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瓜尔佳氏49
福全:“哼~那你就小瞧他俩了,保泰都被胤祎教猴精猴精的,你就是关心则乱。”
纳兰容若:“王爷,您真的确定不要紧?”
福全:“放心吧,还有佟家和四阿哥做烟雾弹在前头,胤祎、胤礿序齿靠后一些,在他们进入朝堂以前,皇上的眼神不会放太多在他们身上。”
纳兰容若:“佟家?四阿哥不乐意搭理他们,能行吗?”
福全:“有些事不需要当事人的意见,放出一些似有似无的消息就够了。”
“佟家的野心收不住,为了从龙之功,四阿哥是首选,当然了,除非他们家有自己的阿哥。”
“但皇上不会允许,那他们就会不断派人拉拢四阿哥,只要有接触就够了。”
纳兰容若就知道,这人心眼子真多,怪不得他一点都不着急呢!
搁这稳坐钓鱼台呢,皇上还挺信任福全的。
纳兰容若:“是奴才多虑了,另外,王爷,您说我往吏部发展,皇上会允许吗?”
福全:“你不用去吏部,太显眼了,吏部已经有瓜尔佳氏的势力进入。”
“只有明珠帮着大阿哥,你们家的人去哪都很明显。”
纳兰容若:“王爷还知道瓜尔佳氏的事?”
福全:“你以为吏部的事只有你想到吗?胤祎早就想到这事,让苏勒达安排人进六部。”
纳兰容若:“瓜尔佳氏的势力都是武将,哪里来的文官?”
福全:“本王没问,这件事胤祎全权接手,本王没必要问的那么清楚。”
纳兰容若有些不开心,胤礿对他就没有那么亲近。
看出纳兰容若不高兴,福全心里还有些得瑟。
“行了,我们身份不一样,胤礿要是亲近你,像怎么回事?”
“皇上知道了不得炸?胤礿是皇阿哥,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纳兰容若被打击到一下,他也是带着皇室血脉的。
皇上又如何,安窈还不是不喜欢他。
“多谢王爷提醒,奴才有分寸。”
福全:“嗯,你知道也好,皇上多小心眼,你又不是不知道。”
“太子但凡惦记索额图一分,皇上都不高兴,胤礿要是明目张胆的跟你亲近,皇上可能就见不得你了。”
纳兰容若也知道最近皇上单方面跟太子怄气,就因为索额图总是去毓庆宫找太子说悄悄话。
对于皇上,容若也是服了,控制欲也太强了,太子一天多吃哪个菜几口,皇上都要知道。
还好太子在前头顶着,不然胤礿他们可能也要受罪被时刻监视了。
“嗯,这事我知道,皇上心里介意的不行,嘴上还不说,一生气就对太子爱搭不理。”
“搞得太子忐忑不安,还纳闷不已。”
福全:“我这三弟呀!可能从小没人爱,性子别扭的很,你要表现的忠心,夸他要夸的好听还要夸到实处。”
纳兰容若:“这点我明白,多谢王爷提醒。”
福全:“你暂时还跟在皇上身边,让他放心,你也能第一时间收集到一些重要消息。”
纳兰容若有些郁闷,跟着皇上很累的,冷不丁就会冒出一句试探的话。
“行,我在坚持一段日子。”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安窈坐在南巡的马车上。
进宫近十年,终于是能出一趟宫,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次康熙准备先去山东、江苏至浙江,沿途巡视河工、劝课农桑,并登泰山、祭孔庙。
安窈掀开车帘,看着外面的蔚蓝的天空,心情格外舒畅。
她身旁的宫女秋阳笑道:“娘娘,这外面的空气可比宫里舒畅多了。”
安窈轻轻点头,眼神中满是赞同。
而此时,在另一辆马车里,胤祎正与胤礿商议着什么。
“此次南巡,咱们可得好好留意各方动静,也可借此探查地方官吏,若有贪污受贿者,正好查办了安插我们的人上任。”胤祎低声说道。
胤礿赞同道:“可以,我还没经历过这些,前世出巡的机会本来就少,能有出巡的机会,还每次都被人盯着。”
康熙好久没有活动筋骨,这会儿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眼神锐利地观察着四周。
他虽表面上是去巡视何工、祭祀孔庙,但心中也有借机考察地方吏治的打算。
南巡队伍一路前行,很快来到了一处小镇。
小镇看似热闹非凡,百姓们夹道欢迎。
安窈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露出讽刺笑,这一看就是提前排演好的。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阵骚乱,一群人抽出刀朝着康熙冲了过来。
康熙反应极快,瞬间抽出腰间佩剑,与刺杀的人对峙起来。
周围护卫立刻围了上去,将康熙护在中央。
胤祎和胤礿听到动静,迅速从马车上下来,朝康熙这边赶来。
安窈在马车里也听到了骚乱声,秋阳紧张地握住她的手,安窈却镇定自若,眼神冷静地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那些刺客武艺不弱,各个以一敌众竟不落下风。
突然,又窜出几个黑衣人,加入了战局。
局势变得有几分紧张,而当地官员反而见不到他们的人。
胤祎当机立断,指挥着身边的侍卫们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围攻刺客,另一队去保护安窈等女眷。
胤礿则紧紧跟在康熙身边,防止有漏网之鱼突然行刺。
其他阿哥也来到康熙身边,做出保护的姿势。
康熙和胤祎的人武艺都不弱,刺客很快全部伏诛。
原本热闹的街道上只剩下南巡的队伍。
康熙阴沉着脸,他已经发现事情不对,派人去周围查探。
“启禀皇上,这个镇上只有刚才迎接您的那几十个人,再无其他人。”
“这个镇除了这条街是修建的水泥路,其他地方都很破败,我们审问了几个百姓得知,他们都是被押到这个镇上演戏给您看的。”
“镇上的保长、甲长百姓早就跑完了,他们逃跑的原因是附近土匪肆虐,知府不作为。”
“这个镇早就没有人了,刚才夹道欢迎您的还是从县城牢里押过来的囚犯。”
侍卫:“启禀皇上,刺客是白莲教和反清复明的人。”
康熙感觉脸都丢尽了,管理这个地方的官员是有多不作为,才导致一个镇成了空城。
要不是有刺客,他就这么过去了,可能都发现不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