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痕哥布林流氓团情况说明
一、基本概况:从“边缘杂碎”到松散网络的身份解构
1.1 组织名称的演变与内涵
哥布林流氓团的名称并非固定,而是随历史阶段、活动范围及核心头目变化不断调整,每个名称背后均暗藏其生存逻辑:
- 初代名称“归墟痕灰皮帮”(事件前5年-前4年):因成员均为灰绿色皮肤的流浪哥布林,且首次聚集于归墟痕边缘得名,“帮”字仅体现最低级的协作关系,无任何组织约束力;
- 俗称“灰皮杂碎”(事件前4年至今):由473豺狼人部落率先称呼——事件前4年,3名哥布林偷猎豺狼人幼崽失败,被部落巡逻队追至枯骨峡谷,巡逻队长“裂爪”在暴怒中嘶吼“这群灰皮杂碎,下次见一个杀一个”,此后该称呼被归墟痕周边势力沿用,带有强烈的轻蔑意味;
- 内部互称“疤脸的崽子们”(事件前3个月至今):自疤脸击败前头目“歪嘴”夺权后,其面部从左眉骨至右下颌的深疤成为标志性特征,派系内成员为表“敬畏”(实则畏惧武力),私下以“疤脸的崽子们”互称,而疤脸本人则默许这种带有“父权隐喻”的称呼,以此强化对小团体的控制;
- 联盟对外称谓“归墟哥布林协作队”(事件前1周-至今):为介入473豺狼人营地的探寻行动,疤脸牵头组建联盟时,刻意将名称从“流氓团”改为“协作队”,试图弱化“掠夺者”标签,伪装成“可合作的边缘势力”,实则仍以勒索、投机为核心目的。
1.2 核心定位:“寄生型机会主义者”的生存本质
哥布林流氓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装组织”,而是以“低风险掠夺+短期利益交换”为核心的寄生型松散网络,其定位具有三大特征:
- 生存优先于尊严:成员多为被其他哥布林部落驱逐的边缘者(如老弱、残疾、犯过错的个体),或被魔物袭击后失去家园的流浪哥布林,为活下去可放弃任何“部落荣誉”——事件前2年,12名哥布林为从地穴人手中换1袋发霉面包,甚至主动帮地穴人清理矿洞中的毒蜘蛛,其中3人被蜘蛛咬伤后,直接被同伴丢弃在矿洞深处;
- 利益绑定取代忠诚:无任何誓言、仪式或层级约束,成员聚集仅因“一起行动能多抢点东西”,若某小团体发现单独行动更有利,会立刻脱离联盟——事件前1年,“矿洞 sger 帮”因独自发现废弃矿洞中的铜矿,连夜脱离“地下资源派”,直到铜矿耗尽才重新回归;
- 风险规避高于一切:严格遵循“打不过就跑,惹不起就躲”的准则,面对银狐狩猎队的弓箭、豺狼人的利爪,从不敢正面冲突,仅在对方放松警惕时偷袭落单者——事件前6个月,银狐队员“银月”单独追踪魔物至断河遗迹,3名哥布林趁其专注魔物时,从背后用石棒偷袭,却在银月转身抽箭时,扔下武器狂奔10里,连偷来的肉干都遗落在地。
1.3 活动范围的地形特征与势力边界
其活动范围并非随机分布,而是精准贴合“低风险、易隐藏、有资源”的地形逻辑,核心区域可细化为三大板块:
(1)核心活动区:枯骨峡谷-断河遗迹-废弃矿洞三角带
- 枯骨峡谷:长约8里,宽2-3里,两侧岩壁布满深达数米的裂缝,底部堆积着大量野兽、魔物及冒险者的骸骨(“枯骨”得名于此),峡谷中段有一条季节性溪流(仅雨季有水),是哥布林的主要水源之一。峡谷内的“白骨洞”(由巨型兽骨搭建的天然洞穴)是“峡谷掠夺派”的核心据点,洞穴内堆满掠夺来的破旧武器、发霉食物,地面铺着兽皮碎片,角落处有专门关押俘虏的石牢(仅能容纳2-3人);
- 断河遗迹:曾是归墟痕支流的河道,因地质变动干涸,遗留大量残破的石制建筑(推测为古代地精部落遗址),墙体上布满藤蔓和苔藓,部分建筑内藏有暗格(哥布林常在此储存偷来的物资)。遗迹中心的“残垣广场”是“遗迹固守派”的集会点,广场中央有一块刻满模糊符文的巨石,哥布林虽看不懂符文,却会定期在石上撒一把矿粉,祈求“不被豺狼人发现”;
- 废弃矿洞:位于枯骨峡谷西侧的山体中,共有7个入口(仅3个可通行),内部通道纵横交错,部分区域因矿道坍塌形成天然陷阱。矿洞深处的“铜渣区”(曾被人类开采铜矿,遗留大量矿渣)是“地下资源派”的主要活动地,地面散落着兽骨制成的铲子、藤蔓编织的矿篓,墙壁上用炭灰画着简单的“安全通道”标记(仅内部成员能看懂)。
(2)势力边界与缓冲地带
为避免与其他势力直接冲突,哥布林流氓团在活动范围边缘设置了“缓冲地带”:
- 与473豺狼人部落的边界:以枯骨峡谷东侧的“红土坡”为界,坡上插着3根绑着哥布林头骨的木棍(事件前3年,豺狼人部落为警告哥布林设置),哥布林从不越过红土坡东侧;
- 与银狐狩猎队的边界:以断河遗迹北侧的“银月林”为界,银狐队常在此巡逻,哥布林若发现林中有银色皮毛的身影,会立刻躲进遗迹的暗格中;
- 与地穴人拓荒队的边界:以废弃矿洞的5号入口为界,地穴人负责矿洞深处的挖掘,哥布林仅在入口附近活动,双方偶尔会交换“矿渣换食物”,但从不进入对方的核心区域。
1.4 组织规模的动态构成与生存状态
