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蒋康辰回京

路上还算顺利,还不知秀水村王宅内发生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的蒋康辰在正月二十五这日赶回来京城。o?白?¨马u>书??院.? ?免}费;阅]:读{回到京城后的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皇宫,请求面见君后。得知蒋康辰回来了,君后立刻召见。蒋康辰来到君后的景幽宫,随行带来的还有好几口大箱子,还有十几个大背篓。蒋康辰跪下叩首:“草民参见千岁。”“起来吧,赐座。”“谢千岁。”蒋康辰站起来,君后好奇地看着一地的箱子和那些个大背篓,问:“你这是从秀水村又带了些什么回京?”蒋康辰躬身回话:“是王石井与邵云安托草民带给千岁您的孝敬,另外……”蒋康辰欲言又止。君后摆了下手,殿内的太监宫女们马上纷纷退下,只留下一位与安公公一样的贴身公公。蒋康辰这才道:“回千岁,王石井与邵云安要把他们所得红利的三万两白银,全部捐给‘武威将军’代小将军。”“哦?!”君后吃惊不已,连身子都坐直了些,“他们为何要捐出这么多的银两给战骁?”蒋康辰道:“王石井曾是代小将军麾下的一名百夫长。邵云安得知王石井在军中时多得武威将军照拂,武威将军又对王石井有恩,他便动了此念。”说到了邵云安和王石井为武威将军麾下的先锋军捐钱一事,那自然就带出了“救助基金”这一概念。听蒋康辰说了所谓的“救助基金”是做什么之后,君后表现出来极大的兴趣。朝廷有善堂,但近些年因为朝廷没钱,善堂的运营全靠他人和世家宗族捐银维系。永明帝登基前和登基后的这几年,朝政的乱局可谓是刚平缓下来,又能有多少人去关注善堂。国库若是有钱,也得先解决军饷。现在,有个人提出了“救助基金”这听着更加新奇的说辞。o三?叶{′屋^u !首¤发·这邵云安的所作所为可以说再次打破君后对他的认知。特别是这笔钱是捐献给代战骁麾下的翼虎军先锋军,出自代家的君后对邵云安更是多出了许多的好感。近侍卓公公接过蒋康辰上奏的章程,递给君后。君后先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就已有了浓浓的兴味。蒋康辰在君后阖上奏章后,接着说:“此事,永修县县令蒋康宁,永修县县学学正岑老岑月白,永修县‘白月书院’山长康瑞,都有一同商议,亦皆认为此事大善,且应由千岁主理。此外,草民与邵云安也就开发京城商业模式进行了探讨,也请千岁过目。”“商业模式?”又听到一个新鲜词汇,千岁点点头。蒋康辰又递上一份厚厚的章程,君后问:“你不是去秀水村过年了吗?又如何会谈到这些?”蒋康辰当即解释因为大家都在一起过年,邵云安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就说到了烤鸭店、麻将馆等等,也就顺便说出来都有谁在邵云安家过的年。这邵云安倒是个聪明人,且能说会道的……这般念头在君后心里转了一圈,他问:“那康瑞……可是都尉中卫史左域之婿?”“正是。康瑞乃岑老的学生。岑老回永修县后开办的‘白月书院’后来就是交给了他。”“原来如此。”君后没有看那份章程,而是满意地说:“岑月白远离朝堂多年,康瑞也已辞官回乡,他二人却仍心系我大燕,尽心为朝廷所想,为皇上分忧,本君甚是欣慰。邵云安与其夫王石井如此大义,这三万两本君代武威将军收了。你且先回去歇息,本君或许需你亲自去一趟虎行关护送这笔银两前往。这笔钱的来历你最清楚,由你向武威将军说明最为合适。+m_i!j+i~a_s~h,e`._c+o!m/至于他二人的大义,本君也会秉呈皇上,为他二人请功。”蒋康辰带着银票回来就想到了这个可能,他马上说:“千岁,他二人说了不要任何的赏赐,他二人是心甘情愿捐出这笔钱。一为武威将军将军的恩情;二为皇上与君后分忧;三,也是他们作为我大燕子民的一点绵薄之力。”君后赞许地说:“他二人的这份心,本君领了,本君也替皇上领了。”蒋康辰打开装着银票的箱子,给君后过目。3万两白银的银票,也要装满一个箱子的。届时送去边关,还需把这3万两银票兑换成实打实的银子和铜钱。其余的藤箱、背篓里,就是邵云安带给皇上和君后这两位大大靠山准备的孝敬了。有新鲜的、看似暖房和自家菜地出品,实则空间出品的蔬菜,包括白菜、萝卜、茄子、南瓜,还有王石井去山上挖的山药。 