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名将收割机

慈不掌兵,义不主财。

古今中外的统帅,都不愿意和自已的部下走的太近,混的太熟悉。

因为碰到了要下令让人断后,或者是让一部分人去吸引敌人的火力的时候,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十死无生的作战任务。

和部下关系太好了,就会下意识的派另外一个自已不那么熟悉的将领去。

但凡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统帅的威严就会荡然无存。

这种情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因为每一个将军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有的将领善攻,有的将领善守,有的善马战,有的善步战等等。

如果统帅派一个不善此方面的将领去完成他不擅长的危险任务,这个将领又和统帅不亲近。

也许统帅没有这样的心思,大家也会觉得他是在借刀杀人,要除掉这个将军。

要不然没有道理和他亲近的某某某善此方面,却不派自已的亲信去,而是派一个和自已不怎么亲近,并不善于此道的将领去完成这个十死无生的任务。

出现这种情况,其他的将军就难免不多想,假如领命的将领没死,之后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自古以来死于流矢的将军,统帅,可比死于敌人之手的将军多得多。

至于流矢怎么来的?

开玩笑呢?兵危战凶之下谁说的清楚?

而李俊不一样,他既是家主,又是大军统帅。

这次除了李氏壮奴,还有崔,郑,独孤家族的近二十五万壮奴。

而面对的敌人又是突厥骑兵,军纪不严,搞不好就是灭族的灾难。

步兵对付铺天盖地压迫过来的骑兵,没有严格的军纪控制,没有多少军队面对似乎是随时可以把自已踏成肉泥的马蹄子而不崩溃的。

骑兵对付军阵,并不会直接冲阵,而是到了弓箭射程之内后,便会绕着军阵射箭。

这个时候面对身边的袍泽一个个的被对面射中,倒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哀嚎,有几个人能面不改色?又有多少人不会拔腿往后逃?

嘿嘿嘿……但凡是逃跑的人一多,军阵不能保持严整,步兵方阵在骑兵的面前就是待宰的猪羊,多少人也不够骑兵杀的。

这样的例子,最近的就是李二洛阳城下四千破十万。

说到底就是窦建德的十万大军都是没有见过重骑兵的土鳖,第一次和李二率领的四千骑兵玄甲军作战,结果一下子就让李二成就了无上功绩。

从另外一个方面,完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之后的窦建德部下刘黑闼,高雅之等人,见识过重骑兵,和重骑兵作战过了,有了对付骑兵的经验了,就结结实实的给李唐一下狠的,差点就把李唐打成了割据势力。

当年的李俊才十岁,还没有开始接触家族事务。

那个时候的李俊,也不认为自已有什么王霸之气,能够收服这个李唐朝名将收割机。

主要是当时李渊把李俊的隋皇帝封的勇毅侯,改封成永安侯。

把大房族长大兄变成了永宁侯,二房族长二兄变成了永兴侯,四房族长三兄改成了永平侯,五房族长四兄改成了永庆侯,六房族长五兄改成了永亭侯。

陇西李氏作为先秦时期的旧贵族,历朝历代帝王分封的时候,不是关内侯,也是关外侯。

而李渊借助陇西李氏的名声,陇西李氏壮奴的帮助夺得了江山,也自称自已出身陇西李氏。

而在分封陇西李氏上下六房族长的时候,却封一些乱七八糟的杂号侯,连国公都不是,更没有按照千百年的规矩封陇西李氏上下六房族长为王。

搞笑的是,李渊还抢夺大房族长的大族长令牌,幻想着以大族长令牌号令陇西李氏上下六房的两百多万族人。

但是外人怎么可能知道,陇西李氏的真正的大族长令牌其实有两面,三房族长的大族长令牌才是真正的可以号令陇西李氏上下六房,及天下各小宗的大族长令牌?

那个时候的李渊不顾别人劝阻,杀了窦建德。加上之前的萧铣,王世充也死的不明不白的。

知道原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的李俊,便决定看戏到底,还打算支持一下刘黑闼。

那么,接下来诸君就来了解一下这个李唐名将收割机……刘黑闼。

刘黑闼和窦建德都是河北漳南县人(今河北故城县),刘黑闼出身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清苦。

正常的情况下,他应该老老实实的种地养活自已。

不的,人家刘黑闼却嗜酒赌博,不务正业,是个不折不扣的街遛子。

所以他这个样子,他家里人都很嫌弃他,也不再资助他。

机缘巧合下,刘黑闼认识了同是漳南县的老乡窦建德。

而窦建德生性豪爽且仗义,他经常资助刘黑闼,慢慢的两人便成了好基友。

但是刘黑闼在隋末的农民起义浪潮中,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投靠窦建德,他最初投靠的是郝孝德,再然后投靠了李密。

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后,刘黑闼被王世充俘虏。

但是刘黑闼看不起自称自已是出自太原王氏,实则是胡人血统的王世充,便投靠了窦建德。

作为同乡,窦建德当然知道刘黑闼是什么样的人,十分的重视他。

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便任命刘黑闼为将军,并封汉东郡公。

认真说起来,这个时候的刘黑闼的爵位,比李俊还是隋皇帝封的勇毅侯还高。

窦建德在虎牢之战被李世民俘虏,刘黑闼逃走隐居家中,闭门不出。

这个时候的李俊是派人和刘黑闼联系过的,给了一些东西和钱财与刘黑闼。

而李俊派去联系刘黑闼的人和刘黑闼说了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只有颜家人有所猜测……

窦建德一败,整个河北义军群龙无首,皆投靠李唐。

就在这个时候,李渊来了一个让李俊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骚操作……杀死窦建德。

这还不算,李渊还征召窦建德旧部高雅贤,范愿,董康卖,曹湛,王小胡等人到长安。

李俊无论如何都不明白,当时窦建德在与李唐作战时,曾经俘虏了李唐左武卫大将军李勣(徐世勣),李渊的堂妹同安长公主,堂弟李神通,并以礼相待。

李渊派使者求见窦建德,窦建德就把这些人都放了。

但是轮到窦建德被俘虏了,李渊就大手一挥:斩杀窦建德。

当时才十岁的李俊收到血卫的汇报后,十分不解的问二十一姓大家长:“你们谁能告诉我,李渊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你们谁能告诉我,他李渊才坐江山,现在还只是半壁江山,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这样把曾经的对手都杀了,对他李唐朝有什么好处?”

被李俊问话的二十一姓大家长,并各姓长老,大管事们挠破了头皮也回答不上来家主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