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混乱的根系

拿回了裂空之刃,接下来开门的工作就转由洪磊负责。

回到深渊1层,洪磊等了一个多小时,蓝联盟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洪磊从于兴文手里拿过一个储存了近十亿魔力的魔力水晶,开始往裂空之刃灌入魔力。

刷!

一道直径近百米的空间门出现在基地上空。

下一秒,早就准备好的蓝联盟军队开始有序进入空间门。

相比较之前进攻18号裂隙时的随意,这次的蓝联盟军队兵将全都穿着简易的太空服。

这些中太空服可以保证他们在火星环境下6-8个小时的正常生存。

也就是说,此次对于深渊19号裂隙的总攻要在6个小时内完成,否则大量的蓝联盟军队兵将就不得不因为太空服的问题返回深渊1层。

洪磊操控着空间门,通过投放到另一边的分身和追踪鬼观察着总攻的进展。

只见蓝联盟军队到达裂隙上空之后,面飞了过来。

这些怪物的外形五花八门,没有标准的样子,真正给人一种群魔乱舞的感觉。

不仅样子长得怪,这些怪物手里的武器样式也非常怪,只有一小部分能看出来是刀枪剑戟,其他大部分武器都乱七八糟的。

不过不管外形如何,总体上来说,这些怪物和他们的武器,一看就挺厉害的。

进入火星的蓝联盟军队第一时间开始从物品栏内往外投放立方体模块,太空中的联盟一号上搭载的智能程序,第一时间链接上这些立方体模块上的智能组件,控制着这些模块快速搭建武器平台。

待深渊怪物飞上来的时候,基础的武器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密集的弹雨朝着深渊怪物侵袭而去,其中夹杂着大量的高爆弹。

刚开始,武器平台还有一些吃力。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立方体平台被投放到火星,武器平台的攻击能力快速增强。

很快,从深渊19号裂隙里出来的深渊怪物就有些撑不住了。

武器平台开始一边继续建造、一边持续降低高度。

在距离裂隙顶部一百米的位置时,平面状态的武器平台开始向着下方凹陷。

两个小时后,整个深渊19号裂隙被巨大的浮空要塞包裹了起来。

为了确保浮空要塞的稳固,于兴文让人继续往火星投放立方体模块,又在浮空要塞外面包裹了一层,方才开始命令蓝联盟军队攻入深渊19层。

作为‘开门大将’的洪磊自然也跟了过去。

在十几名高战的护卫下,洪磊通过浮空要塞来到裂隙前。

由其中两个高战先行进入探查。

“对面聚集了大量的深渊怪物,但基本安全,我们可以过去。”

“好。”

洪磊点了点头,上前触摸了一下裂隙,整个人被传送进入到了深渊19层。

召唤分身!

三十具分身瞬间出现,将洪磊的本体护在中间,并且朝着外面进攻,给洪磊腾出了一片安全空间。

确保自身安全之后,洪磊立即开启空间门。

这次的空间门直通深渊1层,那边早就准备好的蓝联盟军队再次通过裂隙进入深渊19层开始投放立方体模块。

于兴文第一个过来,首先投放了一个搭载了超级智能程序的模块,用于控制后续投放过来的立方体模块。

接着,他开始带着手下的高战进攻裂隙周围聚集的深渊19层怪物。

洪磊这时候才有空打量深渊19层的环境。

不知道是不是深渊特意挑选的,这次裂隙所在的位置,深渊环境和火星特别像。

地面上是赤红色的大地,植物非常少,并且植物的模样都很怪,和蓝星上的植物完全不同。

大多数植物都呈现‘多肉’形态,很少有细长的枝干和薄薄的叶子。

洪磊猜测这应该是此处深渊经常刮大风导致的,只有长成这样,才能够在大风中存活下来。

人类的身体被深渊改造过,在深渊内可以无视基础环境正常呼吸、生存。

深渊19层的环境虽然和火星比较像,但人类在这里却不需要穿太空服,这也导致人类进攻深渊侧裂隙的速度比在火星时快了许多。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

深渊19层这边的浮空要塞顺利建成。

人类在深渊1层那边准备的立方体模块被消耗一空。

估计是看到没有希望攻入‘新世界’,聚集在裂隙附近的深渊怪物开始散去。

洪磊这里又等了五个多小时,等人类彻底控制了方圆五十里的深渊18层,方才和于兴文告辞。

“这次你帮了蓝联盟大忙,我来之前联盟议会已经准备好了奖励条件。”

“什么?”洪磊倒是没想到蓝联盟这次这么干脆。

“蓝联盟准许三石公司在火星和深渊19层进行开发。”

“按照先占领先拥有的原则,只要是三石公司先占下来的火星地域,就属于三石公司所有。”

“同理,在深渊19层,蓝联盟也给予三石公司这项政策。”

洪磊心里感叹蓝联盟的大方。

虽然不知道蓝联盟这次为什么这么大气,但对于三石公司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起码在深渊17层的怪物不够用(等级)的时候,三石公司还可以继续来深渊19层提升实力。

可惜有一点,三石公司在19号浮空要塞上没有任何权限,三石公司员工进出深渊19层,若不依靠洪磊的裂空之刃,就要受限于蓝联盟的管理。

“谢谢。”洪磊感谢道。

“这是你应得的,要是没有你,我们也没办法这么简单就控制住19号很远裂隙。”于兴文笑着回道。

“那,19号浮空要塞能否给三石公司一小块管理权限?”洪磊问道。

“呵呵,我就知道你会提出来这个要求。”

“联盟已经有方案了,由你们三石公司提供立方体模块,蓝联盟给与三石公司裂隙表面1/36的表面投影区域建设权。”

表面投影,意思就是三石公司将拥有19号裂隙球体表面积1/36的管理权,这部分表面积向外投影出来的浮空要塞区域,建设的时候将会采用三石公司提供的立方体模块。

“到时候,你们将模块的二级权限提交给要塞智能程序,一级权限你们自己留着,方便要塞智能程序统筹管理整个要塞。”

“这么大方!”

