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老家后续
谢长安和周放去羊城了,谢程之被他们丢在了陆瑾台和赵锦舒这里。
这些年赵锦舒和陆瑾台已经习惯了他们夫妻的操作,一个忙生意,一个在部队,忙起来是真的忙,偏偏他们也不愿把孩子放在他们外公外婆那里。
寒暑假时,谢程之几乎都是跟着赵锦舒和陆瑾台的,把人送过来时,夫妻俩吃的喝的穿的,给家里人买了一个遍。
就是平常上学时,赵锦舒和陆瑾台不在家,也有余淑英和赵建忠在呢,他们夫妻十分放心把孩子放在这里,这几年余淑英身上添了不少首饰,不仅有赵锦舒他们买的,还有周放买的。
谢程之是陆泽的小跟班,整个暑假,每天背着书包跟他一起去公司,写作业顺便玩电脑,虽然现在的电脑里没有后世那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也足够他学习之余解闷了。
陆瑾台在旁边看着,考了考他的学习,见没出什么岔子,就由着他了。
陆泽说:“有我在呢,不会让他只顾着玩乐,耽误学习的。”
谢程之就跟他师叔说:“我哥比我爸管我管的还严。”
陆瑾台摸摸他的头,温声说:“你爸很聪明,但他更喜欢做生意,你也很聪明,你更像你爷爷......”
谢程之说:“师叔,我会好好学习的,今后我还要当你的学生。”
他要向师叔和爷爷学习,做他们优秀的继承人。
陆瑾台笑了:“行,师叔等着。”
开学后,谢程之规规矩矩去上学,陆泽一边忙公司的事情,一边读研,至于陆瑞还在读大学。
去年赵锦舒让人把老家的房子推倒重盖了,今年陆陆续续装修好,排了气味后,已经可以住人。
赵建忠和余淑英的意思,既然家里房子盖好了,索性就回去过年,赵锦舒自然同意。
回老家前,赵锦舒和陆瑾台提着行李,去看望大伯大伯母。
上辈子大伯大伯母去世的早,这辈子大哥找到了,老两口现在还精神着呢。
说起来,陆家这些长辈,也只有他们还健在,公公婆婆去世后,二伯和原先的二伯母也先后去世了。
大伯母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看到他们来,比谁都高兴。
大堂哥大堂嫂开了超市,一天忙得不见人影。
孙女结婚后,都搬出去住了,孙子三十多岁还不愿意结婚,家里渐渐冷清下来。
大伯母絮絮叨叨念叨着孙子不愿结婚的事,赵锦舒听了好笑,大伯母原先多爽利一个人呢,现在为了孙子的婚事,也变成唠叨老太婆了,可见孩子的婚事,是天下大多数父母长辈的心事。
正说着话,陆凡和叶让带着女儿清歌过来了。
清歌是两人后来收养的烈士遗孤。
自从大哥找回来后,叶让坚持不离婚,哪怕离婚后,也不愿再娶,最后闹着要入赘,叶家人哪怕心里不甘愿,也没再闹腾了,总不能真逼着儿子入赘。
陆凡见他们安静下来,大哥也找到了,放下一段心事,看到三个月大的清歌没人收养时,和家里人商量后,收养了她。
陆凡笑着看向赵锦舒:“听说你们今年回老家过年?”
赵锦舒点头:“房子盖好了,回去过个年,添个人气。”
陆凡:“康安前几天打电话回来,说今年回来过年,大家一起聚一聚呢。”
陆康安这么多年都没再婚,但有没有谈女朋友,谁也不知道,不过生意做得倒是挺大,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就逐渐把生意交给了两个孩子。
陆瑾台说:“我们回来再聚,公司有事,我们在老家待不了多久。”
陆凡:“也行。”
腊月二十几,陆瑾台和赵锦舒就收拾行李,带着两位老人开始往老家去。
陆泽陆瑞忙公司的忙公司,忙学业的忙学业,他们自己回来。
至于大哥大嫂还有三姐三姐夫,也是后面慢慢回来。
谢长安和周放忙得找不到人,赵锦舒直接把谢程之带回老家了。
谢程之去过老家,一听说要回老家,比谁都高兴。
赵锦舒的房子盖得十分宽敞,四层楼的别墅,占地面积五百平,室内装修十分先进,娱乐室、健身房、放映室、室内浴池都安排上了,原先的房子推倒后,地基还不够大,还跟邻居买了宅基地,向旁边延伸了很多。
盖房子时,赵建忠都没时间回来,这一回来看到这么气派的房子,甚至比他们在京都住的别墅都要大都要气派,上了年纪后,微微有些驼的腰都挺直了几分。
就连谢程之也惊叹连连,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我都不想走了。”
赵建忠乐呵呵道:“不走好啊,到时候跟着爷爷在家里钓鱼。”
谢程之摸摸鼻子:“我喜欢逮兔子。”
赵锦舒打趣道:“这里可没有电脑给你玩,一直在这里,几天就待够了。”
谢程之嘿嘿笑。
赵锦舒说道:“你们的房间都在二楼左边,自己去找个房间住。”
谢程之:“好嘞。”
赶在年三十前一天,所有人都回来了。
就连在镇上的赵卫东夫妻听说爹娘回来了,也带着儿子儿媳妇孙子回来了。
俊才考上了本省的大专,读的师范,在镇上当老师。
文雅成绩好点,考到了湘省一个重点大学,文秀考去了省城,两姐妹对象都是外地的,工作在外地,结婚自然也在外地。
张盼晴和赵卫东都快呕死了,原先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了,他们有多得意,后来就有多愤怒,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闺女,一不注意飞走了。
唯一庆幸的是,他们儿子留在了身边,但也只有这点值得庆幸了,找的儿媳妇却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别说孝顺他们了,今儿要不是他们爷爷奶奶回来,她说不定还在娘家待着呢。
一年十二个月,她有八个月在娘家的,那四个月就算不在娘家,她妈也会过来陪着她,还说什么家里就这一个闺女,打小就不让她干活,只要读书就行了,所以现在才能当老师,舍不得她就要跟着闺女住在闺女婆家啊?
偏偏俊才还说,有他孝顺他们呢,儿媳妇的事,他们就别管了。
可是他们怎么可能不管呢?哪家公公婆婆遇到这事心里会得劲?
他们说急了,俊才就开始数她以前对他爷爷奶奶如何如何,张盼晴就更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