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喜欢绣球松的小谷

第206章 给胤禟引导

胤禟有时忙到很晚才回府,早上又早早出门;有时甚至在厂里过夜,胤?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将事情告诉他。

胤禟愣了下,道:“真的可以吗?”

胤?跟苏策丽成亲前,他的身手是比胤禟好一些,想将他拿下却没那么容易。

练了功法后,胤?的身手大幅度上升,想要拿下现在的胤禟,一招就能得手。

差距太大,胤禟早就想练了,就是他是外人,不好提,胤禟只能将想法憋在心里。

没想到苏策丽会主动开口让他练。

他跟胤?同样天天忙个不停歇,他消瘦得快变成皮包骨了,胤?只减了一点点肉。

他要是练了功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瘦得快了,能保持美美的形象。

自从瘦下来,他都不敢照镜子了,生怕吓到自已。

苏策丽:“可以,你何时方便,我给你引导,随后你便可以自行修炼了。”

胤禟:“引导要多久时间?”

苏策丽:“两刻钟左右吧。”

胤禟喜道:“今天可以吗?”

苏策丽:“没问题。”

胤禟:“快备饭,我用过膳食,泡完温泉,随后就找你引导,晚上刚好可以练一会再休息。”

为了方便胤禟修炼,胤?与苏策丽特意过来他的房间给他引导。

胤禟紧张的看着苏策丽割破自已的手臂,取了几滴血出来,随手滴上几滴不知名的药水。

苏策丽伸手在上面捣鼓了一会,加了药水的血变成一小团透明的水悬浮在她的手上。

这就是初代老祖研究出来的引导术,药水能感应到血的状态,高兴与不高兴,血与药水融合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只有心甘情愿的引导者,才能让药水变透明。

待药水进入被引导者的身体,会化成一股暖流打开他的气门。

除此之外,药水再无其他作用了。

初代老祖只是不想功法在外面乱飞,给普通人造成大伤害,也没想过让族人控制所有人。

所以药水里没带控制人的功能。

胤?按住胤禟的肩膀:“九哥,宁神静气,闭目。你等会要记住气机运行的轨迹,那是你以后修炼的路线,你一圈没记住,苏策丽就要给你多引导几圈,太费劲了。”

胤禟定了定神,调整呼吸,闭上双眼。

一股温润的触感从后背而入,涌向身体的各处,所过之处,体内大部分的杂质被排了出来,似卸下了千斤重担般,身体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盈与舒适。

苏策丽手中的动作不断,嘴上提醒道:“九哥,将气流运行的路线记下来,慢慢跟着走。”

胤禟细细感应着气流在体内运行的痕迹。

苏策丽带着他走了几圈,见胤禟已经跟上了她的节奏,将手收回来。

舒适感瞬间失去了大半,只留了一点点痕迹,胤禟睁开眼睛:“这是完成了?”

胤?:“完成了,以后你就自已练吧,等你练出内力,刚才的感觉你就能自已安排了。”

胤禟兴致勃勃的问道:“是不是每次修炼时,都这么舒服?”

胤?:“你得有足够的内力才能舒服,好好练吧。”

胤禟:“当然要练,怪不得你说累了一天回来修炼一下,身上的疲惫能消除大半,原来是这么回事,比泡温泉痛快多了。”

苏策丽:“胤?给九哥讲解一下平时修炼的注意事项,我回正院去了。”

胤禟:“十弟妹去吧,我跟十弟好好聊聊。”

苏策丽没管他们兄弟怎么聊,回了正院就去泡温泉。

给人引导太费劲,主要是新人体内杂质太多,她排起来得多费些力。

给胤禟排个几圈,她的内力消耗了大半。

好在这东西一个晚上就能恢复。

也就是胤禟的资质好,她带着走几圈,就记下了运行路线。

若是资质一般的人,用个几天时间记下运行路线不是什么奇事。

如顾念容,查郎阿当初带她走了快十天,她才将运行路线记下来。

京城

胤祺磨磨蹭蹭了几天,终于在一次向康熙汇报完差事时,小心翼翼的试探起来。

胤祺:“皇阿玛,儿臣昨日遇到博定皇叔,与他聊了几句。”

康熙淡淡道:“聊了些什么?”

胤祺:“聊了些龙城的事情,主要是当地的气候,生活条件之类的。当然,也聊了些老毛子的事情。”

康熙:“你有什么感想?”

胤祺:“龙江地广人稀,皇阿玛每年都会流放些人过去那边,然而那点人对于偌大的龙江只能算杯水车薪。”

“儿臣想着,我们各处的衙门里犯人多,能否将他们集中起来送到龙江,让他们为龙江做些贡献?”

龙城确实需要人,康熙点点头:“可以,这事你去办。”

胤祺:“皇阿玛,这次送过去的犯人多,一般的差役恐有所疏忽,不若让大理寺派出一人监督,人到了那边,给他安排个位置。”

康熙:“你认为谁合适?”

胤祺硬着头皮道:“儿臣推荐大理寺少卿宁承慢,他年轻,身体好,处事老练,应当能完成押送犯人的差事。”

康熙转动着手中的指环,思虑了下,道:“宁承慢,朕记得,他是老十的人,催过账,审过包衣,老十颇为欣赏他。”

胤祺的腿软的不行,生怕康熙不高兴,发作了他。

胤祺:“宁承慢年轻有为,清廉正直,十弟用他,也是相中他能办些实事。”

康熙:“老十年轻,性子冲动,确实需要有位细致的人在身边提醒他。”

“宁承慢,你跟老十都认同他,就让他去吧。从三品按察使,也不算委屈了他。”

京官往外调,一般会提一级。

宁承慢原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往外调一下,就成了从三品的按察使了。

他这升官速度,除了特有的几家勋贵,其他前朝大臣没几人能及得上他。

胤祺:“是,多谢皇阿玛。”

胤祺出了乾清宫,才发现自已的后背早已湿透。

他以前是康熙让他办什么差事就办什么,从不在康熙面前主动找差事或说官员调动一事。

为了他一母同胞的弟弟,胤祺终是大胆了一回,还好结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