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上钱~~

绕着那一箱银元宝走了好几圈,永明帝啧啧几声:“想不到啊想不到,朕竟然也有一日能从魏春林那一毛不拔的老匹夫手里得到如此多的银子。¤:^6?~¥1?§;看?书?}网\- ?·已#{+发?布#¤_最???新)>章et节(]想不到啊……真真是想不到。”君后依在榻上,笑着说:“他这是怕了。”永明帝冷哼:“朕当他不怕死。”君后拿起手边的一封信递过去,永明帝走到君后跟前,拿起那封信,在君后身边坐下,看了起来。信是魏弘儒写给蒋康辰的,表示他与弟弟魏弘文都愿意为新茶与新酒的生意尽一份力。魏弘儒在信中指详细写明了他能为新茶与新酒开拓出的新通路,以及对新茶与新酒的一些建议。魏弘儒一句没有提父亲恒远侯的不是,甚至一句都没有提侯府,只是说明他与弟弟魏弘文作为燕国的子民,作为朝廷的一员,迫切地想要为国出力,为君分忧的决心。看完了魏弘儒这份名义上写给蒋康辰,实则是写给自己和君后的信,永明帝把信交易给君后,说:“这魏弘儒倒是个聪明的,比魏春林那个老匹夫聪明多了。”君后淡淡道:“那也是邵云安点醒了他和魏弘文。要说对皇上您的忠心,他兄弟二人却是比不上邵云安的。”永明帝点点头,这倒是。邵云安可是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投靠”别人。他先选了蒋康宁,是以他的身份,他只认识一个蒋康宁。但邵云安在之后得知蒋康宁与老帝师的关系后,就想到了拉他这个皇帝与老帝师一起插手茶酒的买卖。先不论邵云安此举的用意是为了更稳妥,但他在明知魏弘文是谁后,却仍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蒋康宁,就足以看出他对自己这位皇帝的忠心。永明帝不否认,即便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如此毫不犹豫的忠心也是会令他动容的。~d¢i.y-i,k¨a*n~s\h~u-.+c′o+m?实在是他走到这个位置,一路上见过太多太多对他两面三刀的小人。握住君后的手,永明帝道:“邵云安说朕是明君,还说大燕一定会昌盛起来。说实话,朕都没他这份信心。”君后回握住永明帝的手,坚定地说:“臣与邵云安一样,坚信在皇上您的手中,大燕会恢复昔日的昌盛,甚至会是另一番盛世。如今不是已出现端倪了吗?”永明帝看着君后说:“朕借齐攸吉言。君后也要记得答应朕的,与朕共迎盛世。”君后压下心中的酸涩,笑着点头。魏弘文去找邵云安,岑老马上写信给翁老帝师告知。翁老帝师收到信后就转交给了蒋康辰。永明帝与君后自然也就清楚了整件事的前后。魏弘文主动“投诚”,在永明帝与君后的意料中。魏弘儒在宫宴过后也选择了效忠,同样在两人的预料中。两相比较之下,永明帝与君后当然更欣赏邵云安的直接与果断。君后已经想好了,待茶酒的生意稳定下来,他会让蒋康辰暗示蒋康宁想办法让王石井与本家彻底断亲。王石井的本家对邵云安是完全的拖累。王石井受孝道困束,间接也会影响到邵云安。对自己人,君后还是较为护短的。等解决了邵云安的婆家麻烦,他会宣两人进京。那两人日后在京城会比在秀水村安全许多。现在,且先让他夫夫二人在秀水村躲清净。君后还不知道邵云安已经让王石井与本家彻底断了亲,还签了那样一份契书。等到他从翁老帝师那边得到这一消息,他欣赏邵云安抓住机会的干净利落,同时也怀疑起了王石井的身世。不过不管是朱家还是王家,在君后眼里都是些尘埃中的小人物。君后怀疑王石井的身世,却也不打算多干预。王石井摆脱了本家这一会拖累邵云安的累赘,那就等着时机合适后进京吧。\j*i?a,n`g\l?i¨y`i*b¨a\.·c`o¨m¢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永明帝挺高兴。他得了一笔意外之财当然高兴了。那一箱银锭有2万两。蒋康辰回府后重新检查那一箱箱“贺礼”,又发现了压在“贺礼”下的银票。恒远侯这次破财消灾是下了血本,足足给出了10万两银。换做别的皇帝,看在这一大笔银子的份儿上,可能就不追究魏弘正做的事了。但永明帝可没那么大度。魏弘正不过一介白身却不把他这个皇帝和君后放在眼里,究其原因是什么?魏弘正是庶子,侯府不可能交到他的手上,他哪来的底气敢抢君后的生意,敢跟皇上对着干?更别说在还是太子时,恒远侯私下里的左右逢源了。你左右逢源谁也不想得罪,只想专心搞银子也行。可你都左右逢源了,却偏偏漏掉了他这个太子又是什么意思?