截至473豺狼人营地冲突事件时,96个小团体的规模呈现“金字塔式分布”,且成员生存状态极度恶劣:
(1)规模分层与具体构成
- 顶层核心小团体(14个,6-15人):如疤脸带领的“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核心团队(42人,由3个微型团体整合而成)、“峡谷掠夺派”的“血牙队”(15人),这类团体有相对固定的据点、少量铁制武器,且头目掌握一定的情报渠道;
- 疤脸团队的具体构成:成年战斗员31人(含铁爪带领的10人先锋队、鼠眼带领的5人侦察队、跛脚带领的8人后勤队,及其他8名散兵)、老弱哥布林8人(均为13岁以上,其中2人瞎眼、3人断手)、未成年哥布林3人(分别为5岁的“小灰”、4岁的“碎牙”、3岁的“跛脚仔”,均为掠夺其他地精部落时抓获,小灰因会爬树,负责在据点放哨);
- 中层微型团体(32个,3-5人):如“遗迹拾荒帮”(5人,一家三口+2名同乡)、“北矿铜渣小队”(4人,均为曾被部落驱逐的矿工),这类团体多为家族式或同乡聚合,有简易据点(如遗迹的小房间、矿洞的角落),武器以石棒、兽骨匕首为主;
- 底层零散团体(50个,1-2人):多为独自生存的哥布林,或因内讧脱离大团体的个体,无固定据点,靠捡拾其他团体遗弃的物资、捕食老鼠为生,武器多为树枝、石块,甚至有12个个体因无武器,仅能靠“装死”躲避危险。
(2)成员生存状态的细节
- 食物短缺常态化:96个小团体中,89个每天仅能进食1次,且食物多为“发霉面包+生虫肉干+野草根”的组合——疤脸团队的后勤员每天需带着老弱哥布林在枯骨峡谷采集“酸浆草”(味道酸涩,可果腹),若遇到雨天无法外出,就只能吃储存的发霉面包,部分哥布林因长期吃霉食,嘴角常挂着绿色的霉斑;
- 疾病与伤残率极高:因饮用浑浊水源(如断河遗迹的积水,含有大量微生物)、缺乏医疗手段,70%的成员患有腹泻、皮肤病,成年哥布林中,35%有永久性伤残(如跛脚、断指)——“峡谷掠夺派”的“血牙”因被巨狼咬伤左腿,走路时左腿需拖着地面,只能靠右腿发力跳跃;
- 寿命极短:哥布林平均寿命15-20岁,但流氓团成员的平均寿命仅8-10岁,多数成员因“被其他势力击杀、病死、饿死或内讧死亡”无法活到成年——事件前1年,“遗迹拾荒帮”的5名成员中,有2人因偷吃地穴人的食物被打死,1人因腹泻脱水死亡,仅剩下头目“残耳”和1名幼崽。
二、历史发展脉络:5年12次分裂的底层逻辑
哥布林流氓团的分裂并非偶然,而是“资源匮乏+权力争夺+外部压力”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每一次分裂都深刻影响其组织形态,具体可追溯至12次分裂的关键细节:
2.1 起源期(事件前5年-前4年):第一次分裂的“面包与铁剑”之争
(1)“灰皮帮”的诞生细节
事件前5年,12名被“锐爪哥布林部落”驱逐的边缘哥布林(含头目“断耳”,因左耳被部落首领斩断得名),在归墟痕西侧的“枯骨洞”聚集——当时枯骨洞内堆满了巨型蝙蝠的骸骨,12人靠捕食蝙蝠、捡拾野果为生,直到事件前4.5年,他们遇到一支迷路的人类矿工小队(3人),趁矿工睡觉时抢走了3把生锈铁剑(剑身刻有“黑石矿场”字样,推测为矿场遗弃的工具)、1袋发霉面包和2个打火石,这是他们首次获得“像样的物资”,也因此自称“灰皮帮”。
(2)第一次分裂的导火索与过程
事件前4年,头目“断耳”私藏了2把铁剑和半袋面包,仅给其他11人分1把铁剑和半袋面包,其中6名哥布林(由“瘸腿”带领,瘸腿因右腿被陷阱夹伤得名)提出“平分物资”,断耳却挥舞铁剑威胁“谁再闹就杀谁”。
- 分裂过程:当晚,瘸腿趁断耳熟睡时,偷偷拿走那把共享的铁剑和剩余的面包,带着5名支持者逃出枯骨洞,在枯骨峡谷另一侧的“西坡洞”成立“骨刃队”;
- 后续影响:断耳因失去一半成员,实力大减,只能放弃枯骨洞,迁往废弃矿洞的1号入口,而“骨刃队”则在西坡洞靠掠夺过往的流浪地精为生,此次分裂开启了“资源分配不均即分裂”的先例。
2.2 分裂高峰期(事件前3年-前1年):第二次至第十次分裂的血泪史
此阶段归墟痕边缘的流浪哥布林数量增多(因周边哥布林部落爆发瘟疫,大量成员被驱逐),同时473豺狼人部落、银狐狩猎队的打击加剧,导致“灰皮帮”及衍生小团体频繁分裂:
(1)第二次分裂(前3年):分赃不均引发的“骨刃分裂”
“灰皮帮”与“骨刃队”因“共同掠夺商队”短暂合作——事件前3年雨季,一支运输布料的商队因山洪暴发被困在枯骨峡谷,两队共18名哥布林趁乱抢走了3袋肉干、5根木棍和1匹破布。分赃时,断耳要求“灰皮帮多分1袋肉干”(理由是“灰皮帮人数多”),瘸腿反对,认为“骨刃队先发现商队,应多分”,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骨刃队”分裂为“骨刃一队”(瘸腿带领,6人)和“骨刃二队”(由“尖牙”带领,5人),小团体数量增至3个。
