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反倾销(第一更)
“咱们也不是外人,等你们厂子有人开面包车了,你就可以开车,又省力,还遮风挡雨的,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以后出门带行李也方便多了。”李松搂着对方说道。
男人与女人之间就那么回事,这个时代的男女大部分也是介绍日久生情,少部分自由恋爱。
不管哪个时代爱情都是有的,只是多少而已。
当然李松是不相信什么爱情,李松是视觉动物,漂亮就可以了。
女人漂亮是给男人提供情绪价值,那么男人拿钱给女人消费,也是提供情绪价值,当然大部分是这样的,少部分是真爱。
“嗯嗯!”朱玲点点头,也没说谢谢了。
其实男女都有虚荣心,只是多少而已,男人的虚荣是多方面的喜欢钓鱼的要是钓二十斤巨物,还不得三过家门口不归?
喜欢车的有钱了肯定要买好车!
喜欢热闹一点的有钱了谁不会公子全场买单,或者是包个游艇发个朋友圈!
女人就是包包,衣服什么的。
朱玲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也是人,朱玲本来就是半路进入北影厂的,有些人肯定心里有些不服气,背地里嚼舌根。
哪个地方都有这种人,但是有些事情没办法解释。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关系比较好的,毕竟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
而且谁不想坐车啊,这个时候面包车已经算是好车了。
私人也开放购买,但是太难了,因为面包车的产量就那么多,能拿到名额别人自然就知道自己跟厂里面的人没关系。
“以后再给你找个司机。”李松又说道。
李松可是知道这个时候社会治安还不是很好,83年还严打了一次,可见治安多乱了。
“这个就算了吧。”朱玲摇摇头。
“没事的,过一段时间我在这边也要开个分公司,到时候司机算在公司名下。”京都这边李松肯定要投资的。
京都这么大一个消费市场,自己怎么可能放弃。
只是时机还不成熟,到时候自己代替港岛李投资开发商圈。
“那好吧。”朱玲点点头,没有拒绝了。
晚上李松就体会了一把,只要情绪价值拉满,那就不是一般的享受。
第二天朱玲略带疲惫的就去北影厂培训了,李松开车送去的。
然后李松就回到了四合院,在京都也没啥事情,李松干脆就在脑子里面的二手平台溜达了起来。
一方面在二手平台溜达能让自己身体越来越强。
另外一方面,李松准备搞医疗器械,Ct,核磁,彩超,x光等等这些设备。
国内医疗设备后来大部分进口,一方面是这些东西专利在别人手里,别人的技术本来就好,产品性能也好,因为对方有先发优势。
后来者想要超越,是没办法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呢,就是方便操作,某个地方采购设备,然后你会发现签字的某些人的子女能够轻松的在国外获得奖学金,甚至是研究费用。
因为国外的奖学金分几种,有些就是定向助学,研究费用也是,就是企业或者个人给学校钱,定向助学某些人。
而且这些跨国公司在内地的公司里面的员工,父母至少都是某个级别,因为这些自带业务,做几年提成就足够别人过完下半辈子了。
西方在利益交换这一块,也是玩的炉火纯青。
当然这不违法也不违规,而且说白了,这些销售提成总有人拿,谁拿不是拿呢?
医疗器械,还有各种耗材,特别是各种检验耗材。
李松只能悬赏,核磁,Ct,超声,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各种分析仪器,胃镜肠镜等等的。
悬赏当然是要有独家的技术,其实现在还好一些,因为处理器还没大量运用在这个领域。
再过一些年,这些设备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涉及到的技术就更多了,各种操作系统等等的。
悬赏金额总共花了4300万,主要是李松要求低,不要求什么智能化什么的。
当然在设计上要求预留了后续升级的空间。
这个需要半个月时间。
至于药物方面,李松还是没啥头绪,药物研发悬赏,需要知道药物的成分,自己哪里记得住啊。
李松单独描述治疗某个疾病的药物,都不是唯一性,因为很多药物治疗的疾病种类不止一种。
所以李松发出悬赏某种疾病的药物,不止一种。
哪怕到后面基因药物,也不是治疗单一疾病。
“那个什么神药究竟是什么成分。”李松还是不记得小蓝药是什么成分。
然后李松就打打拳,也没出去遛弯什么的,一方面没啥好遛的,另外就是自己出去周科长他们也要出去。
“就是不知道朱玲身边有没有有钱的朋友,毕竟面包车不便宜。”李松心里嘀咕。
当然李松知道,京都有钱人多了去了,这个时候是有钱的真有钱,有些一家几口人都挣钱,而且还是高干。
还有另外的就是吃政策钱,某个地产界大拿在83年靠从东北倒腾玉米到粤省,赚了三百万,不但能拿到货运专列,甚至还推动了一条专门的海上线路,从东北直接到粤省。
京都某些人拿到条子一转手,钱海了去了。
当然这些人出事也很容易,毕竟一朝天子……。
这也是为什么内地很多富豪没办法长久存在下去,因为这些富豪起家的时候是靠着某些人起家的,等到某些人出事了,那么富豪能不倒吗?
