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没救了,接受改造少闯祸

“唉!”

朱元璋叹息一声,低下头看着与常遇春眉眼有两分相似的乖孙,眼眶微微泛红。\6¢妖.墈,书,罔\ ,更,新?醉,全.

这可把朱雄英给吓坏了。

【我爷爷那么坚强的一个铁血硬汉,居然要掉银豆豆?】

【怎么回事?今天上朝有人欺负我爷爷了吗?】

己经有力量会爬的朱雄英,扶着栏杆就往朱元璋的身上。

“爷爷打……打打打!”

【谁敢欺负我爷爷,看我不削了他们!】

哪怕朱雄英现在人小力气小,但他光着屁股呢。

【爷爷,看谁不顺眼,你把我抱起来,让我给他来一泡!】

平时还为自己光屁股而害羞的朱雄英,此时为了保护爷爷也豁出了脸面。

握紧拳头要和大人掐架的架式,让朱元璋不禁想到,和常遇春初遇的情景。

……

当时他正在行军的路上,要渡江南下,前往采石矶,一天夜里,斥候令悄悄摸摸地告诉他,有一个身材魁梧、长相不俗的壮汉,跟着队伍屁股后头跑了许多天,神出鬼没的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而且那壮汉浑身匪气,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听完斥候令的话,就在朱元璋以为这是敌方的探子,准备将人揪出来沉江,草甸里子跳出一人。~卡,卡^暁\税~王~ ¢埂/欣·蕞*全~

“我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我能一拳头让你变成死人!”

夜火飘摇中,朱元璋看着逞凶斗狠的壮汉。

确实如斥候令所说,高大魁梧,长相不俗,但那一身匪气,一看就是一个难以管教的刺头。

所以他态度不算热情,按照对待往常绿林好汉一样,询问对方:“你是不是因为肚子挨了饿,想入咱的队伍混口饭吃?”

原以为对方会否认或承认,不料,对方却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我本来是在刘聚的手下跟着他打家劫舍的,不愁吃也不愁穿,日子过得很潇洒,可那刘聚只知道抢盗,没有半点儿志气,我想给自己找一个有志向的大哥,听说将军你对待手下特别好,而且打仗很厉害,我愿意跟着将军一起打仗。”

是个人在举荐自己的时候,都会美化自己的身份与来路。

唯独常遇春是个实诚人,有什么说什么,从不遮掩。

朱元璋当时就觉得,哪怕眼前这个壮汉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到了战场上当不了先锋,留在身边当个亲兵,绝对忠诚。

“兄弟,你能跟咱一起过江打仗吗?”

“能!只要将军肯收留我,往后你指到哪里我打哪里!渡江那天,你记得叫我当先锋,我以前都是单打独斗,我还不习惯跟着这么多人一起打群架呢。!1+3¨y?u?e*d*u_.`c+o¢m!”

朱元璋觉得年少轻狂,在这个壮汉身上不是一个贬义词。

可他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方的实力。

在采石矶战役中,朱元璋率领的军队,面对着元朝的水军元帅,蛮子海牙像铁板一块的严密防守,逐渐落于下风时,是常遇春夺过一艘小船,冒着元军的箭雨淌过激流,独自一人登岸,冲进敌营大杀西方,以一敌千都不落于下风,给朱元璋所率的部队,硬生生撕开一条进攻的血口子。

而元军何曾遇到过常遇春这样的猛人,吓得弃甲而逃,使得朱元璋大获全胜,占领了太平。

接着又攻占了集庆和附近的地区,占据了江南一大片财富聚集之地,为后续开拓江南奠定了基础,常遇春也因此,从先锋升为了元帅!

常遇春虽作战勇猛,但谋略不足,朱元璋还总是拉着他一起学兵法,两人既是并肩作战的上下级,更胜手中兄弟,不然后续的战斗里,他也不会放心大胆的任命常遇春数次为主将,替他收复失地。

在朱元璋看来,常遇春打仗的功劳,并不比自己小,甚至更高!

但常遇春从未有过当帝王的心思,而是从始至终,坚持着初遇时两人对话里的信念。

“只要将军肯收留我,往后你指到哪里我打哪里!”

只可惜。

自古英雄如红颜,不叫人间见白头!

假如常遇春没死的话,第二次北征哪来失利一说,那蒙古骑兵早就被赶出汉土,回雪原吃草去了!

……

朱元璋拿手背抹了抹眼角,低头望着气鼓鼓的乖孙,伸手揉了揉乖孙的脑袋。

“要是你外公活着多好,你这么喜欢练武,有他指点你几下,咱大明日后又能多一位战神了。”

朱雄英心下了然。

【原来爷爷想外公了。】

【要是外公还在世,谁敢欺负爷爷,早被外公给捶死了。】

朱元璋差点点头附和乖孙的心声。

是啊。

假如常遇春还活着的话,哪个武将敢有半点野心。

山中无老虎,咱的镇将之神,终究是不在了!

爷孙俩沉浸在悲愤的情绪里不能自拔,倒是朱标保持着平日里的冷静,略一思忖,便猜到了父皇怀念亡故老丈人的原因。

“父皇,今日早朝有什么变故,是冲着常家去的吗?”

“标儿你是跟老先生学会了算卦吗?”

朱标强忍着没翻白眼。

说正事呢,父皇还有心思开玩笑,看来这个变故也不算什么大事。

正想着,却闻父皇将新官制顺利推行的同时,可能把常茂的官员搭进去的事说了。

朱标闻之愕然。

连朱雄英都在心里惊呼。

【李善长他中邪了吗?】

【得罪完文官得罪武将,他重返朝堂不是为了得势,是为了失势当孤臣的?】

【不!这里头一定有阴谋!】

不怪朱雄英惊讶与防备,实在是李善长居然舍弃以往惯用的手段,开始走孤臣路线,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朱元璋当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李善长如今在太常寺,掀不起风浪,也抓不住错处,只能静观其变。

比起李善长到底在打什么算盘,眼下最大的难题,还是关于常茂的未来。

“标儿,你说茂儿他能不能通过考核,继续留在军营里替咱效力?”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常遇春的儿子再怎么差劲,那也比寻常小将要强吧?

就在朱元璋还期待着,乖孙预知的未来里,常茂能够突然开窍,一飞冲天时,就闻乖孙长长地叹息一声。

【唉!】

【我这位舅舅按照历史的轨迹成长下去,算是彻底没救了。】

【除非接受改造,闯的祸还能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