(2)第三次至第五次分裂(前3年-前2.5年):豺狼人突袭后的“溃散分裂”
事件前3年冬季,473豺狼人部落为清理边缘骚扰,由首领“裂山”亲自带领20名巡逻队成员,对“灰皮帮”的废弃矿洞据点发起突袭:
- 突袭过程:豺狼人用火把照亮矿洞,裂山一声令下,巡逻队员挥舞利爪冲入矿洞,哥布林毫无防备,当场被杀死3人,其余12人四散逃亡;
- 分裂结果:逃亡的哥布林分别在“枯骨洞”(6人,成立“洞鼠队”)、“断河遗迹”(3人,成立“遗迹拾荒帮”)、“废弃矿洞3号入口”(3人,成立“矿洞 sger 帮”)形成6个小团体,总数达9个;
- 关键细节:断耳在逃亡中被豺狼人的利爪划伤背部,因缺乏治疗,伤口感染化脓,3个月后死亡,“灰皮帮”彻底解散,其私藏的1把铁剑被“洞鼠队”头目“歪嘴”抢走,成为后续权力争夺的导火索。
(3)第六次至第八次分裂(前2.5年-前2年):铜矿引发的“矿权战争”
事件前2.5年,“洞鼠队”与“矿洞 sger 帮”联合探索废弃矿洞时,在5号入口附近发现少量铜矿(可卖给流浪商人换物资),双方约定“共同挖掘,平分铜矿”。但1个月后,“歪嘴”(此时已成为“洞鼠队”头目)私藏了一半铜矿,卖给商人后换了2袋肉干,仅给“矿洞 sger 帮”分了1小把铜矿渣。
- 分裂过程:“矿洞 sger 帮”头目“黑皮”暴怒,带领成员与“洞鼠队”在矿洞内斗殴,最终“矿洞 sger 帮”分裂为“北矿帮”“南矿队”“中矿 sger 联盟”3个小团体,同时“洞鼠队”也分裂为“洞鼠一队”“洞鼠二队”,新增12个小团体,总数达21个;
- 后续影响:各小团体为争夺矿洞入口控制权,开始在矿道内设置陷阱(如绊索、落石),甚至互相偷袭,导致矿洞成为“死亡地带”,最终只能通过“划分矿道区域”妥协。
(4)第九次至第十次分裂(前2年-前1年):银狐清理后的“避祸分裂”
事件前2年,银狐狩猎队为追查“魔物袭击商队”的踪迹,对归墟痕边缘的哥布林进行清理——银狐队员利用弓箭精准射击,多个小团体被打散,仅“北矿帮”“遗迹拾荒帮”等少数团体因躲在矿洞或遗迹深处幸免于难。
- 分裂结果:被打散的哥布林为躲避银狐队的追捕,进一步分裂,部分逃至地下浅层通道(成立“隧洞队”等8个小团体),部分逃至枯骨峡谷深处(成立“峡谷隐者帮”等12个小团体),小团体数量激增至48个;
- 关键细节:银狐队员“银月”在清理过程中,一箭射中“南矿队”头目“独眼”的右眼,独眼虽侥幸逃脱,却因伤口感染失去视力,最终被自己设置的陷阱绊倒,摔死在矿洞深处,其带领的小团体随之解散。
2.3 派系与联盟形成期(前1年-事件发生时):第十一次至第十二次分裂的“聚合与对抗”
此阶段小团体数量过多,单个团体生存困难,开始出现“按利益/区域聚合”的派系,但因权力斗争,又发生两次分裂:
(1)第十一次分裂(前1年):“峡谷掠夺派”的权力争夺战
以“枯骨峡谷”为核心活动区的12个小团体,在“血牙”(因曾杀死一只巨狼,牙齿被鲜血染红得名)的带领下组成“峡谷掠夺派”,血牙试图强制要求“所有小团体的物资上交,由他统一分配”,这一要求引发6个小团体的不满(其中以“西峡爪刃派”头目“快腿”为首)。
- 分裂过程:在“烂泥沼集会”上,快腿当众反对血牙,血牙暴怒,挥舞铁剑砍向快腿,快腿灵活躲过,带领5个小团体逃离枯骨峡谷,与“断河遗迹”周边的9个小团体组成“遗迹固守派”,小团体数量达54个,首次形成2个明确派系;
- 妥协条件:血牙因无法消灭快腿的势力,只能同意“峡谷掠夺派负责峡谷深处的掠夺,遗迹固守派负责遗迹周边的拾荒,互不干涉”。
(2)第十二次分裂(事件发生前3个月):“地下资源派”的入口控制权之争
“矿洞系”18个小团体组成“地下资源派”,因废弃矿洞的3号入口(最靠近铜矿的入口)控制权,分裂为3个次级派系:
- “北矿帮”:由“黑皮”带领,控制3号入口北侧的矿道,主张“按挖掘量分配铜矿”;
- “南矿队”:由“石锤”带领,控制3号入口南侧的矿道,主张“按人头分配铜矿”;
- “中矿 sger 联盟”:由“瘦猴”带领,控制3号入口的中间区域,因人数最少,主张“平均分配”;
- 分裂结果:三方因无法达成一致,最终“中矿 sger 联盟”的6个小团体脱离“地下资源派”,加入“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小团体数量稳定在96个,派系整合为13个,联盟通过“临时合作协议”达34个。
三、分裂后格局:96个小团体、13个派系与34个联盟的运作细节
3.1 96个小团体的“脆弱联系”:暗号、集会与信使
尽管分裂频繁,96个小团体仍通过一套“低成本、高隐蔽”的机制保持联系,避免互相攻击(偶尔因资源争夺仍有冲突,但会通过派系调解):
(1)暗号系统:区域化与场景化的双重设计
暗号分为“日常联系暗号”和“紧急预警暗号”,且因活动区域不同有明显差异:
- 日常联系暗号:
- 枯骨峡谷区域:见面时“右手拍击地面3次+发出‘吱吱’声(模仿盲眼鼠的叫声)”,若对方回应“左手拍击地面2次+‘呜呜’声”,则为友方;
