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新药研发启动
那一晚的谈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两人之间最后一道门。
第二天,当朱淋清再次出现在朱氏集团总部时,所有人都感觉到,这位冰山女总裁,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她的气场依旧强大,眼神依旧锐利,但那份深入骨髓的冰冷疏离感,却悄然淡去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内敛和从容的掌控力。
顶层会议室。
朱氏集团所有核心高管,正襟危坐。
“关于王氏集团的资产清算和收购计划,由赵副总全权负责。”朱淋清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我要在一个星期内,看到‘王氏集团’这四个字,从东海市的商业版图上,彻底消失。”
“是,朱董!”赵副总站起身,神情振奋。这场商战打得惊心动魄,如今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第二件事,”朱淋清的目光扫过全场,“我决定,正式启动‘清源计划’。”
“清源计划?”在场的高管们面面相觑,这个代号,他们从未听说过。
“众所周知,朱氏集团以能源和重工起家,但未来,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将成为集团最核心的战略方向。”朱淋清调出了早已准备好的ppt,“‘清源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推出一款革命性的健康调理药物,我将它命名为——清源丹。”
屏幕上,出现了“清源丹”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这款药,以传统古方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萃取技术,旨在从根源上调理人体机能,清除体内瘀滞,达到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听着朱淋清的介绍,台下的高管们,尤其是研发部门的负责人,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传统古方?固本培元?这听起来,怎么跟街边老中医的广告词一样?朱氏集团,什么时候开始搞这种玄乎的东西了?
“我知道你们的疑虑。”朱淋清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所以,我为‘清源计划’,请来了一位首席技术顾问。”
她顿了顿,按下了桌上的一个按钮。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张帆穿着一身休闲装,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所有高管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对于张帆,他们的印象很复杂。峰会上起死回生的“神医”,董事长身边的神秘男人,以及……传闻中的“刑满释放人员”。
现在,他居然要来当集团最核心项目的技术顾问?
“我来介绍一下,张帆先生。”朱淋清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清源丹’的核心配方,以及所有的技术难题,都将由张帆先生主导解决。研发部,全力配合。”
这话一出,研发部的负责人,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博士,李建国,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
“朱董,我恕难从命。”李建国的声音很生硬,“我尊重您为集团带来的胜利,也承认张帆先生或许在急救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是,现代医药研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需要的是海量的数据,双盲的实验,精确的分子式!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古方’和‘元气’!”
“让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来主导我们投资上百亿的项目,这不光是对我们研发团队所有人的侮辱,更是对集团的未来,不负责任!”
李建国的话,说出了在场大部分技术人员的心声。他们敬畏张帆的“神迹”,但不代表他们能接受一个“神棍”来领导他们工作。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朱淋清的脸色,沉了下来。她正要开口,张帆却抬手,制止了她。
他走到李建国面前,脸上没什么表情。
“你们现在,是不是有一个关于‘神经元再生因子’的项目,卡了半年了?”张帆开口问道。
李建国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是他们部门一个高度保密的项目,投入巨大,但一直无法在“诱导分化稳定性”上取得突破,已经陷入了僵局。他怎么会知道?
张帆没理会他的惊讶,自顾自地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拿起笔,写下了一连串在中医里最基础的药材名字:当归、黄芪、丹参、川芎……
“你们的思路,是利用高活性的生物蛋白,去‘刺激’休眠的神经元。对吗?”张帆一边写,一边说,“思路没错,但方法错了。刺激,是外力,是强迫。就像你用鞭子抽一匹累死的马,它就算能再跑两步,最后也只会死得更快。”
他转过身,看着目瞪口呆的李建国。
“中医的理念,是‘疏导’和‘滋养’。神经元休眠,是因为它所在的‘环境’出了问题,气血不通,营养送不过去。你要做的,不是抽它,而是给它松土、浇水、施肥。”
他指着白板上的那些药材。
“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固表,丹参破瘀生新……这些药材,用现代技术,将它们的有效成分,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重新组合。它不会直接‘刺激’神经元,但它能改善神经元周围的微环境,让气血重新流通起来。土壤肥沃了,种子自然会发芽。”
“君臣佐使?胡闹!”李建国本能地反驳,“这是玄学!没有数据支撑!”
“数据?”张帆淡淡一笑,“你们实验室,应该有‘人工脑脊液微流控芯片’吧?把你们的‘神经元再生因子’,和我写的这个方子,萃取后,分别注入两个芯片,在同等条件下,持续培养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后,用数据说话。”
说完,他扔下笔,又走回了朱淋清身边,像个没事人一样坐了下来。
李建国看着白板上那张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药方,又看了看张帆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心里又气又疑。
“好!”他咬了咬牙,“朱董,各位董事,我请求暂停会议!二十四小时!如果他的方子没用,我请求董事会,立刻将他逐出研发中心!如果……如果有效,我李建国,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端茶道歉!”
“可以。”朱淋清点了点头。她对张帆,有着绝对的信心。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对于朱氏集团的研发中心来说,是无比煎熬的。
李建国亲自带队,将张帆的方子,用最精密的仪器进行萃取和配比,然后注入了实验芯片。
所有人都围在显微镜和数据监测屏前,大气都不敢出。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对照组,也就是他们原来的“神经元再生因子”,芯片里的神经元突触,只有微弱的增长,而且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凋亡。
而张帆的实验组……
“天哪!你们看!”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指着屏幕,发出了惊呼。
只见在张帆的药液滋养下,芯片里的神经元,仿佛被唤醒的沉睡巨龙,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生发出新的、强壮的突触!而且,这些新生长的突触,结构非常稳定,充满了生命力!
十二个小时后,实验组的神经元活性,已经超过了对照组的十倍!
二十四小时后,当最终的数据报告生成时,整个实验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李建国拿着那份报告,手都在颤抖。报告上的每一个数据,都在颠覆他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科学认知。
他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第二天,在同一个会议室。
李建国当着所有高管的面,走到张帆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他亲手端起一杯早已备好的热茶,双手奉上。
“张顾问,我为我之前的无知和傲慢,向您道歉。”他的声音,充满了敬畏和羞愧,“从今天起,整个研发中心,唯您马首是瞻!”
张帆看了他一眼,没有去接那杯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茶就不喝了。把时间,用在‘清源丹’的研发上吧。”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和一屋子瞠目结舌的高管。
朱淋清看着他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骄傲的弧度。
会议结束后,林晚快步跟上了朱淋清。
“朱董,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嗯。”
“不过……”林晚的表情,有些凝重,“刚刚得到消息,我们‘清源丹’所需的一味核心主药,‘紫河龙舌兰’,它在国内的独家代理权,被一家叫‘盛辉贸易’的公司刚刚买断了。”
“盛辉贸易?”朱淋清的脚步停了下来。
“是的,”林晚调出资料,“这家公司表面上很干净,但我们深挖了一下,发现它的实际控股人,和王氏集团的旧部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这是,想在原材料上,卡我们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