是认为他这个太子不可能继位,还是认为他这个太子会死在边关?无论是魏弘正还是魏弘文,永明帝都看到了恒远侯魏春林心中最真实的某些想法。这10万两银子只是暂时买魏弘正的一条狗命。 永明帝高兴了,恒远侯又怒了。魏弘正收来的茶和酒不多,被他全部送进了宫。这种时候府里是万不能留半点的。结果魏弘儒过来告诉他,他送进宫的茶和酒是魏弘正花了17万两银子收回来的!恒远侯当场差点一口老血喷出。他刚给皇上送了10万两银和价值至少5万两银的“赔礼”,这送进宫的茶和酒又花掉他17万两银!这加起来30多万两银子全给他送进宫里去了!恒远侯如何能不吐血。他不仅要吐血,他还想杀了魏弘正!魏弘正还没打听清楚宫宴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会惹来父亲的如此震怒。他高价收茶和酒那也是父亲默许的啊!结果他还来不及喊冤,就被押去了祠堂罚跪,他一家的用度也被停了。侯府公中不再负担他一家的用度。魏弘正傻眼,不给他用度,他和妻妾、孩子吃什么!用什么!气坏的恒远侯又去后院,把小娇妻训斥了一顿。把管家权交给了母亲,不许小娇妻再插手府里的任何事,只专心相夫教子就行。要不是对方总给他吹耳边风,他也不会那么轻易就同意了魏弘正的那个馊主意!总之就是恒远侯很生气,后果对某些人来说,很严重。至于那个坏他好事,给他添堵的泥腿子。哼,不急。他有的是手段收拾那家伙。且看着吧!恒远侯夫人都快哭死了,这完全是天降横祸,无妄之灾!侯夫人自然也是赶紧派人去打听究竟是怎么回事。打听来打听去,就打听到宫宴上发生的事了。等到魏弘正跪完三天祠堂,他从侯夫人的贴身婢女那里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他是恨得牙痒。安公公那个阉人的侄子?骗骗那些不清楚内情的人还成,可骗不过他!那些东西绝对还是出自那个泥腿子之手!那个泥腿子究竟是什么个人物,怎会懂得如此多的门道!他懂那么多的门道也罢,可却非要坏他的好事!魏弘正不甘心。被夺了掌事权,被停掉了府中的一切用度,父亲这是要逼死他吗!魏弘正双眼凶光地看着魏弘儒的院落所在的方向,这背后一定有那家伙的手段!隔天,魏弘正拿了自己的一大笔私房钱出了府,不知去向。恒远侯也不关心,他现在看到这个儿子就心烦。他若是死在外头更好,那也算是对皇上和君后彻底有了交代。魏弘正恨死了邵云安,永明帝和君后却是没忘了要论功行赏。邵云安成功留住了大山部落和鲜鹿国的商人,还为皇上和君后增加了新的营生,又间接打了恒远侯一记响亮的耳光,那必须得赏。可以说,在永明帝和君后的心里,邵云安就是那名副其实的财神爷。蒋康辰收到的那5000两银子的定金肯定是要交给邵云安的。此外,君后额外再奖励邵云安5000两银子,从恒远侯给的那一箱子银元宝里出。君后还从恒远侯给的那一堆“贺礼”和他自己的私库中挑选了许多东西,作为赏赐。安公公再次派安逸出京前去秀水村。这回,安公公财大气粗地租了一条船,宫中还派了一队护卫护送。十三天后,刚忙活完酿酒“准备”的邵云安和王石井见到了安逸,被对方的称呼给吓了一跳。“安少爷,井少爷。”王石井下意识去看自家媳妇儿,邵云安眨眨眼:“安大哥,您……”叫错了吧?安逸也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安公公的族人。说来,安逸才是安公公的侄子。安公公“富贵”后就把安逸这个孤儿带在了身边。给对方一口饭吃,也让自己有一个子侄在身边以慰藉。前一次安逸过来还喊两人“王老弟,邵小哥”,这回就成“少爷”了。也不怪王石井和邵云安一脸懵。安逸笑着说:“两位少爷如今是老爷的侄子,小的自然要喊一声少爷。这是老爷让小的带给两位少爷的信。”我晕,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和井哥怎么会多出一个叔叔!石头里蹦出来的么!邵云安头晕晕地从安逸手里接过信,和王石井一起看。等两人把信看完,面面相觑,这样,也行?安公公的信中,他把京城发生的事详详细细地告诉两人,也解释了他为何会成为两人的叔叔。随后,安逸又拿出君后的亲笔信,邵云安和王石井赶紧跪下接信。君后的信上所写的内容不多,就是表扬两人,让两人安心“暂且”呆在秀水村,不要有任何的顾虑。邵云安盯着那个“暂且”几乎盯出一个洞来。王石井见媳妇儿在发愣,忙碰了下媳妇儿。回过神的邵云安把两封信妥善地收好,撸袖子:“我去做泡菜,做烤肉的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