- 断河遗迹区域:敲击石头2次(用石棒),若对方回应“敲击石头1次+吹口哨(模仿鸟类叫声)”,则为友方;
- 废弃矿洞区域:咳嗽2声(低沉沙哑),若对方回应“咳嗽1声+跺脚1次”,则为友方;
- 通用暗号:无论在哪个区域,若遇到陌生哥布林,先“举起右手,露出手腕的灰绿色皮肤”(区别于其他哥布林部落的“左手举石”),若对方同样举手,则进一步确认区域暗号。
- 紧急预警暗号:
- 发现豺狼人:发出“嗷呜”的狼嚎声(模仿豺狼人的叫声,混淆视听),同时快速躲进隐蔽处;
- 发现银狐队:吹3声短促的口哨,然后向反方向逃跑;
- 发现魔物:挥舞武器,发出“啊啊”的尖叫,通知周边同伴逃跑。
(2)“烂泥沼祭坛”集会:每月一次的“生存情报交换会”
每月初一清晨,各小团体派1名代表(多为头目或侦察员)前往归墟痕边缘的“烂泥沼祭坛”集会,该祭坛是古代地精部落遗弃的祭祀点,具体细节如下:
- 祭坛环境:位于烂泥沼中央的一小块高地,面积约10平方米,地面铺着破碎的石砖,中央有一块高约1米的黑色巨石(表面刻满模糊的地精符文),巨石旁插着7根绑着兽骨的木棍(分别代表7个早期小团体);
- 集会流程:
1. 签到阶段:代表到达后,需在巨石旁的泥地上按手印(证明“已到场”),若某小团体连续2次未签到,视为“已解散”,其活动区域由其他小团体瓜分;
2. 情报交换阶段:由“ oldest 的头目”(通常是“遗迹固守派”的“残耳”,年龄13岁,是目前流氓团中最年长的成员)主持,各代表依次发言,内容多为“资源情报”(如“枯骨西坡有商队遗弃的木箱,内有面包”)、“威胁预警”(如“银狐队近期在银月林增加巡逻次数”);
3. 冲突调解阶段:若上月有小团体间的冲突,由各派系头目共同调解——事件前1个月,“北矿帮”与“南矿队”因争夺铜矿发生斗殴,最终在“地下资源派”头目的调解下,约定“北矿帮负责周一、三、五挖掘,南矿队负责周二、四、六挖掘,周日共同休息”;
4. 散会仪式:所有代表围着巨石站成一圈,撒一把矿粉(从废弃矿洞收集的铜渣粉)在巨石上,然后齐声喊“活下去”,随后各自返回据点。
(3)盲眼鼠信使制度:哥布林的“地下邮政”
因哥布林不识字,且活动区域多为隐蔽地带,他们利用归墟痕特有的“盲眼鼠”传递情报,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 盲眼鼠的特征与训练:盲眼鼠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啮齿动物,体长约10厘米,灰色皮毛,眼睛因长期生活在地下而退化(呈白色),但嗅觉和记忆力极强,能精准找到标记的地点。哥布林通过“食物引导”训练盲眼鼠——从小用发霉面包屑喂养,让其熟悉各小团体据点的气味(如“疤脸团队的据点有蝙蝠粪的气味,遗迹拾荒帮的据点有苔藓的气味”);
- 情报传递流程:
1. 写情报:用炭灰(从篝火中收集)在树皮片(约5厘米见方)上画简单的图案,如“一个圆圈代表食物,一把剑代表武器,一个叉代表危险”;
2. 绑情报:将树皮片卷成筒,用藤蔓绑在盲眼鼠的腿上(藤蔓绕3圈,松紧以不影响鼠类活动为宜);
3. 放鼠:在据点的“鼠洞”(专门为盲眼鼠挖掘的小洞,直径约5厘米)处放鼠,盲眼鼠会根据气味找到目标据点;
4. 收情报:目标据点的哥布林发现盲眼鼠后,解开藤蔓,根据树皮上的图案解读情报;
- 情报示例:事件前1周,鼠眼(疤脸团队的侦察员)发现473豺狼人营地聚集多方势力后,画了一张情报:“一个大圆圈(代表营地)+多个小圆圈(代表不同势力)+一把剑(代表武器)+一个问号(代表‘有机会索要物资’)”,绑在盲眼鼠腿上,传递给疤脸。
3.2 13个派系的“利益聚合”:分类、特征与权力结构
13个派系按“核心利益+活动区域”划分,无严格等级,仅靠“头目威望”和“共同利益”维系,每个派系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策略:
(1)派系分类与核心特征详表
派系类型 数量 代表派系名称 核心小团体数量 头目姓名及特征 活动区域具体范围 主要主张与生存策略
峡谷掠夺派 3 枯骨峡谷血牙派、西峡爪刃派、南峡突袭队 18 血牙:11岁,左腿被巨狼咬伤致残,面部有三道深疤,武器为生锈铁剑(断耳遗留),性格残忍好斗;快腿:9岁,身形灵活,擅长奔跑,武器为兽骨匕首,性格狡猾 枯骨峡谷东坡至西坡,不含红土坡东侧 主动掠夺经过峡谷的商队、流浪佣兵,拒绝与大型势力合作(认为“合作是陷阱”);掠夺时采用“埋伏+突袭”策略,得手后立刻撤回白骨洞
遗迹固守派 2 断河遗迹拾荒派、残垣守望派 15 残耳:13岁,左耳缺失,右眼因白内障半盲,武器为木棍,性格谨慎胆小;石苔:8岁,皮肤因长期接触苔藓呈暗绿色,擅长在遗迹中隐藏,武器为石棒 断河遗迹中心至北侧银月林边缘 仅在遗迹周边捡漏(如商队遗弃的物资、冒险者的尸体),不主动攻击;遇到危险时躲进遗迹的暗格或残破墙体后,待危险解除再出来
