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以怨报德

捧着一大堆礼物回公主府之时,正巧碰到苏卫前来。

如今他每日下了值要来书房看武库出入账册,基本上天天都往这儿跑。

只是明芷莹一直在后院和温沛作伴,也很少撞见他。

明芷莹行了礼就往里走,身后的晴雪却又瞬间红了脸,埋得低低的。

苏卫跟在身后,踩着她的脚印往里走。

明芷莹有些奇怪,回头看了他好几眼。

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大将军,这不是去书房的路。”

苏卫道:“哦,是吗?”

“大将军来了不少次,该认识路的,您可是有话要和芷莹说?”

苏卫顿了顿,斟酌开口道:“小郡主最近,心情好了没?”

明芷莹有些疑惑,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

苏卫解释道:“你姑姑临走之前让我照顾你,你最近受了不少委屈,她回来肯定收拾我。”

明芷莹道:“我会和姑姑说清楚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苏卫凑近一些压低声音道:“当日我就替你报了仇,她的马车是我弄坏的,你别生气了。”

明芷莹惊讶盯着他。

苏卫有些得意,强忍住没表现出来,面上还是十分淡然的模样。

做了就得说,不然小郡主怎么知道他的好。

没想到明芷莹却道:“大将军,居然也会欺负小娘子吗?”

苏卫:?????

一句话被她问懵在原地。

明芷莹又道:“妤姐姐是个弱女子,听闻她伤了额头崴了脚,若是在额上留疤了怎么办?”

苏卫:......

无话可说,当真是无语到无话可说。

“那是我错了,哼。”

拂袖离去,胸腔闷着火,这小郡主脑子不正常!

明芷莹看着苏卫负气快步离开的背影,差点没憋住笑。

抿着嘴转身往后院走。

心头畅快,总算有让他吃瘪的时候了。

晴雪在一旁忍不住道:“郡主,苏大将军是为您出气才那么做的。”

“我知道,我故意那么说的。”

“为什么呀?大将军看起来很生气。”

“他以前老是欺负人,最近京中又在传他欺负穆相的事,我让他也吃吃哑巴亏。”

晴雪为他打抱不平,“可是大将军从来都没欺负过您啊,您这样,不是以怨报德吗?”

明芷莹欢快的脚步顿住,也反应了过来。

此言有理,苏大将军再怎么无赖强势,好像也没欺负过他,就算之前说话重了把她惹哭也马上道歉。

她这样故意惹他生气,确实是不对。

“那怎么办,我话都说出去了。”

晴雪摇摇头,头压得低,不由又想到那晚郡主喝醉后她看到的一幕。

现在想起来还是像被雷劈了一样。

从来都没想过郡主喝醉后会变成那个样子。

“郡主,公主离京前一晚您喝得太醉,当真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吗?”

明芷莹还沉浸在要不要去道个歉的纠结中,“发生了什么?”

晴雪摇摇头,说不出口。

只是觉得苏大将军对郡主算好的了,任她动手又打又咬,她在门口看着都脸疼。

看她这模样,明芷莹不由有些紧张,“晴雪,你说啊,发生了什么?我可有做什么无礼的事?”

晴雪又摇了摇头。

明芷莹继续追问。

晴雪才难为情道:“那天是苏大将军送您回的房,您不然去问他吧,奴婢说不出口。”

明芷莹直觉肯定发生了不好的事。

脑子里想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场景,面上逐渐灰白,“他,他,他是趁我醉了非礼了吗?”

晴雪摇头,“没有。”

明芷莹有些怀疑,“真的吗?他那样无赖的人,当真没有?”

晴雪都有些觉得不好意思,红着脸老实道:“当真没有,大将军对您挺好的,您对他又打又骂,他都没有还手,脸都被您拍红了也没生气。”

至于咬他嘴这事,晴雪当真是说不出口。

明芷莹愣在原地。

她,又打又骂?

惊呼道:“怎么可能!”

“奴婢亲眼看到的。”

明芷莹面如死灰,最后一点儿希望也没了。

晴雪不会对她撒谎。

“我当真,打他的脸了?”

脸面何其重要,任谁被打了脸都不可能不生气的。

晴雪道:“是,您骂他胡说,打了不止一次,还说要撕烂他的嘴。”

明芷莹面上青白交加,根本不敢继续听,捂着耳朵跑了。

————

云州刺史的奏折到了没多久,明晏的奏折就送了回来。

穆原第一时间拿着进了宫。

南江诸事,明晏在奏折中写得很清楚。

抄出的银钱七十万多两,这么一个县,竟然比兵部查出的十年空饷还要多。

如今已经派了人,正在运送回京的路上。

对于南江官员的处置,明晏在奏折中也已经写明。

南江官员空缺,穆原也草拟了奏折从附近州县添补。

成元帝看着奏折气怒,下旨将那日弹劾的言官下了狱,让大理寺严审。

亲笔回了信夸赞关心了明晏一番。

穆原出宫之时,心情十分好。

她不过去了这么短的时日,就查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抄出这么多银,当真是雷厉风行,干练果决。

与有荣焉。

高高兴兴回到相府时,书桌上规矩摆放了一只细长的漆木箱子。

程遇上前悄声道:“魏直偷偷送来的。”

穆原连官服都来不及换,就迫不及待走到箱子旁。

仍是顿了顿,让程遇和赵寻都退了出去。

等书房门关好,他才打开了箱子,拿出里面的东西。

最上面的是一幅画,打开一看,里面还卷着一封信。

展开画看了看,枫林古塔映照山河,笔触细腻,色彩鲜艳。

嘴角勾起,没想到她连画画也不错。

画上题字,南江古塔。

却不是她的字迹。

笑容微收,展开信看了起来。

待信看完,那便是一点儿笑容也没有了。

居然是毕襄的画,信中明晏还对他的画赞不绝口,说是像景色搬到画里一般。

将画扔到一边,又去拿底下卷起来的东西。

展开,还是一幅画。

这次没有忙着高兴,先看了信。

越看眉目越柔。

洋洋洒洒三四页纸,写的都是她在南江的事。

画中画的是旭日初升映照河面。

很简单的一幅画,虽比刚才那幅差了些,贵在是她亲手画的。

穆原拿着画细细看过,越看越喜欢。

和她的字迹一样,画笔笔触也是飞起来的,虽不细腻,却有一种潇洒之态。

招来赵寻,让他将画拿去裱好。

公文也不看了,铺开宣纸,拿出颜料,提笔沉思片刻,安静坐在书案后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