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瓜尔佳氏39
胤祎听额娘讲过后世,对于皇上的固步自封很看不上,他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为以后带领大清进入新时代做努力。
他新的一生也要成为名留千古的人物。
皇权确实很诱人,被百姓爱戴,流传千古也很香。
想到额娘说历史十大千古一帝有他一席之地,胤祎就浑身舒畅。
等到这一世结束,大清在他带领下达到辉煌,胤祎要写自传,让后人知道,她们喜爱的汉文帝转世之后变得更优秀。
胤祎快速平复自己激动的心,带着弟弟回永寿宫向额娘请安。
秋谷:“娘娘,慈宁宫传出消息,太皇太后病重,皇上已经赶过去了。”
安窈早有准备,换好衣裳就赶往慈宁宫。
永寿宫距离慈宁宫近些,安窈赶到的时候只有太后和皇上在。
“臣妾给皇上请安,给太后娘娘请安。”
“不知太皇太后身体如何?”
太后哽咽道:“不太好,其实太皇太后病了有一些日子,她不想让皇上担心,故意瞒着。”
“今个没撑住,晕过去哀家跟皇上才知道她病重。”
安窈也不知该如何安慰,近身扶着太后。
各宫嫔妃陆续到场,这会儿谁都不敢乱说话。
康熙紧锁眉头沉声问道:“太医,太皇太后的身体究竟如何?”
太医:“回皇上的话,恕奴才等无能,太皇太后娘娘是岁数到了。”
太后闻言瞬间哭出声,接着慈宁宫此起彼伏的哭声响起。
不知道的还以为太皇太后已经去了。
康熙回忆过往种种,皇玛麽教导扶持他仿佛就在昨日。
瞧着往日威严的皇玛麽虚弱的躺在床上,过往的一切不好,此刻都被过滤掉。
“都给朕闭嘴,哭什么哭,太皇太后还好好的。”
“贤淑贵妃安排后妃侍疾,其她人在宫里老实待着抄写佛经为太皇太后祈福。”
众嫔妃:“臣妾/嫔妾遵旨。”
康熙做了不少努力,还是没能留住太皇太后。
安窈尽心尽力操持太皇太后的丧仪,就担心康熙挑刺。
不知道的还以为康熙真有那么难过,在安窈看来最多五分难过,其他的不过是作秀。
“太子殿下,有什么事吗?”
胤礽:“贵额娘,孤可以去找八弟和九弟吗?”
安窈不知道太子堵她找胤祎、胤祎做什么。
“他们在阿哥所,太子殿下想找他们随时都可以,不用询问本宫。”
胤礽:“谢谢贵额娘,孤打扰了。”
安窈望着太子离开的背影,不明白他在想什么。
太子和永寿宫自从天花之事以后,就没有来往。
索额图的官职这两年也逐渐升回来,随着胤褆成婚进入朝堂,他们的争斗已经在无形中展开。
胤祎、胤礿:“儿臣给额娘请安。”
安窈:“都坐,用过膳没有?”
胤祎:“额娘,我们已经用过膳,这会儿过来是有事告诉您。”
安窈不意外他们会回永寿宫一趟。
“是太子的事吧?”
胤祎:“嗯,今个太子找我们,直接了当的问我们会不会偏向大哥或者太子其中一人。”
胤礿:“我们也没有搪塞敷衍,告诉了太子答案,我们兄弟不加入任何一方势力。”
胤祎:“可能是九弟和纳兰侍卫走的近些,太子担心我们受到影响,会偏向大哥。”
胤礿:“我已经问过纳兰侍卫,他和明珠不走一条路,各混各的,他只想跟着我混。”
“也不知道是不是儿臣的错觉,明珠好像对大阿哥并不是很上心。”
胤祎:“还好吧,该做的都做了,差哪了?”
胤礿:“没有上一世那么尽心竭力,这一世明珠好像只是完成皇阿玛的交代,当一个任务在做。”
胤祎:“这也不奇怪,明珠又不傻,大哥一看就不是有政治头脑的人,皇阿玛让明珠支持大哥,他不得不从,可不就跟完成任务似的。”
安窈有些不自在道:“虽然是差不多的世界,并非一模一样,很多事都会随着一点小改变而发生变化。”
胤礿听完也觉得是这么回事,明珠这样也好,省的坏事以后连累容若。
安窈:“太子没有拉拢你们吗?还有胤礿?你不想帮太子吗?”
胤礿:“太子应该是没脸拉拢我们,至于帮太子这事,没法帮的,除非造反捧太子上位。”
“皇阿玛的性子,要让他愿意在寿终正寝前自愿退位很难,我也不知道怎么帮。”
“而且,这辈子我是额娘的儿子,自然先向着永寿宫,哥哥也有心皇位,我还是少做些什么比较好。”
“等以后哥哥留胤礽一命就好。”
胤祎:“放心,只要太子二哥不一心想要皇位,我不会计较太多的,毕竟从小按储君长大的二哥,能力也是不错的。”
胤礿:“等他对皇阿玛失望以后,他就没什么心气争了。”
“而且我瞧着太子成熟了很多,没有之前那么傲气。”
胤祎:“经历不少事,他又不傻,肯定变成熟,这次太子的福晋会不会换一个人?”
“大哥已经成婚,太子妃估计也在下一次选秀里选择,虽然额娘的瓜尔佳氏跟太子妃的瓜尔佳氏完全没关系。”
“也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换人,还是选择瓜尔佳氏。”
安窈:“不清楚,额娘只知道之前太皇太后在世时,召见过几位大族的格格,瓜尔佳氏自然也有。”
“而且还有额娘这一脉嫡系的格格,是皇上要求太皇太后召见的。”
当时安窈知道这个消息时还有些担忧,要是嫡系的格格嫁入东宫,那外界有可能将永寿宫分为太子一脉。
后来安窈查探康熙时发现,康熙让太皇太后召见嫡系一脉的格格,完全是为了挑拨离间。
康熙从来没想过让太子跟安窈的势力扯上关系,担心安窈真会帮着太子,那时候真成了养虎为患。
苏皖瓜尔佳氏嫡系的某些人确实心动,毕竟是太子妃,未来的皇后。
不过瓜尔佳氏嫡系的族长和在朝为官的男子们很清醒。
他们明显察觉出太子的位置并不稳当,而安窈有两个稳当的阿哥。
他们没必要冒风险投资一位位置不稳的储君。
满洲可不是汉人,那么注重太子和嫡子,精明的官员已经看出,皇上已经开始抬起别的阿哥和太子争斗。
这时候冲上去很有可能成为他们争斗的牺牲品,瓜尔佳氏有阿哥,干嘛要冒那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