地下资源派 4 北矿铜渣帮、南矿隧洞队、中矿 sger 联盟、西矿挖掘队 27 黑皮:10岁,皮肤因长期接触矿渣呈黑色,右手断指(挖掘时被落石砸伤),武器为铁铲(掠夺矿工所得);石锤:9岁,身材矮胖,力气大,武器为石锤 废弃矿洞1号至7号入口及周边矿道 以废弃矿洞为据点,挖掘铜矿(卖给流浪商人古克)、捕捉地下生物(如蝙蝠、盲眼鼠)作食物;与地穴人达成“矿渣换食物”的协议,偶尔帮地穴人清理矿洞中的魔物
投机合作派 3 归墟边缘疤脸派、中立调解派、边缘情报帮 21 疤脸:12岁,面部有长疤(偷猎豺狼人幼崽时被抓伤),身高1.2米(较普通哥布林高10公分),武器为生锈铁剑(击败歪嘴所得);歪嘴:11岁,嘴角歪斜(天生缺陷),擅长谈判,武器为木棍 归墟痕边缘的枯骨峡谷西侧、断河遗迹南侧 主动与大型势力(如473豺狼人部落)合作,以“提供情报/带路”索要物资;合作时保持警惕,若发现危险立刻脱离;擅长“见缝插针”,在多方势力冲突时趁机索要利益
流动游击派 1 荒野流窜帮 15 风跑:8岁,身形瘦长,擅长长途奔跑,武器为树枝,性格急躁;土埋:9岁,擅长在荒野中挖洞隐藏,武器为石棒 归墟痕边缘的荒野地带,无固定区域 在荒野中游走,偷袭落单的冒险者、流浪地精;不参与任何长期合作,掠夺后立刻转移地点;遇到强于自身的势力时,扔下物资狂奔逃跑
(2)核心派系: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的权力结构
作为此次介入473豺狼人营地事件的核心派系,“归墟边缘投机合作派”的权力结构呈“头目-核心小团体-普通小团体”的松散层级:
- 头目疤脸的权力基础:疤脸通过“武力夺权+资源掌控”巩固地位——事件前3个月,他在枯骨洞与前头目歪嘴决斗,用铁剑划伤歪嘴的腹部,歪嘴因失血过多认输,被迫交出私藏的2把铁剑和1袋肉干;此后,疤脸控制了派系内的“情报渠道”(通过鼠眼的侦察和盲眼鼠信使)和“物资分配权”,普通小团体需向其汇报情报,才能获得食物和武器;
- 核心小团体的分工:派系内21个小团体中,有3个为核心小团体,直接受疤脸指挥:
- 铁爪的战斗小团体(10人):负责派系内的武力行动,如偷袭、威胁其他势力;铁爪本人左手佩戴3枚郊狼兽牙指套(从一只成年郊狼口中拔取,郊狼是他和3名同伴围杀的),在战斗中负责冲锋;
- 鼠眼的侦察小团体(5人):负责探查情报,如其他势力的营地位置、守卫换班时间;鼠眼擅长趴在地上听脚步声,能分辨出豺狼人(脚步声重,频率慢)、银狐(脚步声轻,频率快)和人类(脚步声规律);
- 跛脚的后勤小团体(8人):负责制作陷阱、修补武器、收集食物;跛脚的右腿因早年被陷阱夹伤而跛行,走路时需拄着绑石头的木棍,他制作的绊索陷阱用枯骨峡谷的坚韧藤蔓制成,上面绑着拳头大小的石块,绊倒目标后石块会砸向其腿部;
- 普通小团体的依附关系:其余18个普通小团体需“定期上交情报或物资”以获得疤脸的保护——如“刃牙小团体”(5人)每月需向疤脸上交1袋肉干或1份情报,才能在疤脸的势力范围内活动,若不交,会被铁爪的战斗小团体殴打或抢夺物资。
3.3 34个联盟的“临时绑定”:类型、运作与矛盾
34个联盟是小团体或派系之间的“短期利益协议”,无固定组织,仅为应对特定需求而成立,按“合作目的”可分为3类,每类联盟的运作模式均有明显差异:
(1)战术防御联盟(12个):为生存而临时抱团
- 形成原因:共同应对外部威胁(如豺狼人部落的季度清理、魔物侵扰),单个小团体无法抵御,只能联合防御;
- 代表联盟:枯骨-断河防御联盟:由3个峡谷掠夺派小团体(血牙队、快腿队、突袭队)和2个遗迹固守派小团体(残耳队、石苔队)共11个小团体组成,成立于事件前2个月,应对473豺狼人部落的冬季清理;
- 运作细节:
- 预设据点:选择枯骨峡谷与断河遗迹之间的“乱石堆”作为防御据点,乱石堆内有多个天然洞穴,可容纳所有成员;
- 分工防守:峡谷掠夺派负责正面抵抗(血牙带领10人用铁剑、石棒阻挡豺狼人),遗迹固守派负责隐蔽和支援(残耳带领5人在洞穴内准备石块,若豺狼人靠近则投掷石块),地下资源派的2个小团体负责堵洞(用石块堵住洞穴的次要入口,仅留1个主入口);
- 解散条件:威胁解除后自动解散——事件前1个月,豺狼人部落的清理结束,联盟成员各自返回据点,仅留下3个石块作为“下次集合的标记”;
- 典型矛盾:防御过程中,血牙的小团体因“冲锋在前,损失较大”,要求其他小团体多交1袋肉干作为“补偿”,残耳的小团体反对,双方险些斗殴,最终通过“中立调解派”的调解,血牙的小团体获得额外的5根木棍,矛盾才暂时平息。
(2)资源共享联盟(15个):为利益而短暂协作
- 形成原因:单一小团体无法获取的资源(如大型商队、废弃矿洞的铜矿),需联合分工才能获得;
- 代表联盟:北矿铜矿共享联盟:由4个地下资源派小团体(北矿帮、南矿队、中矿联盟、西矿队)组成,成立于事件前6个月,合作挖掘废弃矿洞3号入口的铜矿;
