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臣妇就知道,您不像秦贵妃那样的毒妇
皇后脸色顿变,“顾老夫人,这不是造谣生事。你自己干了什么,难道不知道吗?”
“皇后,臣妇干啥呢?”李筱雅抬起头,“臣妇什么也没干啊?”
“哼,”皇后怒道,“本宫收到消息,你抛头露面不止,还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顾老夫人,您是安庆侯府的老夫人,你还是皇上亲封的三品淑人。
你应该为天下妇人做表率才是。
为何整日抛头露面,还与一些流民般的人混在一起。
已经有许多的夫人告到了本宫这里,说你丢了大伙的脸。”
“是哪个混蛋夫人说的?”李筱雅气得脸红,“皇后,这京城的夫人们是吃饱饭了,不知道人间疾苦。
她们高高在上,享受着国家带给她们的荣耀,却还忘本。
臣妇最近是忙了几天,接触的不是流民。而是这天下最凄苦可怜的一群人。
他们受尽了欺负,他们被那些享受朝廷好处的官员迫害。
本夫人性子不好,也是低贱出身,对他们深表同情。便想着帮一帮他们。
皇后,臣妇不觉得这样有错!
至于谁到您跟前告臣妇,臣妇很有理由怀疑她的夫君是不是涉案了。
所以才到您面前挑拨告状!
您告诉臣妇,是哪家的夫人。臣妇要与她理论一番。”
皇后有一种错觉,她之前觉得这顾老夫人是装傻的,现在却又觉得,或许人家是真的没有脑子。
竟问出这样的话,还要与人理论。
这简直是泼妇行为。
世家大族之间,各朝臣夫人之间,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很隐晦。
就算告状,也告得暗戳戳的。
哪能对什么质。
简直是荒谬。
而且这一次根本无人告状,叫她去哪找个人跟她对质?
“顾老夫人,本宫不管你是出风头也好,真心实意为了那些百姓也好。
这件事情立刻停止下来。
这不是你一个妇人应该干的。
他们有冤,可以找官员,找刑部。而不是找你!
先不说你一个女人抛头露面有多难看,实在是这样的事情轮不到你来管!”
“皇后,话不是这样说的。”李筱雅横冲直撞地回答,“臣妇这是伸张正义,因为臣妇受过冤枉,知道这中间有多么的苦楚。
他们求到了臣妇跟前,就代表信任臣妇。
也是知道臣妇受皇后娘娘您的看重,知道有您这样的靠山才敢找上臣妇的。”
皇后满脸愠色,极力克制。
“皇后娘娘,其实臣妇这样做,也是为了您。”
皇后快气笑了。
她是要训斥李筱雅的,结果竟被她说得哑口无言,她好像有她的一套歪理,让人无法反驳。
“为了本宫?”她真的很好奇,这李筱雅还要说些什么。
“对呀!皇后娘娘,臣妇这么做,也是为了您。”李筱雅情真意切。
皇后瞅着她的样子,轻叹了口气。
“也别站着说了,坐吧!”
李筱雅赶紧道谢,并且飞快地坐在一旁。
“皇后娘娘,您母仪天下,最是知道人间疾苦。
可是呢,总有人想背着您,背着皇上,做些损国不利民的事情。
他们就像臭沟里的老鼠,盯着我们明渊这个大粮仓。
先是咬一个小洞,然后钻进粮仓里大吃特吃。”
皇后垂目,认真听着。
李筱雅继续道,“好在皇上英明,皇后娘娘您仁善。所以我们明渊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这些臭老鼠要坏事,它今天偷吃一点,明天偷拿一点。
那粮仓迟早搬空。
没有了粮,百姓没有饭吃。便会怨声载道。迟早酿成大祸。”
皇后似乎被唬到了。
但李筱雅知道这远远不够。
想要皇后出手帮助,她还得继续忽悠。
“臣妇还知道二皇子最是心善,常常捐银布粥。深受百姓喜爱。
可这京城有钱人太多,施粥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
真正要让老百姓诚服,那就得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关系到二皇子,皇后那是攒起了一百个精神头,“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她疑惑,“不会是眼下你在干的这件事情吧?”
李筱雅道,“皇后娘娘,您真聪明。二皇子有您教导,一定会是个明君。”
皇后盯着她,“皇上正值壮年,身体康健。”
李筱雅打断皇后的话,她才不信皇后不想让她的儿子当皇帝。
“皇后,臣妇是个粗人,不会讲那些虚的。
臣妇觉得二皇子德才兼备,将来他不当皇帝,谁当皇帝?
总不会是那四皇子吧!
若是四皇子,臣妇第一个不服!”
“大胆!你怎敢妄议皇储!”
李筱雅噗通一下跪下,“皇后,臣妇不是议论,臣妇说的实话。而且臣妇也没跟别人说,就跟您说了。
难道二皇子不优秀吗?
臣妇知道您是个大度的,对所有皇子一视同仁。
可不能因为这样,就不管二皇子死活啊!
总之,臣妇认为,二皇子最适合当皇帝、”
“你闭嘴!”皇后人都站了起来,“你快闭嘴!”
李筱雅捂住嘴巴,点头。
“以后这样的话不许再说,”皇后心花怒放,但面上不显,“除非你不想要脑袋了!”
李筱雅又点头。
“念你也是无心之失,只要你以后不说,本宫就当你没有说过。”
李筱雅赶紧道,“皇后娘娘,您真大度。臣妇就知道,您不像秦贵妃那样的毒妇。”
说完,她又赶紧捂起嘴。
“你别说这个了,告诉本宫,你外头那件事情,与本宫有什么关系?”
李筱雅心里乐开了花,果然上套。
“皇后娘娘,您看了这些东西就能明白。”
她立马把带进来的那厚厚一沓案子拿了出来。
皇后身边的老嬷嬷过来接了过去,并且呈到了皇后跟前。
皇后狐疑,目光揣测。
李筱雅则说,“皇后娘娘,这些全是臣妇这几天收集起来的。是,臣妇一个女人,自然做不得什么大事。
所以这样的好事,臣妇觉得若有人接手,那是再好不过的。”
“你的意思是,让二皇子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