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信纸
后宫中子嗣稀薄,三皇子和七皇子是皇上的孩子里最健康也获得最久的,剩下几位都是公主,年纪也都不大。
今天见到的两位公主也不过八岁。
太后和萧寒烟谈话时聊到这总会叹口气,脸上愁容遍布。
四人看着欢闹的孩子一时间陷入沉默。
据吴嬷嬷说,后宫的娘娘很稀奇的不像过往朝代那般勾心斗角,大家常围坐在一起聊天,慰藉深宫寂寞。
特别会叫上已有子嗣的妃嫔,大家看着天真无邪的孩童,心上的阴郁也会被驱逐不少。
因为这些妃嫔都明白,皇上心中只爱着先皇后,至死不渝。
新进宫的秀女还怀着满腔抱负,会去争一争帝王的宠爱,时间久了她们也同久居后宫的其他妃嫔一样,再不期待什么。
要怎么争,才能争得过一个死人呢?
那是心头朱砂痣,天上白月光。
“本宫记得德妃同顺嫔也是闺中密友,她同萧小姐的母亲是否也认识?”
公主们跑跳着进了庭院,丫鬟们紧跟着去了,皇后受不了沉闷的气氛,打开了话匣子。
德妃一怔,回身笑道:“娘娘说的不错,臣妾、顺嫔、靖王母亲和寒烟母亲四人是关系极好的密友。”
萧寒烟听到她们提起顺嫔,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身子坐直。
一直没出声的安昭仪此时也开口了,声音如落花般,淡淡的。
“臣妾记得顺嫔是先皇后的亲妹妹,后来才被纳入后宫。”
“”
气氛又降到了冰点,安昭仪的这话让她们怎么接?
安昭仪也反应过来话说的不对,又提到:“呃顺嫔最近身子不太好,一直在宫中养病,等她身子好了,带你去见见她。”
萧寒烟忙接过话口。
“自然是要见的,多谢昭仪娘娘。”
皇后轻咳一声,看向萧寒烟。
“萧小姐刚从母后那来吧?时间已晚,你再回府用餐只怕来不及了,就留下来和我们一同用餐吧。”
萧寒烟颔首称是。
宫中的餐啊,她还真想试试是怎样的山珍海味,与侯府的有差别吗?
她本不是这么贪吃的人,只是一上午什么也没吃,早晨吃了两口酥饼就出门了,现在肚子正饿着。
菜很快便布好了,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围坐着,也不讲究上下关系。
萧寒烟照着吴嬷嬷教导的用餐规矩,在千兰端来的净手盆中掬起水,将手擦干才拿起筷子,将菜送入嘴中。
不知是不是饿的太狠了,萧寒烟觉得宫中的菜格外香,夹菜的速度也渐渐快起来。
其他三人见状也觉得腹中升起饿意,房内一时间只能听到碗筷碰撞的声音。
吃饱喝足,萧寒烟满意地轻呼一口气。
再陪三位娘娘喝了一盏茶,才出了宫。
回到侯府时,一辆马车正从门口离开,王管家送的客,看来是来找爹爹的贵客。
通常来拜访府中其他人,会由那个院子主人的贴身小厮送出府,王管家来送只有两个情况,要么身份特殊,要么是来拜访爹爹的。
而身份特殊的人一般也是来见爹爹,二房的那位还不足以结识这样的人。
萧寒烟下了马车,叫住王管家。
“王管家,方才是有人来见爹爹吗?”
王管家正准备进门,闻言回头看见萧寒烟,笑着转身走上前。
“刚刚走的是户部尚书的长子,您的舅舅正好办事路过这,来拜访老爷。”
舅舅云逸明,萧寒烟对他没有什么印象,也不曾听府中的谁提到过,既然是她的娘舅,按理说不会嘴上的往来都没有。
萧寒烟一转回澄园的脚步,又去了萧鸿晖的院子。
彼时的萧鸿晖正在收拾什么东西,桌上乱成一团,像是一堆纸张。
“爹爹。”
萧寒烟迈进房间,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寒烟?你回来了?来帮我一起收拾一下,东西太多了。”
萧寒烟走上前,拿起其中一张。
是萧鸿晖在边疆的这些年,她寄给他的家书,零零散散铺了整张桌面,连地上都掉落几张。
原来爹爹都有好好收着,每一封都带回来了。
萧寒烟脸上不由自主浮现出笑容。
“爹爹怎么看起这个来了?叫我看了觉得脸上发热。”
萧鸿晖将信纸按时间码好,一个月一份,用细麻绳捆好放进桌边的一个木箱里。
“倒不是我心血来潮想看,方才你舅舅来过了,他提了一嘴,我拿给他看看。”
说到这,萧鸿晖得意的哼哼。
“他可眼热了,说他的女儿才不会写这些家书给他。”
云逸明的女儿就嫁给了京城内的一皇商,就这点距离,还不等家书送到,只怕回府的马车就已经到了。
倒是让萧鸿晖狠狠的炫耀了一把。
萧寒烟失笑:“舅舅怎么突然来了?”
“他接到命令,来问赫连硕在天圣待得如何,是否有不适应的地方,咱们就在隔壁,他就顺道来见我一趟。”
云逸明在礼部就职,关怀外籍人士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听到这,萧寒烟明了了,不再问,继续整理信纸。
她将信纸的日期整理好,萧鸿晖再放进箱子里,两人有条不紊的忙活起来。
收拾到去年冬月的信纸时,她的手停住了,接着在桌上还没整理的信纸中不停翻找。
没有,没有!
萧鸿晖蹲在箱子前摞好成捆的信纸,萧寒烟动作太大,有些信纸落入箱子中,他站起身见到萧寒烟睁大双眼,嘴里在嘀咕什么。
“寒烟,怎么了?”
听见萧鸿晖的声音,萧寒烟回过神来,眉头紧皱。
“爹爹,你确定我寄去的每一封家书你都带回了吗?”
萧鸿晖见她神情严肃,不由得也正色起来。
“我亲自收的,一封不落。”
萧寒烟又上前一步,急切道:“回京之后这些信有谁动过?”
萧鸿晖回想了一下,摇头。
“不曾,这箱子带回来我就再没开过。”
这就不妙了。
萧寒烟重新看回手中的两封信,萧鸿晖也凑上来。
萧寒烟每月寄四封信,手中的两封中间,少了本该在的另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