- 运作细节:
- 分工挖掘:北矿帮负责挖掘铜矿(黑皮带领成员用铁铲、兽骨铲挖掘),南矿队负责运输铜矿(用藤蔓编织的矿篓将铜矿运出矿洞),中矿联盟负责守卫入口(防止其他小团体偷袭),西矿队负责与商人交易(将铜矿卖给流浪商人古克);
- 分赃规则:按“挖掘量分配”——每挖掘10斤铜矿,北矿帮分得3斤,南矿队分得2斤,中矿联盟和西矿队各分得1.5斤,剩余2斤作为“公共物资”(用于购买食物或武器);
- 典型矛盾:事件前4个月,北矿帮头目黑皮私藏了5斤铜矿,卖给古克后换了1袋肉干,被南矿队头目石锤发现,石锤带领成员与黑皮斗殴,导致2名哥布林受伤,铜矿散落一地。最终,地下资源派的头目们介入调解,黑皮被迫交出私藏的肉干,分赃规则改为“每天挖掘结束后当场分配,由3名头目共同监督”。
(3)利益投机联盟(7个):为投机而临时绑定
- 形成原因:针对大型势力的“合作机会”(如此次探寻归墟痕河流深处的行动),单个小团体无法与大型势力谈判,需联合以“集体名义”提升筹码;
- 代表联盟:归墟探寻临时联盟:由疤脸团队牵头,联合派系内6个小团体(铁爪队、鼠眼队、跛脚队、刃牙队、情报队、后勤队)共42人组成,成立于事件前1周,目标是介入473豺狼人营地的探寻行动,索要物资;
- 运作细节:
- 联盟协议:口头约定“索要物资后按参与度分配,疤脸多分2成(作为牵头者),铁爪队和鼠眼队各多分1成(负责战斗和侦察),其余小团体平分剩余物资”;
- 分工行动:鼠眼负责侦察(探查营地的防御漏洞、食物堆位置),铁爪负责战斗(带领10人准备偷袭和威胁),跛脚负责后勤(制作陷阱和准备捣乱工具),疤脸负责谈判(与各方势力沟通);
- 潜在矛盾:刃牙队头目“刃牙”认为“疤脸分得多,不公平”,私下与情报队、后勤队的头目商量,计划在探寻行动中“抢疤脸的物资”——事件后,刃牙曾偷偷对情报队头目说:“等拿到豺狼人的武器,我们就把疤脸的铁剑抢过来,他不配多分”。
四、组织架构:松散网络下的“权力幻觉”
哥布林流氓团的组织架构并非“金字塔式层级”,而是“派系头目-联盟协调员-小团体头目-底层成员”的松散链条,每个层级的权力均基于“短期利益”而非制度,具体架构细节如下:
4.1 派系头目层(13人):靠武力与资源维系的“临时首领”
13个派系各有1名核心头目,由派系内最大小团体的头目担任,其权力基础极其脆弱:
- 选拔方式:无固定规则,仅靠“武力击败前任”或“掌控关键资源”——疤脸通过击败歪嘴夺权,血牙通过掌控白骨洞的物资储备成为峡谷掠夺派头目,残耳则因“年龄最大、熟悉遗迹地形”被遗迹固守派成员默认为首领;
- 核心职责:
1. 调解派系内小团体的冲突:如地下资源派头目黑皮调解北矿帮与南矿队的铜矿纠纷;
2. 代表派系参与跨派系集会:如每月初一的烂泥沼集会,各派系头目需到场发言,协调派系间的利益;
3. 牵头组建联盟:如疤脸牵头组建归墟探寻临时联盟,血牙组建枯骨-断河防御联盟;
- 权力限制:无法强制命令其他小团体,若小团体认为“服从命令无利可图”,会立刻脱离——事件前3个月,峡谷掠夺派的“突袭队”因不满血牙“强制上交物资”,直接脱离派系,加入流动游击派,血牙因无法奈何,只能默认。
4.2 联盟协调层(34人):利益分配的“临时中介”
34个联盟各有1名协调员,由联盟内核心小团体的头目担任,其主要作用是“传递诉求、分配物资”,无任何强制权力:
- 选拔方式:由联盟内小团体头目“协商或比武”产生——归墟探寻临时联盟的协调员由疤脸担任,因他是联盟内最大小团体的头目,且有与大型势力谈判的经验;枯骨-断河防御联盟的协调员由血牙担任,因他的小团体武力最强;
- 核心职责:
1. 传递诉求:将联盟内小团体的需求传达给合作方(如此次事件中,疤脸将联盟内“要武器、食物”的诉求传达给473豺狼人部落首领);
2. 分配物资:获取物资后,按联盟协议分配给各小团体(如事件后,疤脸将3把生锈铁剑中的1把分给自己,1把分给铁爪,1把分给鼠眼,10根石棒分给其他小团体);
3. 紧急联络:遇到危险时,通过盲眼鼠或暗号通知联盟内小团体(如若探寻行动中遇到魔物,疤脸会让鼠眼发出“尖叫+挥舞武器”的信号,通知其他小团体逃跑);
- 典型困境:协调员常因“分赃不均”被其他小团体质疑——如北矿铜矿共享联盟的协调员黑皮,因多分了1斤铜矿,被石锤的小团体围攻,最终被迫交出铜矿才得以脱身。
4.3 小团体执行层(96人):生存指令的“直接传递者”
96个小团体各有1名头目,是流氓团的“基层管理者”,其管理方式粗暴直接,仅靠“武力威胁+物资控制”维系:
- 头目类型:
- 武力型:如铁爪(靠拳头和兽牙指套控制成员,若成员偷懒,会用石棒殴打);
- 资源型:如跛脚(掌握后勤物资,成员需听从指挥才能获得食物,若不听从,会不给面包);
- 经验型:如残耳(靠熟悉遗迹地形和生存经验获得成员信任,成员因“跟着残耳能活下去”而服从);
- 日常管理细节:
