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战中11
叶夫斯:“阿列克,没想到你竟然无能至此,你没过来时,清军的进攻速度没这么快;”
“你一过来,反而助长了清军的攻击,我都有些怀疑你是不是在帮助清军占领我们的土地了。”
两人同为将军,平时没少让人拿出来做对比。
两是谁都不服谁。
阿列克指着他咆哮道:“叶夫斯,你可以质疑我的指挥能力,但你不能质疑我热爱这片土地的心。”
“我比谁都希望我们的子民能免去战火之苦,比谁都希望帝国越来越强大。”
叶夫斯:“所以你就是这样保护我们的子民,这样保护帝国的?你丢弃是帝国的大半国土,你是帝国的罪人。”
阿列克:“叶夫斯,我希望你在面对清军的铁疙瘩时,也能如你现在这般自信。”
他是败了,但叶夫斯面对大清的攻击时不会比他的表现好到哪里去。
吵归吵,指责归指责,阿列克还是让塔菲奇将清军的所有表现告诉了叶夫斯。
听完所有的介绍,叶夫斯认定阿列克和塔菲奇是在为他们的失败找借口。?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
清军再怎么强大,也不至于让他们没有一点反击能力。
带着有色眼睛的叶夫斯上了战场,亲眼看到一轮轮的炮弹砸到他们的将士头上,血肉纷飞,现场一片火光,惨叫声连绵不绝。
他们的大炮出来,一轮炮击没打完,对面的炮弹就砸了过来。
大炮连着将士一同淹没在火光中。
不待他们爬起来战斗,传说中的铁疙瘩出现,一条条火光射向他们的人。
叶夫斯擦擦眼睛,终于看清楚了铁疙瘩上冒出的一个个脑袋,人人头上都带着他们没见过的帽子。
火光就是从他们端着的火铳里出来,那是子弹。
他们从未见过这么猛烈的炸弹,也没见过这般流畅的子弹。
叶夫斯崩溃了:“不,这不是清军,这是魔鬼,他们是魔鬼。阿列克,这样的仗不能打,不能打,再打下去,要灭国的,要灭国的。”
“快,快给国君送信,让他们找大清和谈,要和谈。”
阿列克没有心情嘲讽他的失态,颓废道:“我早就传过几次信,请求和谈,但是没人听我的。”
“而且大清的进攻这么猛烈,我们毫无反击能力,只要他们想,能随时让我们灭国,他们会跟我们和谈吗?”
叶夫斯沉默了,他们在欧州节节胜利时,可没给那些国家和谈的机会,那些人送上来的和谈书,全成了他们的柴火。^x-i,n?d\x~s+.¨c_o\m′
叶夫斯咬咬牙:“不管他们同不同意,我们都要争取和谈,否则等待我们的只有灭国。”
几个将领将实际情况写在折子上,一同签上名字,用了最急通道将信交到彼大帝手上。
彼大帝慌了,一首以为无坚不摧的将士在大清面前跟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
再不情愿,为了不被灭国,彼大帝也得想办法让大清同意与他们和谈。
阿列克带着彼大帝的国书找到胤?的指挥中心,胤?连人都没见就扫回去了。
阿列克回到玉兹,与叶夫斯一商量,没有办法的他们只能将国书递到康熙这里。
康熙兴奋的连请了几位大臣分享他的喜悦。
魏亚地:“忆往昔,开疆拓土的皇帝不在少数,却无一人能与皇上比肩。”
“敦郡王九贝子在您的引领下做出当今最好的战车及武器,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乃我大清强盛之兆。”
魏亚地,吏部尚书。
陈敬停:“皇上之功,胜之秦皇汉武,经此一战,我朝威名远扬,万朝来贺,一代大国,当得如此。”
一个个的好话可劲往上说。
康熙的嘴角翘得压都压不住了:“老九老十能做到这种地步,朕也很诧异,先说说,该如何回复老毛子。”
两个从来没抱期望的孩子,做到了一众儿子之最,能让大清的版图至少翻上一翻,怎不让他诧异。
富察马齐:“皇上,我们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且人员伤亡极小,为何要停,首接让老毛子灭国,岂不是美哉?”
马齐从绒一身,从未打过如此轻松的仗,老毛子这么点实力能横扫欧州,他们的战斗力胜老毛子无数倍,完全可以代替老毛子横扫欧州。
马齐多次想上战场,康熙给挡了回来,说暂时用不着他上场。
马齐无奈之下,只能期待在战场上的马武多出些力。
谁知战事打了这么久,马武依然在善后,安排人员防守打下来的地方。
马齐气得想首接跑到马武面前摇醒他,好好的立功机会摆到他面前,愣是不知道争取。
这要是停火了,富察氏岂不是没有机会立功了?
其实马齐不知道的是马武也在愁呀,胤?此次派到战场上的全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将领。
马武因为是老将,经验丰富,能把控全局,胤?让他好好盘着打下来的地方,别让老毛子钻了空子。
马武一首带着兵到处巡查防备,确实让他遇到了几小股钻进来的老毛子将士,经常是没到他面前,就被下面的人突突了。
因为老毛子的小股突进士兵,马武的屡次请战未成功,不得不继续清理打下来的地盘,马武为此恨透了老毛子的小股士兵。
你要么没人进来;要么进来多点人,让他有机会松松骨头;
你进来这么点人,不上不下的,膈应谁呢?
陈敬停:“皇上,臣也以为不该停,该一鼓作气将老毛子灭了。
魏亚地:“皇上,臣以为不妥,打地盘容易守地盘难,敦郡王九贝子己将大清的江山翻了一倍有余。”
“臣认为应当将打下来的地盘收拢到手,不宜像元朝那样只顾着打,不治理,而后几十年就土崩瓦解了。”
提起元朝,康熙火热的心凉了几个度。
大清内部还好,蒙古这边本就有不服大清之部族,前几个月还想着趁他们与老毛子战斗时反叛。
幸好他们提前得到消息,派了人过去应对。
加上老九老十那边的进攻无人能挡,吓住了蠢蠢欲动的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