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省报专题报道 县长记者情缘

镇安县政府的红砖办公楼在五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田晓霞站在县政府大门口,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肩上挎包的带子。作为《陕省日报》的记者,这次她被派来采访镇安县这位年仅23岁的县长——何雨梁。

"听说这位何县长是从四九城空降来的,两年时间就让这个贫困县大变样。"田晓霞心里想着,迈步走进了政府大院。她的短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白色衬衫配浅蓝色长裙,干练而不失女性的柔美。

县政府秘书隋小玉热情地接待了她:"田记者,何县长正在开会,您先在接待室稍等片刻。"

田晓霞点点头,坐在接待室的沙发上,随手翻看着茶几上的《镇安县发展简报》。简报上详细记录了这两年县里的变化:新建的三所小学、扩建的县医院、引进的三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数据让她对这位年轻县长产生了更多好奇。

约莫半小时后,隋小玉敲门进来:"田记者,何县长会议结束了,请您过去。"

田晓霞整理了一下衣襟,跟着隋小玉走向县长办公室。门开的那一刻,她看到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男子正伏案疾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坚毅的轮廓。

"县长,田记者来了。"隋小玉轻声提醒。

何雨梁抬起头,看到站在门口的田晓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迅速站起身,绕过宽大的办公桌向她走来:"田记者,久等了。刚才那个会拖得有点长。"

田晓霞这才看清他的全貌——约莫一米八的个头,浓眉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嘴角挂着温和的笑容,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沉稳与朝气奇妙融合的气质。

"没关系,何县长。我也刚到不久。"田晓霞伸出手与他相握,感受到对方手掌传来的温度和力度。

何雨梁示意她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自己则回到座位上:"我看过你的文章,《陕省日报》上那篇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报道写得很好,数据详实,观点独到。"

田晓霞微微惊讶:"何县长还关注我们报纸?"

"当然,了解各方声音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何雨梁笑了笑,眼角浮现出几道细纹,"特别是像你这样有深度的记者,我更应该关注。"

田晓霞感到脸颊有些发热,赶紧打开笔记本:"何县长,我这次来是想采访您关于镇安县这两年发展的经验。从一个贫困县到现在各项指标都有显着提升,您是怎么做到的?"

何雨梁沉思片刻,眼神变得专注:"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比如我们县山地多,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我就带队考察了周边市场,发现食用菌和中药材需求大,就引导农民转型..."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讲述着一个个具体案例,没有空话套话。田晓霞的笔在纸上快速记录着,不时抬头看他一眼。何雨梁说到激动处,会不自觉地用手比划,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

"...所以上个月我们和西城的医药公司签了合作协议,他们包销我们的中药材,农民收入能提高三成。"何雨梁喝了口水,看向田晓霞,"这些内容对你有用吗?"

"非常有用!"田晓霞真诚地说,"何县长的思路很清晰,不是简单地照搬其他地方的模式,而是真正了解本地情况后做出的决策。"

何雨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田记者果然专业,一眼就看出了关键。很多地方领导喜欢复制所谓的'成功经验',却不考虑本地实际,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两人越聊越投机,原定一小时的采访延长到了两个多小时。当田晓霞合上笔记本时,窗外已是夕阳西下。

"何县长,非常感谢您抽出这么多时间。"田晓霞站起身,"您的经验对其他贫困县很有借鉴意义。"

何雨梁也站了起来:"应该的。田记者要是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随时可以联系我。"他递过一张名片,上面留了办公室电话,他还把住宅电话留给了她。

田晓霞接过名片,小心地放进钱包里:"那我先告辞了。"

"我送你出去。"何雨梁绕过办公桌,为她打开门。

走廊上,两人并肩走着,田晓霞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檀香味,混合着一丝墨水的气息,莫名让人安心。

"田记者是哪里人?"何雨梁突然问道。

"泾阳县云阳镇,不过现在在西城工作。"田晓霞回答,"何县长呢?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我来自四九城。"何雨梁笑了笑,"两年前组织派我来这里工作。"

走到政府大院门口,田晓霞停下脚步:"就送到这里吧,何县长。"

"好,路上小心。"何雨梁点点头,却没有立即转身离开。

田晓霞犹豫了一下:"何县长,如果稿子写好后,您要不要先过目一下?"

