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魔教余孽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将大宋皇帝赵佶的脸映照得明暗不定。

他听完阴影中那人的话语,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而嘲讽的弧度,声音如同淬了毒的寒冰:

“你们天龙魔教?呵……如今不过是群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躲在见不得光的臭水沟里苟延残喘罢了。就凭这副模样,也配妄言助朕成就大业?当真是可笑至极!”

天龙魔教这个名号,已在江湖上沉寂数百年。

非是人们已经将其给遗忘掉,而是那曾镇压整座江湖的恐怖阴影太过沉重,无人愿轻易触碰。

此刻从九五之尊口中吐出,若传扬出去,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所幸,此地是深宫禁苑并无外人。

阴影深处,那声音的主人并未因皇帝的讥讽而波动,如同一条潜伏在冰冷岩石下的毒蛇,嘶嘶吐信:

“陛下此言差矣。瘦死的骆驼,犹比马大。更何况我天龙圣教,何曾真正死过?我们不过是……蛰伏待时罢了。”

“蛰伏待时?”

赵佶脸上的冷笑更甚,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轻蔑,步步紧逼道:“既然没死,为何要像阴沟里的老鼠般销声匿迹数百年?是在怕谁?是那武当山上餐霞饮露的张三丰?还是……朕那位坐镇汴京,清剿尔等如同扫除尘埃的黄裳国师?”

他精准地将国师二字咬得极重。

阴影中似乎传来一丝极其细微的气息波动。

这两个名字,如同两根毒刺,深深扎在魔教的痛处。

那声音沉默了一瞬,再开口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说道:“陛下!今时不同往日!与我圣教合作,是您眼下最优、亦是唯一的选择!”

赵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精光。

他看似软弱无能,实则心思深沉如渊。

这番步步紧逼,并非真要驱赶这魔教使者,而是要榨出对方真正的底牌,掂量这合作的分量。

“今时不同往日?呵,不错。的确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赵佶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如鹰隼,死死锁定那片阴影沉声说道:

“那武当山的张老道,怕是已在叩问那虚无缥缈的十二境天门了吧?尔等想让朕与虎谋皮,总得让朕看看你们手中,究竟握着何等筹码?”

阴影中陷入了更长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半晌,那声音才带着一种沉重的语气缓缓道:“陛下须知……这天下间,并非只有他张三丰一人……在冲击那个境界!言尽于此,望陛下三思!”

赵佶的心脏猛地一跳!

魔教沉寂数百年后突然现身的底气,他瞬间明了。

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掠过心头,但随即被更深的算计压下。

他面上不动声色,声音放缓,带着一种试探性的妥协:

“合作……倒非不可。只是,朕需要知道,朕要付出什么代价?”

“一座城。”

阴影中的声音斩钉截铁。

“一座城?”

赵佶眉头微蹙,露出一丝困惑,仿佛在揣摩这简单的词语背后浅薄的含义。

“怎么?威震江湖的天龙魔教,竟连块落脚之地都寻不到了?朕赐你们些荒山野岭如何?”

阴影中似乎传来一声极轻的冷哼。

那人似乎犹豫了,接下来的话语,连他这个魔教中人也觉得过于骇人听闻,难以启齿。

良久的沉默后,那声音才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响起:

“陛下误会了。我教……需要大宋提供一座至少拥十万生灵的城池。至于如何‘使用’,陛下……便无需费心了。”

“十万生灵……”

赵佶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御案上轻轻叩击,发出细微的哒哒声。

他并非愚钝,瞬间明白了那言外之意!

血祭!

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窜起,但并非源于对生命的悲悯,而是这要求本身的巨大风险!他缓缓抬起眼,目光仿佛穿透了黑暗,第一次真正看向那阴影中的使者,声音低沉:

“黄裳……不会同意。”

这不仅仅是十万条性命的牺牲,更是他与黄裳之间本就脆弱不堪的关系,彻底撕裂的导火索!

那位国师与魔教的血海深仇,倾尽三江之水也难以洗刷。

若是他真与这些魔教达成如此疯狂的合作,只怕……黄裳会将他这位大宋的君王也列入必杀的名单之中。

“陛下需知,有得必有失。”

阴影中的声音如同魔鬼的低语,带着精准的蛊惑与冰冷的现实说道:

“况且,黄裳是大宋子民的国师,是这亿万黎庶的守护者,却非陛下您赵氏皇族的私臣!他守护的,是这大宋的江山社稷,而非是龙椅上的人。”

诛心之言!

每一个字都像淬毒的匕首,狠狠扎在赵佶最敏感、最痛恨的心结上!

赵佶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御书房内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和他指尖叩击桌案的单调回音。使者的话是赤裸裸的挑拨,却也是他心底无法否认的刺。

黄裳的存在,是大宋的定海神针,却也是悬在他赵氏皇权头顶的利剑!

这柄剑,护国,却不护君!

“朕即天下……可天下,非朕……”

一个冰冷而扭曲的念头在他心中盘旋。

他看似懦弱无能,但在权力的天平与自身的存续面前,却有着病态的清醒与决断。

他需要力量,需要能真正属于他、听命于他的力量,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为了“苍生”而抛弃他的“国师”!

终于,赵佶停止了叩击。

他缓缓站起身,动作带着一种沉重的疲惫与下定决心的冷酷。

他直视着那片吞噬光线的阴影,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城……可以给你们。”

仿佛在谈论一件寻常的货物,而非十万条鲜活的生命。

阴影中,那一直平稳的气息终于出现了一丝压抑不住的波动,那是狂喜的征兆!

没有这位皇帝的默许与遮掩,魔教强行献祭一座大城,只会重蹈白莲教覆辙,成为天下公敌。

即便圣教有了重临江湖的底气,也绝不敢正面抗衡整个天下。

这十万生灵,是圣尊冲击那无上境界的关键基石!

而并非是有了这十万生灵,那一位就一定能够冲击到第十二境!

如今圣教所需要的是更多的筹码,而并非是破釜沉舟的勇气!

“陛下英明!”

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不知陛下需要我教付出何等‘利息’?”

赵佶没有立刻回答。

他缓缓俯身,从散落御案旁的奏折下,抽出一张雪白无瑕的宣纸。

他提起那支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笔,饱蘸浓墨。

笔尖悬停在纸面上方,微微颤抖了一下——这细微的动作,仿佛是他内心那极其短暂、转瞬即逝的挣扎。

随即,笔锋落下,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在洁白的宣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

‘燕云十六州’

就单从书法而言,这五个字就足以让天下九成九的书生为之汗颜,真是好一副瘦金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那皇帝与魔教使者将天下十万生灵当做筹码进行谈判的时候,此刻汴京城中气氛已经降至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