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收留废太子

冯兴城的回信让废太子十分欢喜。自他出事以来,几乎所有人都是避着他走,生怕跟他挨得近了,沾上晦气。

他这次也是试着写信,原本也没报什么希望。但没想到师傅他居然答应了,还说他们已经在给他建房子了,虽然粗糙,但过去了就会有住的地方。

他感动坏了!房子粗糙点怕什么,难不成还能比他们一家被圈禁时住得差么?

而且师傅还怕他们没钱赶路,还着信送来一千两银子,作为他们一家在路上的盘缠。

他给家人们看了信和银子,几乎一家人都哭了起来。

世态炎凉,在这短短一年时间里,于他们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作为帝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那个人,竟然会有孩子因为贫病交加而死,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在他被圈禁的时候,甚至那些低贱的宫人和太监,都能冲着他们翻白眼吐口水,克扣他们的份例。

他是发现了,越是低处的人,心里是恨他们这些高处的人。从前他们是无可奈何,一旦自己滑落,就会迎来最恶毒的对待。

这次陛下允许他在外居住。可他深深明白,自己一个有爵无职的罪人,不管到了哪里都是被欺压的命。

尤其是自己曾经是太子,那几位有可能上位的兄弟们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

自己出京这一路上大概还可保得安宁,一旦到了地头,没了禁军的保护,大概就是一个死字。

反正到哪也是死,倒不如跟师傅在一处。起码不管怎么说,师傅是对子自己最好,最用心的一个人了。

若是非死不可,那他愿意死在师傅身边,起码将来也有给自己收敛尸首的人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废太子带着一家人踏上了旅程。

从来没有出过京,让从小在宫里长大的孩子们兴奋不已。

做了四十年太子,自己的大儿子已经二十出头。本来打算前两年给他定亲呢,但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但凡差不多的人家无不敬而远之,遂一直耽搁到现在。

长子二十二岁,幼子四岁,一共是十六个孩子,当真是好大的一家人。

杜猛带着老丈人前往白城接人,看到下车的这一家人,忍不住暗暗惊叹。

这太子不知道别的方面怎么样,起码这肾好啊!十六个孩子,再加上先太子妃,三位侧妃,六个侍妾,还有他自己,一共是二十七个人。

杜猛心道自己总算是提前开始建了房子,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建好,但再有十天半月也就可以住了。

本来杜猛想让他们先住城里的客栈,但老丈人冯兴城却道:“这里是住不得的,必须回去?”

“为什么?”杜猛不解。

“这里不安全!”冯兴城沉声说道。

“应该不至于吧!”杜猛觉得形势还不至于如此紧迫,“陛下既然赐了爵位,放他们出京,大概这事是翻篇了。谁要是敢这个时候动手,那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别低估那些人的丧心病狂!”冯老爷子沉声说道:“有的时候他们为了那一丝丝的可能,都可以害死无数的无辜之人。留在这里不但他们危险,或许还会给旁边的人也带来危险。”

“行,那都听您的。恭顺公,那我们走吧,正好我们也带了马车来了。”杜猛笑着说道。

“不敢,杜将军叫我名字就行,我姓窦,名佑维。”

“那我就称您为窦国公吧!”毕竟这曾是太子之尊,无论如何也不能直呼人家的名字,不是吗?

“也罢,杜将军觉得怎么方便怎么来吧!”废太子窦国公也不争执这个事情,这不重要。

一路回到别院来,看着已经建起大半的府邸,窦国公含着眼泪叹道:“真是麻烦你们了,又出钱又出力,我真的是无以为报。”

“快别这么说!”冯兴城赶忙道:“这都不算什么,以后咱们再不管那些纷纷扰扰,只管在这里种田养鸡,过自己的日子。”

“是!师傅你说得对。今后我就是陶五柳,种豆南山下!”窦国公笑着道。

“种豆南山下可以,可千万别草盛豆苗稀啊!不然你吃什么?”冯兴城抚着白须笑着道。

“哈哈哈哈!”众人都大笑起来。

这一笑,窦国公心里的块垒也松快了不少。

他看着外面的千顷平畴,决定以后就做一个种地的农民。

想种地好说啊!杜猛含笑点头,就打算给他盘下北河北岸的这一片土地,大概也有几百亩地。

“行,杜将军先帮我买下来,回头我赚了钱,或者用俸禄来还你。”窦国公满是感激。

作为国公他也是有俸禄的。不过任何勋贵之家,都不可能靠那几百两银子的俸禄活着。

满朝勋贵,谁家里都是几百口子人,那几百两银子买粮食吃都不够。

众人回来之后,冯珂带着家人上来拜见。

杜猛笑着道:“国公一家初来乍到,很多东西都不齐备,你就帮着准备一下。”

冯珂笑着道:“夫君放心好了,我都准备着呢。”

她其实跟太子还是比较熟的。此前年幼的时候,她也没少去东宫玩。跟太孙年纪又相仿,当初玩得还挺好。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还被放在一起议论,差点就组成一家。

只是后来他们觉得这样比较浪费。本来冯家就已经跟太子是一条船上的人,再嫁个女儿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可随即形势就有了变化,攻讦太子的折子如雪片般飞来。

他组织人马进行辩驳,却不但没救了太子,反而将这些人都牵扯进来,成了太子结党营私的铁证。

他们落得这个地步,实在还是小看了那些人!

陛下老了,那些人就纷纷有了异心。太子登基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于他们来说就凸现不出他们的功劳来。

而此时辅助一个原本无望登基的人上位,这个从龙之功就厉害了,足可以护佑子孙百年。

这大概就是许多人,没有跟随太子,反而在其他皇子那边押宝的原因吧!

如今太子出局,余下的那些人,还不知道要斗到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