何雨梁眼中闪过笑意:"不必了,我相信田记者的专业水准。不过..."他顿了顿,"如果你方便的话,发表前可以给我打个电话,我想第一时间看到。"

"一定。"田晓霞微笑着答应,心里泛起一丝莫名的喜悦。

看着田晓霞离去的背影,何雨梁站在原地许久,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转身回到办公楼。

一周后,《陕省日报》头版刊登了田晓霞的长篇报道《贫困县的蜕变之路——访镇安县县长何雨梁》。文章翔实生动,既肯定了何雨梁的工作成绩,也客观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在全省引起了不小反响。

何雨梁坐在办公室里,仔细读着报纸上的每一个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田晓霞报社的电话。

"田记者,我是何雨梁。刚刚看完你的报道,写得非常好。"

电话那头,田晓霞的声音带着欣喜:"何县长这么快就看到了?我还想着给您打电话呢。"

"叫我雨梁就好,现在不是工作场合。"何雨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为了感谢你这么好的报道,不知道有没有荣幸请你吃顿饭?"

电话那头短暂地沉默了一下,然后传来田晓霞轻柔的声音:"好啊,什么时候?"

"今晚怎么样?我知道县城新开了家不错的陕菜馆。"

"今晚...可以的。"田晓霞答应道。

"那六点,我去报社接你?"

"不用了,直接饭店见吧,你把地址告诉我就行。"田晓霞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拘谨。

何雨梁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变化,体贴地说:"好,那你要不要拿笔记一下。晚上见。"

挂断电话,何雨梁若有所思。他意识到田晓霞可能担心被人看到县长专程接她,影响她的职业形象。这种专业态度反而让他更加欣赏。

当晚,两人在饭店的小包间里相谈甚欢。没有了工作场合的正式感,谈话更加轻松自在。田晓霞发现何雨梁不仅对政务熟悉,对文学、历史也有独到见解;何雨梁则被田晓霞的聪慧和敏锐所吸引。

"你知道吗? "何雨梁不经意间提到,"我父亲他常跟我说,做官先做人,心里要装着老百姓。"

田晓霞好奇地问:"你父亲是...?"

"他在四九城工作,普通的政府职员。"何雨梁轻描淡写地说,随即转移了话题,"对了,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我父亲是政府干部,母亲是医生。"田晓霞同样含糊地回答,然后笑着说,"看来我们都是'官二代'啊。"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没有继续深究彼此的家庭背景。

这顿饭吃了近三个小时,离开时已是繁星满天。何雨梁坚持送田晓霞回住处,两人沿着县城的小路慢慢走着,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雨梁..."田晓霞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我下周要回云阳镇看望父母,可能要待几天。"

何雨梁心头一动:"那...回来后还能再见面吗?"

田晓霞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他,月光下她的眼睛格外明亮:"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我一起回去。"

何雨梁愣住了,随即明白这是田晓霞邀请他见父母的意思,心中涌起一阵喜悦:"当然愿意!这是我的荣幸。"

田晓霞脸上泛起红晕,低头看着地面:"我跟我妈提起过你...她说想见见你。"

何雨梁情不自禁地握住她的手:"我很期待见到你的家人。"

田晓霞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两人就这样手牵着手走到了她住的小区门口。

"到了..."田晓霞轻声说,却没有立即松开手。

何雨梁注视着她的眼睛:"晓霞,我梦中总是见到你……"

田晓霞心跳加速,咬了咬下唇:"嗯..."了一声!

何雨梁轻轻将她拉近,在她额头上落下一个轻吻:"晚安,做个好梦。"

田晓霞红着脸点点头,转身走进小区,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几乎天天见面。何雨梁工作繁忙,但总会抽出时间陪田晓霞;田晓霞则经常为何雨梁带来自制的小点心,在他加班时默默陪伴。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都看出了两人的关系,私下里议论着这位年轻县长和漂亮记者的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