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 收钱
杨万民面有忧色,对常孤雏进言:“国公爷,此前规划乃徐徐拓展万民商会。现今山西与应天分部方立未久,此时遽于陕西再设分部,恐有不妥之处。”
非是万民商会无力于大明诸地广设分部,实乃不欲过速之举,致各地商贾、士绅豪族警觉。
常孤雏神色坦然,说道:“无妨。秦王与晋王封地之处,可提前布局分部。若遇麻烦,便让他们出面处置,以其性情,正适合应对此类事务。”
秦王、晋王素性跋扈,行事鲜少顾忌。纵此事闹至应天,多半亦不过遭斥责而己。只需约束二人,勿使欺压百姓、激起民愤便好。至于对士绅豪族有所举措,朱元璋并不介怀。
揣测帝王心意,实非明智之举,然全然不懂揣度帝心,却又似愚钝过甚。
杨万民仍忧心忡忡,道:“若陛下发觉我等这般算计两位亲王……”
常孤雏微微一笑,道:“休要多虑,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杨万民闻言,便不再多语,旋即退下着手安排诸般事宜。
西安诸士绅豪族聚首,一番商议后,皆觉予秦王些许钱财,亦无不可。若秦王受其好处,往后他们于陕西行事,自会便利不少。,零,点\看\书? ?埂·辛?罪~全^
以长远计之,此举收益远大于付出。
于是,西安一众士绅豪族,便联袂前往王府,欲拜访秦王。
一众士绅豪族入府,恭敬行礼后,为首之人拱手道:“秦王殿下,我等经一番思虑,深知殿下肩负镇守边关之重任,实乃为万民谋生计。我等深受殿下庇佑,此番愿略尽绵薄,出钱相助,以表寸心。”
秦王神色淡然,轻“哦”一声,道:“然本王此刻,却不欲收你们钱财了。”
秦王此言,令众士绅豪族一时不知所措。他们心中暗忖,怎就突然不要钱了?要知道,西安赋税尚需许久方能征缴上来。
众士绅豪族虽满心疑惑,却不敢表露分毫,赶忙纷纷低眉顺眼,愈发恭敬。为首者赔笑道:“秦王殿下,您定是心怀天下,体恤我等。可我等一心盼能为殿下分忧,如今西安诸事繁杂,殿下开销亦大,这钱您收下,权当是我等为殿下效力的心意,还望殿下莫要推辞。”
余人也随声附和:“是啊是啊,还请殿下成全我等这份心意。”
秦王忽忆起常孤雏往昔做法,转念思之,旁人既予,收下便是,至于后事,日后再议。毕竟决定权操于己手,自己一言可定。
权势所在,理固无常。
秦王见状,缓缓说道:“瞧你们如此诚心,本王便勉为其难收下了。~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
众士绅豪族闻此,方长舒一口气。皆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之理,见第一步目的己达,亦明凡事不可操之过急,遂纷纷告辞而去。
待众人离去,秦王审视送来之银钱,竟有三十万两。不得不说,这些士绅豪族颇为豪爽。虽此三十万两平摊至各家不算多,然聚于一处,数目着实可观。
秦王心下畅快,遂命人备下美酒佳肴。
邓氏见府中忙碌张罗,又见秦王面露喜色,遂款步凑近,轻声问道:“王爷,究竟何事,令您如此高兴呀?”
秦王遂将今日士绅豪族前来进献银钱之事,向邓氏细细道来。
彼时,明初亲王府用度开销繁杂且巨。府邸需常年雇佣诸多仆役,从司膳、司库到护卫、杂役,皆需按月支俸,仅人力一项便耗费不菲。
饮食上,食材皆精选各地珍品。每日三餐,山珍海味不断,米面粮油均选上乘品类。为保证食材新鲜,多从产地快马运送,运输之资亦颇为可观。
王府修缮亦是大项开支。府邸建筑宏大,雕梁画栋,需时常维护翻新。所用木材多为名贵楠木,砖石亦非寻常之物,装饰用料如金箔、美玉等,无一不彰显尊贵,修缮一次费用动辄上万两白银。
且亲王府社交往来频繁,每逢节庆、生辰,宴请宾客之花费甚巨,礼品馈赠亦讲究奢华,以显亲王之尊荣与阔绰。种种开支累加,每月王府用度皆以万两白银计之。
此三十万两白银,于初至封地之秦王而言,真可谓解燃眉之急。
秦王妃亦心生欢喜,自此不必再那般紧巴着过日子。
在京亲王,岁禄丰厚。依制,其岁禄初定万石,且多以本色支付,即米粮实物。除米粮外,尚配以钞币若干,以充诸般杂用。
另有禄米折色之制,因时而变,或折为丝绢,或折为银钱,折算之法亦随朝廷财政、物价波动有所调整。
亲王府邸一应开销,诸如宫室修缮、仆从薪俸、饮食用度等,皆赖岁禄支应。
寻常开销,此岁禄尚可支撑。然于花钱大手大脚之秦王与晋王而言,这般岁禄,实难满足其用度。
今己就藩,若无法妥善治理封地,其地税收,恐亦寥寥无几。
秦王封地西安,虽为西北重镇,然每年税收状况,亦受多方因素左右。
丰年之际,西安城郭内外,农桑繁茂,商贾云集。
田赋一项,依土地肥瘠等级征收,上等良田每亩课税若干,中等、下等田地亦各有定数,累加起来颇为可观。
商业税方面,城中诸多市集、店铺,以及往来贸易之商队,皆需按例缴纳商税,从货物进出之关税,到店铺经营之市税,不一而足。
此外,还有诸如盐税、茶税等专项税收。如此算来,丰年西安每年税收或可达百万两白银。
然若逢灾年,旱灾、涝灾侵袭,农田歉收,百姓生计艰难,田赋征收便大打折扣。
商业亦受冲击,商贾往来减少,商税随之锐减。
盐茶等行业,亦因灾受损,税收自然难以维持丰年水准,灾年税收或降至半数,甚至更少,仅能维持地方基本运转。
秦王封地西安之税收,分配去向,条理分明且各有所用。
其一,相当一部分税收需解往京师,以供朝廷运转。此乃藩地对中央之贡赋,用于维持皇室开支、百官俸禄以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等,约占总税收三成。
其二,留于地方者,首要用于维持地方官府运作。如各级衙署修缮、吏员薪俸发放,以保障政务正常推行,这部分约占两成。
其三,关乎民生事务。西安之地水利设施维护、道路桥梁修缮等,皆需税收支撑,旨在便利百姓生活、促进商贸往来,此约占一成半。
其西,军事防御层面。秦王肩负镇守西北之责,税收用以补充军备,如购置兵器甲胄、维持卫所士兵粮饷等,或占两成。
最后剩余部分,方归秦王支配,用于亲王府日常用度、赏赐等,大致占一成半。如此分配,既保障中央权威与地方稳定,亦兼顾秦王及王府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