1. 任务分配:每天清晨,头目会给成员分配任务——如疤脸团队中,铁爪带领10人外出侦察,跛脚带领8人收集食物和制作陷阱,老弱哥布林负责看守据点;
2. 物资分配:食物和武器由头目统一分配,通常头目会“多分1成”——如疤脸每天会多拿1块肉干,铁爪会多拿1根石棒,成员虽不满,但因害怕被殴打或驱逐,不敢反抗;
3. 惩罚方式:若成员偷懒、逃跑或私藏物资,会受到严厉惩罚——如“刃牙小团体”的1名成员因私藏半块面包,被刃牙用石棒打断手指,扔出据点,最终饿死在荒野;
- 成员流动性:底层成员可随时脱离小团体,但若脱离,会失去据点和保护,生存概率极低——事件前2个月,“遗迹拾荒帮”的1名成员因不满残耳“分配食物太少”,脱离小团体独自生存,仅3天后就被银狐队的弓箭射死,尸体被扔在断河遗迹的岸边。
五、行为模式与行事逻辑:利益驱动下的“短视与投机”
哥布林流氓团的所有行为均围绕“生存+短期利益”展开,无任何长远规划,其行为模式受分裂格局深刻影响,呈现出“分裂求存、聚合谋利”的核心逻辑:
5.1 核心行为原则:三大“生存铁律”
(1)“打不过就跑,惹不起就躲”的风险规避律
哥布林流氓团对“实力差距”有极其敏锐的判断,一旦发现对方强于自身,会立刻采取“逃跑或躲藏”策略:
- 遇到豺狼人部落:若发现豺狼人数量超过5人,会立刻扔下物资,躲进枯骨峡谷的裂缝或废弃矿洞;事件前1个月,“南峡突袭队”的5名哥布林遇到6名豺狼人巡逻队员,当场扔下3根石棒和1袋面包,狂奔5里躲进白骨洞,直到巡逻队离开才敢出来;
- 遇到银狐狩猎队:若发现银狐队员携带弓箭,会立刻躲进断河遗迹的残破墙体后或地下通道,避免被弓箭射中;事件前6个月,“流动游击派”的3名哥布林在荒野中遇到2名银狐队员,立刻钻进草丛,屏住呼吸,直到银狐队员走远才敢起身;
- 遇到魔物:若遇到体型超过1米的魔物(如归墟痕巨蜥),会立刻四散逃跑,甚至会将同伴推向魔物以拖延时间;事件前3个月,“地下资源派”的4名哥布林在矿洞深处遇到一只巨型蜘蛛,其中1名哥布林被同伴推向蜘蛛,其余3人趁机逃跑。
(2)“有利益就上,没利益就散”的利益优先律
所有合作、联盟均以“短期利益”为基础,一旦利益消失或风险超过收益,会立刻解散或背叛:
- 联盟的短暂性:34个联盟中,仅6个存续超过3个月,其余均为“单次任务联盟”——如“归墟探寻临时联盟”成立仅为介入豺狼人营地事件,事件后若探寻行动无利可图,会立刻解散;
- 背叛的常态化:若合作方无法提供物资,或有更好的利益诱惑,哥布林会毫不犹豫地背叛——事件前1年,“地下资源派”的2个小团体与地穴人合作“清理矿洞毒蜘蛛”,约定“地穴人给面包,哥布林带路”,但当地穴人仅给了半袋发霉面包时,这2个小团体立刻带领毒蜘蛛返回矿洞,攻击地穴人,抢走了地穴人的挖掘工具。
(3)“分裂规避打击,聚合提升筹码”的平衡律
因长期被其他势力打击,哥布林流氓团形成了“分裂与聚合”的平衡策略:
- 分裂规避打击:96个小团体分散在归墟痕边缘的不同区域,避免“抱团被一网打尽”——银狐狩猎队多次清理边缘哥布林,但每次仅能打散部分小团体,其余小团体可继续生存;
- 聚合提升筹码:遇到“单一小团体无法应对的利益机会”(如此次多方势力聚集的探寻行动),通过派系牵头、联盟整合,以“集体名义”谈判,提升索要物资的筹码——疤脸若以单个小团体的名义介入,豺狼人部落可能直接将其赶走,但以“哥布林团队”的名义,豺狼人因“需要合作”而不得不考虑其条件。
5.2 派系与联盟的典型互动行为
(1)派系间的“竞争与妥协”:利益边界的动态调整
- 竞争:资源争夺引发的冲突:峡谷掠夺派与投机合作派因“活动区域重叠”和“对大型势力的态度”频繁冲突——事件前2个月,疤脸团队在枯骨峡谷西侧掠夺了一支商队,获得2袋肉干和3根木棍,血牙的团队认为“疤脸侵犯了峡谷掠夺派的区域”,带领10人偷袭疤脸的据点,抢走1袋肉干和1根木棍;
- 妥协:划分利益边界:冲突后,在“中立调解派”的调解下,双方约定“枯骨峡谷东侧归峡谷掠夺派,西侧归投机合作派”,并在边界处插了2根绑着兽骨的木棍,此后双方虽仍有摩擦,但未再发生大规模冲突;
- 合作:特殊情况下的临时联合:若遇到共同威胁,派系间会暂时合作——事件前1个月,一只巨型野猪闯入枯骨峡谷,破坏了多个小团体的据点,峡谷掠夺派和投机合作派暂时联合,血牙带领10人用铁剑吸引野猪注意,疤脸带领5人用绊索陷阱绊倒野猪,最终将野猪杀死,双方平分了野猪肉。
(2)联盟内的“分赃矛盾与解决方式”:武力与调解的双重作用
34个联盟中,28个曾因分赃不均发生过临时分裂,解决方式无固定规则,多靠“武力威慑”或“第三方调解”:
- 武力威慑解决:归墟探寻临时联盟中,刃牙的小团体因“觉得疤脸分得多”,试图抢夺疤脸的铁剑,疤脸直接挥舞铁剑划伤刃牙的手臂,刃牙因害怕被杀死,被迫放弃抢夺,接受分配方案;
- 第三方调解解决:北矿铜矿共享联盟中,黑皮私藏铜矿引发冲突后,地下资源派的头目黑皮、石锤、瘦猴共同调解,最终约定“每天挖掘结束后,由3名头目共同监督分赃,私藏者将被赶出矿洞”;
