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忆往昔岁月(下)

 
……

若无兵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这算是给个体面吗?还是顾念几分旧情?

顾婉君抬起头来,看着隆圣帝眼底的复杂神色,却是笑了。“陛下觉得,妾身会信吗?交出兵权,我武成王府就是砧板上的鱼肉,陛下想什么时候剁,就什么时候剁。

当年二皇子交出兵权,其结果便是被圈禁于府,连出门都需报备,最后还以病故之名昭告天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妾身虽一女流之辈,却也非愚昧无知。”

“如此说来,你武成王府是铁了心要反抗到底?”说话间,隆圣帝每往前走出一步,身上气势便暴涨一分。

当他行至顾婉君跟前,浩瀚无比的内劲压得对方大口喘息。“只要宁毅交出兵权,朕此生绝不动武成王府分毫。你想清楚。”

尽管撑不起腰身,顾婉君却还是强硬的摇了摇头。“陛下的话,妾身断不敢信。

当年陛下似乎也曾对齐王说过,只要他安分守己,保他一世荣华。

可最后呢?齐王满门被诛,连三岁幼子也未能幸免。说他勾结北蛮,恐怕也是欲加之罪吧?”双手死死撑地,顾婉君强压住对方施加于身的威压,缓缓抬起双眸。“陛下,妾身知道朝廷艰难,也知道陛下要巩固大周江山。

武成王府乃宣帝所立,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之久。祖宗基业,又岂能断于我手?即便要死,那也得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隆圣帝看着对方泛红的眼眶,心里已然有了决断。这么多年过去,顾婉君还是没变,依旧是当初的性子。

也正因如此,他的脸色愈发阴沉。如今这大周经不起内斗,尤其是兵乱。宁毅还有数万精锐在关外,既为攻心,自当软硬皆施。

好话说得已经够多了,现在也该这女人上点强度了…….

生起了这个念头,隆圣帝体内的修为缓缓退去。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明黄绢布,随手扔在木桌上。“先起来吧。”

绢布展开,密密麻麻的墨字在火把光下格外刺眼。顾婉君扶着石墙起身时,仔细看着绢布上的内容。

她刚要开口辩驳,隆圣帝却掸了掸衣袍坐回原位。“都看清楚了吗?”说话间,他端起案上银壶给自己斟了杯酒。“韩布率三万戍边司入驻陈关,两日前便提兵包围了贺州东郊,此刻该已控制了城外的取水要道。

而魏冉的抚远营则分三批绕道昌平,昼伏夜出,昨夜子时便已摸到贺州北郊粮道。

还有李孝杰,徐州营左武卫昨日午时便进驻定陶,不仅断了贺州营的后路,连带着囤粮之处也已探查的一清二楚。”话到此处,隆圣帝稍稍一顿,指尖敲了敲绢布上司徒孝呈这四个字。“朕还可以告诉你,司徒孝呈的五军司亦在瑜州待命,截断宁毅向北逃窜到可能。

也莫要觉得意外,毕竟司徒文那老狐狸最会看风向,他可不会站在输家那边。”

顾婉君的目光死死盯着绢布上的军数与地名上,整个人几乎窒息。

原以为皇帝只是借春猎围场设局,却没料到对方早已在暗处织好了天罗地网。宁毅花了数年心思积蓄,此刻恐怕是上天入地无门……

“陛下……何时开始部署的?”顾婉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往日里端庄从容的仪态被彻底击碎,鬓边的珠花随其颤抖的身躯来回晃动。

听闻此言,隆圣帝放下酒杯,指腹摩挲着黄绢布,似笑非笑的看向对方。“这个嘛,倒是有些日子了,从李孝师率部南下吧。

你以为朕放任宁毅在贺州经营私兵、私铸甲胄,而全然不知?这些年国税司查账,从贺州的粮价比周边府郡低了三成,朕就知道他库里的存粮定有猫腻。

至前年开春,宁毅奏报贺州各地铁器走私严重,翻阅卷宗,与往年之数相较,很容易便可推断出藏匿的私兵数量。兴许会有出入,但不大。”

“那定平关外?“顾婉君忽然抬头,眼中还残存着最后一丝希冀。“韩忠与莫无涯对峙,陛下就不怕逼急了宁毅倒向元武?”

“倒向元武?”隆圣帝低笑出声,继而又摇了摇头。“宁毅虽刚愎自用,却还没堕落到通敌叛国的地步。

至宣帝,武成王府可谓四代忠良,就算他想反朕,也绝不会投靠元武,这点骨气,朕还是信他的。”说罢,他俯身向前,手肘撑在桌案上,语气陡然变得冰冷。“即便他真有此意,莫无涯那边朕也早有安排。

你以为韩忠是去跟莫无涯拼国力?他在定平按兵不动,就是为了牵制宁毅。”

听完对方所言,顾婉君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冰凉的汗湿透过锦缎贴在皮肤上,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这般环环相扣的算计,简直骇人听闻……

“陛下虽雄才大略,三王亦同气连枝。你就不担心徐沧出手吗?”顾婉君咬着牙,整个人更是坐立不安。

闻言,隆圣帝重新给两人斟上酒。动作虽很慢,却透着一股掌控一切的从容。

几息之后,他端起酒杯对着空气虚敬了一下,仿佛徐沧就坐在对面。“你倒是对他抱有不小的期望?愚昧而自大。

顾婉君啊,你可曾想过徐平为何会前往虎威关?为何他大闹纪允的赐婚宴,即便拔剑指向禁军,朕依旧放过了他?是因为二王?还是因为夫子?你太过高看他们了。”

此话一出,顾婉君瞳孔骤缩。“陛下……是故意放任徐平掌控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