洪磊听到于兴文的方案,感到很是吃惊。

这相当于蓝联盟在19号浮空要塞上,给三石公司开了个大大的后门,并且这个后门的钥匙还捏在三石公司手里。

“这是联盟的诚意。”

洪磊冲于兴文比了个大拇指。

这波属实诚意满满。

“行,我回去就让人带模块过来。”

-----------------

深渊18层,神宫原址。

因为进攻19号裂隙的原因,原本在深渊18层进行军事行动的蓝联盟军队,被抽调走了一半。

这就导致人类对于稷人的军事行动瞬间由攻转为防守。

好在蓝联盟军队的整体实力足够,这才没有被稷人又一次打崩溃。

子母湖岸边,一名深渊研究专家带着十几个深渊研究学者,正在研究子母湖。

十几天前,有个大聪明表示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建议蓝联盟在网上征集谷神可能存在的状态猜想。

人多力量大!

还真让蓝联盟收集到了好多看起来比较靠谱的猜想。

比如,有人猜测子母湖一个巨大的魔法阵。

这个魔法阵的作用就是维持子母湖的效用和存在,可以将魔力转化为子母湖水,这也就解释了子母湖水没有水源,却可以保持水量基本不变的原因。

还有人猜测,子母湖子母湖水,而子母湖就是它的排泄口。

更有人猜测,子母湖里的湖水本体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它通过将自己的身体(湖水)扩散出去,吸收喝水之人的能量,以维持湖水本体的存在。

总之,各种乱七八糟的猜测特别多,大部分都是胡扯,小部分听起来虽然像是胡扯,但若是考虑到深渊本身的离奇性,或许还真有可能会猜对。

眼下这名深渊研究专家,就是比较认同子母湖研究。

钻探方式采用的科技工具,只是在岸边钻一个直径10厘米的小孔,每次往下钻探一两米,将钻下去的土壤、石头带出来。

这种钻探研究的方法,需要同时钻多个孔,才能够更好的研究子母湖地下环境,所以研究专家和的团队,同时开了10孔。

“老师,你看,这里很奇怪啊。”

一名看起来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小节圆柱形土壤对研究专家展示道。

专家走过去查看,这节土壤看起来和之前采取的地下十米土壤差不多。

“这是多少米的?”专家问道。

“210米。”学生回道。

“奇怪,这么高的山顶上,怎么会有这么厚的土层。”专家奇怪道。

“不是。”学生将圆形土柱往专家面前递了递:“老师,你看,这节土壤上仍然存在大量的根系组织,并且这些根系组织具有活性。”

“也就是说,某种植物的根系延伸到了深度210米的地下。”

学生手指湖边的环境。

“可是子母湖周边连一颗草都没有,这些根系是从哪儿来的?”

专家接过土柱查看,土柱上确实有许多的根系组织,大量被切断的根系组织,还在流淌着组织液。

为了确保根系不是个例,专家让人查看其他9个钻井钻出来的土柱,发现其他土柱上也存在或多或少根系组织。

专家沿着湖边往外走,走了差不多一百多米,才看到一些杂草,往外看去,几千米外的山腰上,才有零星的树木存在。

也就是说,若这些根系来源于树木,那它们就是从几千米外衍生过来的。

这显然太扯了。

那么,这些根系就只能来源于距离子母湖一百米的杂草。

“孙启,将新发现报上去,让联盟派人来挖掘探查。”

“是!”发现土柱中有根系组织的学生应声道,然后直接切换世界离开。

过了一会儿,开始有联盟军从子母湖上空的浮空要塞中降落下来,这些人联盟军降落下来之后,立即从物品栏里取出一些工具材料,开始i组装挖掘机械。

接着,在教授指挥下,选择了基础长草的地面,开始小心翼翼的往下挖掘。

这次挖掘就不能是破坏式挖掘了。

必须要像考古一样,首先得保证杂草的根系不受破坏,脉络保留清晰。

挖掘一开始,众人才发现这些杂草的不同巡查。

根系太茂密了!

密密麻麻的在地下缠绕,让人无从下手。

“用水洗!”

“是!”

既然没办法挖,那就只能用一定压力的水冲散附着在根系上的土壤,然后将这些土壤化作泥水冲走。

进度更慢了。

整个挖掘工作持续了一天一夜,才往下挖了一米多,整个挖掘工作就进行不下去了。

不仅因为地面下的根系太密集,完全阻碍了挖掘工作,还因为挖掘人员理不清根系脉络了。

按照地球上的植物生长规则,一株植物的根系应该都是独立的。

哪怕好几株植物离得近,生长的时候根系缠绕在了一起,但它们的还是可以完全分开的。

就比如人的双手五指交叉,哪怕再严丝合缝,但两只手总归是两只手,不会因为两只手完全贴合,就看做是一只手。

可子母湖周边的植物却不是这样。

甲草的某条分根在往下、往外生长的时候,会融入乙草的某条分根中,两条根会长成一条根,然后又分开,各自和其他根生长在一起。

就像是蚊帐,虽然有空隙,但线条互相融合又独立。

按照正常的植物生长规则,根系里的营养、水分会向上输送,地面上叶子合成出来的糖分会向下输送。

这种输送都是单向的。

只有独立的根系才能保证输送不混乱。

可现在摆在研究专家面前这一团混乱的根系,完全违反了这种输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