这些都是路上好储存、好带过来的。邵云安自己积的酸菜、做的辣白菜,家里晒的木耳、蘑菇等干货。还有必须得有的阿胶膏,自酿的米酒、黄酒、醪糟,还有芝麻酱、花生酱,各种糖果、花生酥、杏仁酥、芝麻酥等等。要外人看这些东西,只会鄙夷泥腿子就是泥腿子,拿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换做别人,蒋康辰也不会把这些东西进献给君后和皇上,因为确实是拿不出手。但只要是在邵云安家里住过几天的,就知道这些看似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是多么实在了。特别是有些东西只有在邵云安家里才能吃到,外面你买都买不来。蒋康辰把东西一样样拿出来,堆了满地,君后的脸上是明显喜欢的笑容。永明帝喜欢吃甜食,糖果和各种酥是他的最爱。君后惊讶:“这花生也能做酱?”蒋康辰道:“草民也是去了秀水村后才知道这花生做的酱别有一番滋味儿。就是这花生酱吃多了容易胖。”邵云安做的就是最最传统的手工花生酱,没有增稠剂,冷藏后食用的口感更佳。因为用的是产自空间的花生做的花生酱,保质期可达4个月。“现代”市面上的花生酱里会添加“小强”提取物用作增稠剂和蛋白质补充剂。自己家吃的花生酱,里面只有花生、糖、盐和少量的蜂蜜。空间出产的花生含油多,都无需再添加额外的油。之前安公公离开时,在邵云安那儿搜刮了一通,其中就不乏菜和各种干货。安公公是亲自品尝过的,知道邵云安家的食材味道都好。安公公把那些菜拿去御膳房,要御膳房做给皇上和君后吃。御膳房的御厨心里还不屑呢。要不是安公公是君后身边的管事公公,他拿去御膳房的菜绝对会被御膳房丢出去。宫里的菜那能是随便从宫外带进来的么。御厨心里不屑,碍于安公公的身份,他们把他带回来的白菜、南瓜、萝卜等做了几样菜送去了御前。结果永明帝一吃,当场就赏了安公公,说他(带菜)有功!御膳房的御厨懵了。负责做菜的御厨不信邪,洗了一根白萝卜,削皮后直接切了一块尝了。这一口下去,御厨知道皇上为何会赏安公公了。这是萝卜么!萝卜有这么好吃么!做了一辈子菜的御厨怀疑自己以前吃过的萝卜都是假的。谁家的萝卜种出来是这个味儿!吃了这家的萝卜再去吃早上刚送进宫的,在宫外采买的萝卜……御厨都怀疑负责采买的太监绝对中饱私囊了!这买回来的萝卜就跟放了十几天都快坏了似的!一点都不新鲜!御厨随后又趁着下一顿给皇上做菜时,偷偷尝了安公公带回来的白菜。御厨抑郁了,安公公是从哪弄到的如此好吃的菜!他自己在宫外买来的最新鲜的白菜和萝卜,都吃不出这味儿!都是白菜、萝卜,长得是一模一样,这口味怎么就能差这么多!御厨当然也托人去问了安公公这些菜的来历,得到的只是对方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安公公之前回京的时候,带走的菜不多,毕竟那时候邵云安的暖房里也没多少产出,自家菜地的菜也有限。永明帝连着吃了五天就全部吃完了。之后,不仅御厨抑郁了,就是永明帝都抑郁了。永明帝早些年的时候被父皇丢去边关“磨砺”,着实吃了不少的苦头,其中就有常常饿肚子。等到永明帝登基了,虽说不会饿肚子了,但吃得也很普通,毕竟口袋里没钱。但永明帝因为曾经的那段经历,有了个嘴馋的毛病。平日里吃到什么好吃的,他就特别馋,而且特别喜欢吃甜食。安公公从邵云安那儿带回来的菜,哪怕只是一盘最朴素的清炒白菜丝,永明帝一个人都能就着这一盘炒白菜丝吃下两碗饭去。其实安公公很心疼皇上,把这些菜带回京城,路上还是花了些时间。若是从邵云安家后院的菜地或是暖房里现摘,才更好吃。这菜一吃完,永明帝就觉得吃什么都不香。他又不可能派人跑去秀水村摘菜吧,传出去他这个皇帝不得被臣子参一道“骄奢淫逸”、“劳民伤财”。安公公为何会在催蒋康辰回京的信上让他带菜回来,就是因为宫里的皇上念叨着呢。十几个背篓里装着的全部是从邵云安家后院和暖房里摘的菜。萝卜上还裹着泥,这样能更保鲜一些。茄子看上去还很水灵,也是蒋康辰走的时候邵云安给了他几水袋从山上接的“山泉水”,让他在船上看情况洒在菜上保鲜。带回来的这些菜,蒋康辰可是一点都没留,全部送进了宫。这一路上,他也是半点不敢疏忽,就怕菜运回来都蔫了。还好,那山泉水管用,这十几背篓的菜看上去还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