产够多,改造的潜力就够大。”

小陈连忙凑上前去,报告里还夹着几张现场拍的照片:一排排落了灰的纺织机安静地矗立着,但宽敞的车间采光极好;老旧的传送带上虽挂满了棉絮,可主体结构完好,清理一下就能重新运转。

最重要的是,厂区里有独立的锅炉房,水电管网一应俱全,还有现成的仓储空间,这些都能为新的生产线省去大量的基建投入和时间。

领导拿起红笔,在人员结构表上画了一个圈:“全厂二百三十七名职工,熟练工人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五。”

“纺织技术和机械加工虽然隔行,但他们常年跟机器打交道,对设备操作和品控都有基础,只要稍作培训,就能很快上手我们的空气炸锅生产线。”

“而且,这些工人的家庭普遍困难,如果直接让工厂倒闭,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就这家了。”

他的指尖在纸上重重一点,一锤定音,“通知坊布厂的厂长,明天上午十点,到部里来开会。”

“是,首长!”

陈秘书立刻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