晚上的时候,朱玲回来之后开口说道:“我问了两个朋友,她们没钱,不过她们还是想要。”
“行啊!”李松当然知道面包车名额肯定有人要。
“你不问问是谁?”
“谁啊?”
“一个是我们厂的张力维,人很漂亮,但是进厂时间短,比不上其他三朵金花。”朱玲说的是后面评的北影厂五朵金花之一,而且大部分时候是拍外面的电影。
“另外一个是上影厂的,拍三国的时候认识的,名字叫龚雪,也下过乡,也刚刚进上影厂不久。”
李松点点头,这也是后来说的上影厂五朵金花之一,不过这个时候龚雪也刚进上影厂,自然比不上人家资历深的演员。
“我觉得她们也可以代言广告。”朱玲说完看着李松。
“嗯,其实她们代言之后,应该可以买得起面包车了。”李松没听说这两位在后面翻车的事情,刘奶奶就不行。
当然那个时候偷税漏税的多了去了,当然偷税漏税不对。
“嗯嗯!”朱玲眼睛一亮。
“你的年轻导演基金成立了?”朱玲又问道。
“不知道,这个我交给乐哥在做,就是奇妙杂志社的总经理,凤凰电视台就是这个杂志社的子公司,也是我以前写小说的编辑。”
“厂里面传的沸沸扬扬的,还有些老导演表示不满,据说每年好几千万?”
“嗯,给年轻导演一次机会。”年轻导演基金,这个也有自己的规则,不但要审核剧本,还要看导演人品。
另外就是同样一个导演,如果第一次拍的不好,那么下一次获得投资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接连两部不行的话,第三部就很难了,因为年轻人多的是。
1981年4月7号,李松回羊城,先在摩托车厂处理一些事情,同时让摩托车厂去找朱玲说的两个人做产品代言人,然后让周科长给朱玲两个提车凭证,可以在京都提面包车,型号自选。
“李先生,上级部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正在组织相关单位的人来宝马汽车厂学习熊猫飞机零部件制造技术。”
“争取在三个月之内,把现有的产量翻五番。”马胜利拿出了一份资料。
这就是上次李松向内地求助,五万架熊猫飞机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
“好,就按照这个来。”李松点点头。
“李先生,阿美那边的小飞机制造公司正在搜集资料准备起诉百盛公司触犯反倾销。”马胜利开口说道。
“是吗!”李松开口问道。
“嗯,不过他们想要收集证据比较难。”马胜利开口说道。
反倾销就是指的低价倾销,那么要证明低价倾销,首先就要拿到产品的成本以及各种合同。
而熊猫飞机是在内地生产的,所以阿美那边想要拿到证据,只有申请法庭让百盛公司提供。
百盛公司自己会提供不利的证据?
直接提供一份贴牌合同,把合同价格就定在一万美金,因为是众筹,所以不能做成盈利,当然也可以做成盈利一美元,然后这一美元最后退还。
至于更详细的内地的成本,这个也好说啊,生产设备是租赁的,而且物资价格是计划内价格,反正有内地官方背书。
而且李松当时说的有些话,就是要让人告的,比如亏本什么的。
因为这样才有流量啊,李松才不怕人告呢,告的越多越好。
而且与众筹俱乐部的那些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特别注明了,众筹订单全部交付之后会给所有人一个结算单,到时候完全可以做成一美元利润然后退给客户。
只是说这些谋划,李松不会给马胜利说。
“那就谢谢马先生了,我回港岛找律师商量一下。”
“国内的熊猫飞机订单我还是美元付款。”李松点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