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怀念

在被烛火照亮的慈宁宫小佛堂中,太皇太后听闻万琉哈庶妃成功生下一个阿哥的消息后,只是微微颔首,就面色如常地让禀告的宫女下去了。?精¨武!小~说-网, -首¨发-

她若无其事地重新面对着佛像开始诵经。

伺候太皇太后的苏麻喇姑低着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首到太皇太后诵念完后,小佛堂里一片寂静。

苏麻喇姑才微微抬起头,看着太皇太后的面容在烛火中明明暗暗。

她嘴巴微微蠕动了一下。

“哀家听闻钮祜禄贵妃与万琉哈庶妃做了交易,可有此事?”太皇太后缓缓开口说道,打破小佛堂的平静。

“回格格,确有其事。”苏麻喇姑点点头。

“是吗?钮祜禄贵妃现在膝下一儿一女,还要养万琉哈庶妃的阿哥吗?”太皇太后淡淡地说道。

苏麻喇姑知道太皇太后这是在暗示钮祜禄贵妃莫不是心被养大了。

她轻声说道:“许是钮祜禄贵妃娘娘之前没意识到,现在钮祜禄贵妃娘娘按兵不动。”

至于为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

太皇太后嗤笑一声,“她也是舒适日子过多了,竟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她顿了一会,“皇帝也是过了点,钮祜禄贵妃行事得当,也无过错,何必如此。”

苏麻喇姑垂眸,“格格,万岁爷许是防患于未然,钮祜禄一族势力不小。¢6`1/看?书,网* ,更~新¨最¨快·”

康熙忌惮钮祜禄一族影响太子,他何尝又没有忌惮蒙古。

太皇太后联想到这个,不由得眼神一冷,语气不冷不热道:“皇帝防这个,防那个的,就是不防佟佳氏一族。哀家真是没福分,怎么皇帝就没做哀家的儿呢!”

想到那个像是来讨债一样的儿子,太皇太后就不由得撇了撇嘴。

时间能抹去很多事,比起之前想到福临,她就怒急攻心。现在想起,更多的是怀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皇太后也发现自己记忆中的福临,也越来越模糊了。

福临,还是去的太早了。

她们母子也缘浅啊!

苏麻喇姑闻言一怔,知道太皇太后这是又想起了早逝的先帝。

随着年岁的增大,太皇太后时常想起先帝,还时常挂在嘴边。

比起太皇太后以前对先帝讳莫如深的模样,苏麻喇姑也不知道现在是好是坏。

说起来,苏麻喇姑也是看着先帝长大的。

之前太皇太后不谈,慈宁宫资历深一些的宫人们纷纷对此缄口不言,生怕令太皇太后不快。

苏麻喇姑自然也不会自找没趣,惹太皇太后生气。

现在太皇太后喜欢回忆从前,苏麻喇姑作为太皇太后身边的老人,也会陪着太皇太后一起回忆,讲一下格格们和先帝小时候的趣事,让太皇太后高兴高兴。>!ˉ如t文¥#网]a °!?追¢最<新′>·章~|节??°

自上次病后,太皇太后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格格......”

苏麻喇姑刚想说什么,就见太皇太后摆了摆手,语气平淡地说道:“哀家就是口上抱怨几句,比起皇帝,我那儿子还算有情有义一点。”

一时间,苏麻喇姑也不知道该怎么接。

这一下非议了先帝和万岁爷,也就只有太皇太后说得了。

她们这些奴婢,不好插嘴。

看着面色罕见地流露出些许黯然的太皇太后,苏麻喇姑无言地张了张嘴,随即转移话题道:“格格,如今钮祜禄贵妃娘娘虽己于万琉哈庶妃做了约定,但钮祜禄贵妃娘娘想必抚养不了阿哥。这个小阿哥,格格不如......”

苏麻喇姑没说完,但太皇太后明白。

她眉梢微挑,双眸微闪。

苏麻喇姑和她不谋而合,她心里有这个想法,但唯一的顾忌就是皇帝那边。

太皇太后虽说是皇帝的祖母,而大清以孝治国。

可皇帝对蒙古的忌惮,太皇太后自然是知道的。

在皇帝眼里太皇太后若是想抚养格格们都不妨事,日后也会嫁去蒙古。

但阿哥们,他就需要斟酌一下了。

太皇太后不是不知道胤祺己经被胤祚带着能说一些满语。

而来慈宁宫请安,会碰见胤祺的皇帝也是知道的。

毕竟,胤祺还用满语和皇帝说了会话。

太后为着胤祺考虑,想拉近一下胤祺和玄烨的关系,所以在

皇帝来请安的时候,都会叫上胤祺。

但皇帝在家宴上,无论是对着胤禛、胤祚,还是其他阿哥说得都是满语,唯独对着夹在其中的胤祺说蒙语,从侧面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太皇太后对皇帝此意心知肚明,便阻止了太后想要拉近关系的想法。

玄烨的意思很明显,无论哪位皇帝继位都会好好待胤祺,但胤祺其他的,就不能妄想了。

可想让蒙古势力维持在大清的地位的太皇太后,又怎么能甘心皇帝这样的态度。

闲王,名声说得好听,可没有实权,终究是个摆设。

好在她有先见之明,培养了胤祚。

不然依照皇帝这个态度,蒙古日后在大清岂有立足之地。

但胤祚......

想起他那张与福临相似的面容,太皇太后不由得就轻咳两声。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罢了,她还是得再安排一下。

太皇太后微微挥手,挥退了想要走上前为自己拍背的苏麻喇姑。

她首勾勾地盯着面前一脸慈悲为怀的佛像,不知怎么她像看到了福临。

太皇太后在这时突然惊讶地发现,如果福临没早逝,日后说不定也是个好皇帝。

只是他走得早。

而自己在他去后,还全盘否定了他在位期间所做的努力。

或许,她不该在福临的遗诏中‘添油加醋’。

太皇太后有些后悔。

要知道她从来不是一个会对自己做过的事感到后悔的人,但唯独在这件事上,她迟来的感到后悔。

这后悔的感觉,尤其是在太皇太后敏锐地察觉到玄烨比福临还抗拒蒙古时,达到了顶峰。

现在想来是她逼福临,逼得有些过了。

毕竟,福临虽说抗拒蒙古,但好歹还收了不少蒙古妃嫔。

哪像玄烨,防得厉害,后宫没几个蒙古出身的妃嫔。

想到住在咸福宫里的宣嫔,太皇太后轻叹一口气。

她缓缓朝一旁伸出手,苏麻喇姑便自然而然地上前几步,将太皇太后从蒲团上小心搀扶起来。

太皇太后被苏麻喇姑搀扶起身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皇帝对蒙古有所忌惮,若贸然提出抚养阿哥,恐会引起他的不满。”

苏麻喇姑点头称是,又道:“格格,要不在此之前先探探皇帝的口风?”

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可哀家没那么多时间旁敲侧击了。”

“格格?”苏麻喇姑疑惑地看向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