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戒律

李升此前写的多为行楷。

潇洒之中透着坚实的筋骨,字很漂亮,行列分明。

但从这一页之后,他落笔的状态明显带上了几分急躁。

字间距时而宽,时而窄。

字时而大,时而小。

像是由楷书转为了行草,可就算是作为草书而言,也是越来越凌乱了。

信上所记录的内容,也越发意义不明。

“你”这个字,开始高频出现。

李升整个记录的口吻都发生了改变。

他时而如先前那般,写自己“战功斐然,得天下民心,随父得封王世子,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时而又像是陷入了狂乱的梦呓,于纸上不知是在对着谁质问:“你为何还不肯满足,你到底想让我做什么?”

时而却又柔情似水:“你是上天馈赠的至宝,我愿与你携手白头,生生世世定不负你。”

可下一页,笔锋却又一转,满页都是疯狂:

“杀了你,杀了你,杀了你,杀了你,杀了你,杀了你,杀了你,天道如此,必须杀了你。”

纸上墨迹横飞,四处喷溅。

像是墨色的鲜血。

于泛黄的纸上横冲直撞。

叫人不寒而栗。

三只鬼随林若初一起看着,下意识地伸手抱在了一起:

【这人该不会是疯了吧?】

【看起来精神状态不太良好。】

可若说他是疯了。

当林若初将信翻到下一页时,那些狂乱如蛇的草书,却又瞬间恢复如常。

矜贵优雅的楷书,昭示着下笔之人颇为自负的学识:

“自父受封为襄王,风调雨顺,群臣来恭,待我率兵向北,斩康淮王首级,拿下十三郡属地,再向西北夺下边城,定能统一中原,使我血脉,代代为王。”

“待我为王,江山赠你,海晏河清。”

林若初的指尖再次停下,来回翻看这几封信,越看心底疑惑越深。

这些信的口吻怎么这么割裂?

草书与楷书,像是出自两个人之手。

同一个人,能发疯到如此割裂的程度么?

前面纸上刚写满了“杀”,后面又要将江山奉上?

这是什么意思?

李升真的疯了?

还是被什么东西给影响得时不时就会失去理智?

可这样也很奇怪。

这些信可都是他特意留给子孙后代的“训诫”之书。

身为老祖宗,会把自己发疯的信留给后代吗?

会愿意让后代见到自己的丑态吗?

还是说李升从字迹凌乱开始,就已经陷入了疯癫,直到他登基为皇,到四十六岁驾崩的这十多年间,从未清醒过?

有可能吗?

一个疯子,能够于乱世之中扶持大周,屹立至此吗?

这个疑问冒出来时,林若初意识到她的思绪又走进了死胡同,她赶忙甩了甩脑袋,重新去思考。

疯子能不能开宗建国,不在思考的范畴内。

因为这个世界早已不能以常理去考量。

如果一切都是设定好的,李升只是按照既定的设定走上了成为太宗皇帝的路,那无论他是疯癫还是清醒,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信里写的很明白,他得“神力”相助。

眼下需要思考的是,他留下这些信时,到底是疯癫的还是清醒的。

如果他是疯癫的,那么这些纸便都是疯子的妄语。

如果他是清醒的,那么这些文字中,定然隐藏着他想要留给子孙后代的讯息。

是什么呢?

林若初一页页往后翻。

发现“不语鬼神”的这条训诫,是在他登基为帝的那一日写下的。

李升是个喜欢记录歌颂自己功绩的人。

此前十五载,每次立功、得赏、封王,他都会亲笔留下记载。

寥寥几语,带着毫不掩饰的傲然。

哪怕是“疯了”以后,这个习惯也不曾改变。

然而,登基为帝的这一日,这样荣耀的一件大事,他的信中却没有任何记录。所有的笔墨,都只写到:

“世间不可以常理解释者甚多。不可以常理解释,并非因此事不在常理中,只是我辈愚笨,尚且不能参透其中规律缘由。”

“世间诸事,皆是人为,再不符合常理之事,只要能由双眼见之,双耳闻之,则皆是人力所所为。”

“既是人为,则不可妄言鬼神,言不可语,耳不可闻,目不可视,此乃李皇宗室之戒律,子孙万代,都应严格遵循,不可有一丝轻慢懈怠。”

“违者,夺其皇室宗族封号,贬为庶民,世代白丁,不可宽宥。”

登基的李升已过而立之年。

语气不似少年时的自傲,多了些许沉稳威严。

往后几页,皆是一样的语气。

“你”这个字似乎连同那个在他十七岁的信中匆匆一笔带过的“野蛮”女子一起,彻底消失了。

他的信不再癫狂,而是极为有规律。

每隔一年,都会留下一封与登基那日如出一辙的训诫。

且语气逐年严厉。

“鬼神”二字也从他的书信中消失,变成了“不可言说之事”。

到了最后他逝去的那一年,违反训诫的惩罚,已经变成了“但凡言说‘不可言说之事’者,当即处死,绝不姑息。”

林若初曾听闻,在太祖在位时,曾亲手砍杀了当时年仅十三的五皇子。

史官记载是因五皇子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出言不逊,惹怒了太宗,这才血溅三尺,当场命殒。

可这些书信中记录的清楚。

五皇子之所以会被李升当场砍杀,正是因为他在宫宴上失言,说了自民间听来的鬼神传说。

就算童言无忌,也未能保下他的性命。

这血亲骨肉,太宗杀的干脆利落。

杀完后,还将尸首分离的尸体,悬于太和殿前,引所有皇室宗族,前去“观赏”,以儆效尤。

自此,再无人敢违背太祖训诫。

这个规矩,死死地刻进每一个看到了那具尸体的李家人心中,并代代传承,直到今日。

公主府的闭口不谈。

也是因为此事。

显然,长公主曾经并不明白这条规矩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直到邵牧借着痴刺杀李玄,未果,赔上了驸马的性命。

她才知晓,原来太宗不惜血杀子嗣,也要立下的规矩,不是惧怕鬼魅,而是真的在防鬼魅。

而看完了所有书信的林若初,望着闪烁的油灯,基本在心底确认:

李升定然接触过痴。

不是作为拥有者。

而是作为痴书持有者的攻略的对象.

这疯癫的威胁,这些柔情的保证,多像在跟能循着缝隙潜入他身边的痴书的拥有者求饶?

而他立下的这些规矩,则像是劫后余生的亡命徒在拼尽全力地逃跑。

李升接触过痴。

他有所察觉。

并且跨过了痴的轮回。

他是怎么做到的?

林若初盯着最狂乱的那一页纸上满目的杀字,忍不住去猜:

是不是他把痴书的拥有者杀了便直接跨过了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