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带回去给奶奶用
很快,饭菜的香气就将不大的屋子填得满满当当。
一大盆红烧肉;铝锅里咕嘟着热气腾腾的酸菜粉条;笼屉上是玉米面窝头。
老陈端来了炒花生米,还有人拿出了饼干,分给眼巴巴瞅着桌子的孩子们。
等菜都摆好,徐晓安高高举起当酒杯用的搪瓷缸子:“都别看着了,开动!”
一时间,屋里只剩下筷子碰撞碗碟的声音和心满意足的赞叹声。
小吴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吃得满嘴是油;老赵掰开窝头,在盆底的肉汁里蘸得满满当当;孩子们则攥着糖果和饼干,小脸上乐开了花。
今晚,客气是多余的,大口吃肉,就是对这份情谊最好的回应。
夜幕降临,李复兴办公室的灯影晃动。
五名股长前后脚踏入,打破了先前的宁静。
李大伟脸上挂着笑,抢先问候:“李科长!”
另外四人则显得有些拘谨,目光都投向了桌后的李复兴。
李复兴指节叩了叩桌面,开口道:“找你们来是通知一声,我这几天要出趟差。”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脸,又说:“一般的事情你们商量着办,实在拿不定主意的,用办公室电话打给我。”
“知道了!”五人异口同声。
“工作上最近还顺利吧?”李复兴随口一问。
五人齐齐摇头,李大伟笑道:“有您的法子,顺当得很!”
其他人也跟着称是,办公室里气氛轻松起来。
会议结束后,李复兴等其他人走远,才把办公室的门带上。
暖气管道里传来一阵声响,让正在收拾图纸的李大伟动作一滞。
“大伟,我不在的这几天,股里的事就交给你了。”李复兴转过身,“真有急事,就往村里打电话找我。”
李大伟立刻应下:“二十一叔,您就放心吧,我晓得分寸。”
窗外,夜班工人的手电筒光束扫过。
李复兴打量着李大伟那张晒得黝黑的脸,以及袖子上新添的补丁,问道:“大伟,股里头没再闹过事吧?”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二十一叔,自从用了您的办法,那帮人都老实了。”
李大伟笑着回应。
他之前按李复兴的指点收拾了一个最不听话的王强,另一个刺头也就不敢再炸毛了。
李复兴听了很满意。俩人又谈了一阵,眼看天色已晚,他还要去仓库领东西,便结束了谈话。
夜色浓重,李复兴口袋里揣着林厂长签过字的条子,脚踩着地上的煤渣朝仓库走去。
仓库的门留着一道缝,昏黄的煤油灯光和一股机油铁锈味儿一同从里面透出来。
“李科长,您这个点怎么过来了?”仓库管理员老李从桌后抬起头。
“来拿样东西。”李复兴说着,递上了批条。
老李凑到灯下,仔细核对了上面的签字和红印,点头道:“好嘞,李科长您稍坐一下!”
很快,仓库深处就响起了老李的嘀咕声和挪动重物的声音。
没过五分钟,老李便用一辆小板车拖出来一个用油布盖着的太阳能热水器。
“这玩意儿可真不轻!”老李擦着额头的汗。
他一抬眼,正看到李复兴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那可是市面上的稀罕物,他眼睛顿时就亮了。
“李师傅,抽根烟解解乏。”李复兴把烟递了过去。
老李赶忙摆手:“哎哟,这我可不能要……”
李复兴没等他说完,已经把烟塞进了他的上衣口袋。
老李的态度立刻变了,转身就去角落里找来一捆麻绳:“我给您多捆两道,这样路上安稳!”
他手脚麻利地帮着把热水器牢牢固定在摩托车后座上,完事后还亲热地拍了拍李复兴的胳膊:“路上骑慢点!”
摩托的引擎发出一阵咆哮,惊得麻雀四散纷飞。
黄昏时分,李复兴推着太阳能热水器回到了四合院。
那几根能反光的集热管,立刻成了院里最扎眼的东西,第一时间就勾住了正在门口择菜的徐大娘的目光。
她一句“复兴,你弄回来的这是个啥宝贝?”,这话像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水面,整个院子的邻居都被这稀罕物引了过来。
十几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地钉在板车上的新奇玩意儿上。
“这玩意儿能下锅?”孙大爷把脸凑得很近。
“孙大爷!”李复兴笑了笑,“这是咱们钢厂新出的太阳能热水器!只要有太阳光,就能把水烧热,不费煤也不费电。往屋顶上一放,啥时候想洗澡都有热水。”
这话一出,院里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在那个煤球票比肉票还紧张的年代,不用煤就能有热水,这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热了起来。
王婶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我的天,复兴,那得省下多少煤票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盘算起来,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李复兴身上,充满了期盼:“复兴,这东西是要安在咱们院里吗?”
李复兴读懂了他们眼中的渴望,他解释了一句道:“不是安在院里,这是给我老家爷爷奶奶带回去的。”
院子里的热度瞬间冷却下来。
邻居们嘴上夸他孝顺,但语气里的失落却怎么也藏不住。
李复兴推着车回屋时,身后是邻居们带着遗憾渐渐散开的脚步声。
天色未明,李复兴就起了床,把拼夕夕秒杀拿下了,随即准备出门。
他仔细拂去太阳能热水器上凝结的薄霜,跨上摩托。
热水器被麻绳和油布捆得严严实实。
出城的路上铺着一层白霜。
当摩托车转上通往李家庄的土路时,晨雾也渐渐散去。
村里的鸡鸣声隐约可闻,李复兴再次加速。
摩托车刚驶入李家庄的地界,随着路面颠簸,车上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恰好晃到了井边打水的秀芳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