- 妥协解决:枯骨-断河防御联盟中,血牙的小团体因“损失较大”要求补偿,残耳的小团体反对,最终双方妥协:血牙的小团体获得额外的5根木棍,残耳的小团体获得优先捡漏的权利(防御结束后,可先在乱石堆中收集物资)。
六、归墟痕473豺狼人营地事件详细经过:联盟投机的典型案例
此次事件是哥布林流氓团“分裂与聚合”逻辑的集中体现,从联盟组建、入场挑衅、混战偷袭到谈判分赃,每一步均围绕“短期利益”展开,具体细节如下:
6.1 介入背景:联盟组建的契机与准备
(1)情报获取与联盟发起
事件发生前1周,鼠眼(疤脸团队的侦察员)在枯骨峡谷东侧的红土坡附近侦查时,发现473豺狼人部落的营地聚集了银狐狩猎队、地穴人拓荒队、豹星部落和星斗门的成员,营地内篝火熊熊,物资堆放在篝火东侧的帐篷里,有2名豺狼人守卫。
- 情报传递:鼠眼立刻返回据点,用炭灰在树皮上画了情报(大圆圈+小圆圈+剑+问号),绑在盲眼鼠的腿上,传递给疤脸;
- 联盟发起:疤脸认为“这是索要物资的好机会”,立刻通过盲眼鼠向派系内的6个小团体(铁爪队、鼠眼队、跛脚队、刃牙队、情报队、后勤队)传递“合作邀请”,约定“在枯骨洞集合,共同介入事件,索要物资后按参与度分配”;
- 联盟组建:事件前3天,6个小团体的42名成员在枯骨洞集合,疤脸用1袋肉干和2根木棍“收买”各小团体头目,最终达成协议:疤脸为协调员,铁爪负责战斗,鼠眼负责侦察,跛脚负责后勤,刃牙负责警戒,情报队负责传递消息,后勤队负责携带物资。
(2)入场前的详细准备
- 侦察确认:事件前1天,鼠眼带领2名侦察员再次潜入豺狼人营地附近,趴在营地西侧的草丛里观察了2个小时,确认:
1. 营地围栏的西侧有一个破洞(约50厘米宽,足够哥布林钻入);
2. 食物堆在篝火东侧的帐篷里,有2名豺狼人守卫,换班时间为每小时一次;
3. 银狐狩猎队的成员携带弓箭,聚集在篝火北侧,地穴人拓荒队的成员携带挖掘工具,聚集在篝火南侧;
- 物资准备:跛脚带领8名后勤员在枯骨峡谷采集坚韧的藤蔓,制作了3处绊索陷阱(藤蔓上绑着拳头大小的石块),同时准备了5捆干草束(若谈判失败,用于威胁“烧帐篷”);
- 武器检查:铁爪带领10名战斗员检查武器,将生锈铁剑磨锋利(用矿洞的石头),石棒的顶端绑上尖锐的树杈,兽骨匕首涂抹少量“毒藤汁液”(仅能导致皮肤瘙痒,无致命性);
- 分工确认:疤脸在枯骨洞召开“战前会议”,明确分工:
1. 鼠眼带领2名侦察员提前从围栏破洞进入营地,确认各势力的位置;
2. 铁爪带领10名战斗员分为3组,从破洞进入营地后,分别在篝火的东、南、北三个方向警戒,摆出“威胁姿态”;
3. 跛脚带领8名后勤员携带绊索陷阱和干草束,在营地西侧的围栏外待命,若谈判失败,则进入营地设置陷阱、点燃干草束威胁;
4. 刃牙带领5名警戒员在营地外的草丛里待命,若遇到其他势力的成员逃出营地,立刻偷袭;
5. 疤脸带领情报队的3名成员,从破洞进入营地,直接前往篝火旁,与各方势力谈判。
6.2 事件过程:从挑衅到混战的详细细节
(1)入场挑衅:集体施压的表演
事件当天正午,豺狼人营地内各方势力因“物资分配”僵持不下时,疤脸带领3名情报队员从围栏破洞进入营地,同时发出“吱吱”的暗号,铁爪的战斗队和跛脚的后勤队立刻跟进:
- 吸引注意:疤脸故意大摇大摆地走到篝火旁,挥舞手中的铁剑,让战斗队员发出“嗷嗷”的叫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 提出条件:疤脸用尖锐刺耳的声音说道:“听说你们要去归墟痕河流深处寻宝啊,这么好玩的事,怎么能少了我们哥布林流氓团队呢?不过,我们加入也不是白加入的,你们得给我们准备一批精良的武器、充足的食物,还要给我们每个哥布林准备一份丰厚的报酬。” 同时,铁爪带领2名战斗队员假装要抢夺篝火旁的食物堆,增加威胁力度;
- 集体附和:刃牙的警戒队从营地外的草丛里冲出,加入战斗队的行列,6个小团体的成员挥舞武器,齐声喊道:“给物资!不然捣乱!” 形成“集体施压”的效果;
- 初步反应:473豺狼人部落首领裂山愤怒地瞪着疤脸,怒吼道:“你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这里哪有你们说话的份!滚出去!” 银狐队长皱着眉头,厌恶地说道:“就你们这群乌合之众,能帮上什么忙?别在这里添乱了。”
(2)混战中的偷袭:边缘掠夺的精准执行
当豺狼人率先对地穴人动手后,疤脸立刻下令“边缘偷袭,不惹主力”,铁爪带领战斗队躲在帐篷缝隙、篝火旁的阴影处,寻找落单目标:
- 铁爪的偷袭:铁爪发现一名474豺狼人小队成员正在劝架,背对着自己,立刻悄悄靠近,用石棒从背后猛击其头部,该成员哼了一声,当场昏厥,铁爪趁机抢走其腰间的2块肉干,然后躲进附近的帐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