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五六年,被忽悠瘸的了贾东旭!
转眼间,又是三个月过去,
而到了五六年,
公私合营的消息早已传得人尽皆知,
除此之外,
这一年对于全国来说都有着不少的变化!
那便是……
全国绝大部分地方,正式进入票据时代!
为了调控物资,
一切物资由国家统一安排和规划!
简单来说,
就是今后的各种物资都是凭票供应,
根据每家每户的人口发放粮本,凭着粮本去换粮票,才能买到粮食,
这其中,
又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户口,
早在五三年的时候,
便开始了第一次的人口普查活动,
而整个四九城内,
不仅对于人口进行了登记造册,
甚至还根据自身情况,来划分农村城市户口。
不过因为那个时候,农村正忙着分田地,
而在院子里,
不少住户都纷纷选择了城市户口的时候,
无论是贾张氏还是秦淮茹,
也都因为在乡下有地的关系,保留了农村户口,
这样一来,
他们一家每年都能从农村分到不少的粮食,
然而,
随着票据时代消息的传开,
而包括易中海在内的三位大爷也是从街道办得到指示,将消息传到了院子里的时候。
众人也是发现,
领取粮本还有一个前提条件,
必须拥有城市户口!
至于农村,
则是成立初级合作社赚工分,分粮食,
也就是说,
即便贾张氏跟秦淮茹都是农村户口,
但因为没有劳作赚公分的缘故,自然没有资格分到粮食!
然而,
二人在城里因为不是城市户口的关系,
同样没有粮本和定量。
也就是说,
今后贾家想要让一家子吃饱,
那就必须从贾东旭和易中海的口粮里匀出一部分粮食,
只不过,
因为贾东旭和易中海都是工人,参与体力劳动的关系,
本身饭量就极大,自己还不一定够吃呢,
更不要说,
把口粮匀给秦淮茹和贾张氏,
这种情况下,
贾家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就是去市面上购买议价粮,
所谓的议价粮,
顾名思义,就是一些不需要票但却要花高价购买的粮食,
对于这些粮食的来源,
有一部分是一些住户从嘴里省下来的粮食,
就像阎埠贵,
按照正常情况下平均每人每月的定量为24斤,
其中精良占30%,粗粮占70%。
也就是说,
对方每个月能够得到7斤左右的白面,
而阎埠贵则是将这些白面省下来,跟其他人换成粗粮,
而一斤白面差不多可以换三斤左右的粗粮
这样一来,
里里外外就多出了二斤粮食,
但对于贾家来说,
毕竟他们家要养着两个大活人加上一个孩子,
更不要说,
现在秦淮茹也怀了孕。
光是每个月购买议价粮就是不小的开支。
这种情况下,
贾东旭只能找到了自家便宜父亲,
毕竟凭他的工资,根本支撑不起这种消耗。
“爸,您赶紧想想办法呀,”
“现在淮茹跟我妈都是农村户口,连带着家里的孩子也都随淮茹的户口,”
“以后家里的粮食根本不够用的,这该怎么办呀,”
“东旭,这个事我也无能为力,”
面对贾东旭的询问,易中海也是一脸无奈之色,
虽然他这个一大爷听上去有些威风,
但也只是在院子里还有点用处,放在外面根本不会有人买账,
更不要说,
现在定量的事情传开之后,
不少住在四九城里还是农村户口的人也是连肠子都悔青了。
但对于这种事情,
街道办也是有着硬性标准,
想要迁户口,可以呀!
要么拥有正式工作,把个人户口变成集体户口,
这样就能拥有城市户口。
要么就是考取大学,同样也可以把户口迁到学校,
除了这两个办法之外,没有其他的门路!
然而这两条,
对于贾张氏和秦淮茹来说,无论哪一条都是完全不符合,
再到这,
易中海也是叹了口气,不由拍了拍贾东旭的肩膀。
“东旭,先别着急,”
“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说不定今后还有转机,”
“而且我听厂里说,今后要采取新的工级制度,以后厂里的工人,无论什么工种都划分为八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固定的工资,”
“这一级工一个月就有二十七块五的工资,而八级工每个月有九十九块钱的工资,比不少领导的工资都要高,”
“咱们爷俩努努力,好好争口气,”
“到时到时候我考个八级工,你争取考一个四级或者五级,那咱们家今后的工资加起来都有一百多块钱,”
“别说是粮食不够吃,”
“就是以后顿顿吃肉,也不是什么事,”
不得不说,
易中海也是深谙画饼的手段,
直接给贾东旭画了一张空头支票。
不过,
对方说的也没什么毛病,
八级钳工的确每个月有九十九块钱的工资,
比不少领导都高,
但问题是,
想要考上八级钳工几乎比登天还难!
毕竟,
这等于是整个行业的顶点。
加上这还是第一次进行职业技能考核,
无论从各种角度看,恐怕都会格外的严格,
至于贾东旭,
对于易中海这一番话,也是深信不疑,
甚至忍不住开始幻想起了,
自己考上四级钳工,
过上顿顿喝酒吃肉的好日子的场面。
-----------------
而另一边的杨平安,
也是应邀来到了娄老板家里赴宴,
不过,
让他感觉有些意外的是,
这一顿饭,
并不是娄老板有事找他商量,
而是另有其人,
“杨老弟,实在对不住……”
“今天这顿饭是老杨找到我,想要让我当个搭子,把你请到家里来商量个事,”
看着这个国字脸的中年人,杨平安也是有些好奇。
而面前之人,
正是轧钢厂的杨厂长。
按理说,
两个人同样姓杨,说不定过去还是本家,
包括之前,
杨平安的婚宴还有他的升学宴上,
这位杨厂长不仅亲自前来,并送上了厚礼。
即便这样,
对方也没有直接邀请他,反而是让娄老板当这个搭子,
可见,
今天这顿饭明显有些不简单。
不过,
按照饭桌上的规矩,自然是边吃饭边聊事情,
何况现在饭菜还没上桌,自然不适合一上来就谈正事!
“对了,老弟……怎么不见弟妹呢?”
似乎想到了什么,娄老板也是有些好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