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魏延危矣。
遂又取赵林所献秘图,又查阅半晌,方寻得一条西线,似是小路模样,蜿蜒于山谷之间,同望北方。
君臣三人皆喜,刘备以手指图,笑曰:“不想又叫柏轩立了一功。”
庞统却摇头道:“先前在巴郡的密道便崎岖难行,若非魏延领兵轻行,无粮草辎重等物,恐不易通行。
此路于图上不过一条丝线,只怕也是崎岖小路,不容我三万大军通行。”
黄忠却道:“唉呀!派斥侯去探查一番便知,又有何难。”
刘备从其言,派斥侯沿秘图上所标方位,急去探查虚实。
斥侯去的快,回的也快,不过半日功夫便折返回来,报曰:“启禀主公,距此约有十余里外,确有一条小路。”
众人急问路况如何。
斥侯小将曰:“末将亲自走了一段,那道路极为难行,莫说辎重粮草,便是坐骑亦不易通行,只容步行一人来往,且多有碎石荆棘为障,实难行也。”
众人闻言,皆面露失望之色。
刘备命小将下去饮酒吃肉歇息,叹道:“小路不通,大路凶险,如之奈何啊。?8\8`d,u^s_h*u+w+a`n\g~._c,o.m!”
庞统亦是面色凝重,手捋胡须,思忖片刻,言道:“主公,如今看来,还需另寻计策破了蜀军水攻之计才是。”
刘备闻言,急问曰:“军师己有妙计?”
庞统道:“彼在上游筑坝,欲以水势制我,何不屯驻地势高耸之处,再以疑兵之计,诱使其开坝放水,待蜀军以为我等中计之时,再以伏兵制敌。”
刘备闻言,摇头道:“若如此,疑兵死无葬身之地矣,不可。”
庞统闻言,劝曰:“主公,此乃兵事,焉能顾忌死伤?”
刘备却执意不肯,又问庞统曰:“备今日为取郡县而舍兵卒将领,他日亦将为取州郡而舍军师矣。
昔日柏轩曾自嘲其懒惰,曰:‘今日退一步,明日退两步,日日退,终有无路可退之时。’
遂胸怀治政之能,却不治公牍,所派事务,皆分派出去,不沾笔墨。
备惩戒他时,柏轩又言:‘此为底线,而底线之所以为底线,便是不可逾越之线。’此乃人性也。
备今日若依军师之计行事,他日焉能不为旁人说服而弃军师耶?”
庞统闻言,长叹一气,无奈道:“主公言之有理,统受教矣。^x^i!n·2+b_o!o,k\.*c*o/m_既如此,容我再思虑一二。”
这边庞统苦思破敌之计,北方数百里外,魏延亦有难事发愁。
时广汉己克,魏延率众出城,向西行军,意欲取郪县。
然广汉至郪县虽路途颇顺,可容大军通行,也无险要之地可设伏。
但大军行至郪县时,如何攻城,却叫魏延犯了难。
只见郪县立于群山之间,东面是一片坦途,南北两面却被山崖阻隔,若要通过此路,只得从郪县城过去。
而郪县城池与旁处并不相同,此城池南北并无城墙,而是以两侧山脉为墙,叫县城颇有不妥,更应该叫郪关。
魏延见得这般险要关隘,自知凭借简易攻城器械,奈何蜀军不得,遂于郪县东面五里处下寨,多派军士伐木造器,以备攻城。
大帐之中,魏延正穿戴甲胄,欲先往郪县搦战,以探蜀军虚实。
张松言道:“将军欲取郪县,可先行诈败之计,诱敌追击,再以伏兵制敌可也。”
魏延从其言,于是二人分兵,魏延领千余人马去城下搦战,张松引三千人至路旁树林埋伏,留有千人依旧于营寨里协助工匠打造器械。
计是好计,怎奈蜀军却是任凭魏延如何叫骂,就是坚守不出。
魏延接连挑战三日,别说与蜀军交战,便是郪县何人驻守,亦不知姓名。
这一日,冲车、云梯皆打造数架,魏延率五千士卒亲往攻城,死伤三百余人,仍登不上城头。
郪县守城器械多样,弓弩、擂石、滚木、金汁、铁蒺藜应有尽有,只把攻城的魏延军折腾的苦不堪言。
见城固难克,魏延与张松又多番设计,却都不成功。
此地原本便是在一处山上,碎石遍地,不易挖掘地道,亦不可用水攻。
兼之城门紧闭,两侧山崖险峻,又不得暗遣细作入城为内应。
城墙之外数百步内,无一棵树木以为遮掩,遂也无法趁夜间守卒困顿之际袭城。
接连试探几日,城中守将是何人,兵卒几何,粮草几何,皆不知详细,只知守城器械甚多,但凡攻城,必箭如雨下,擂石滚木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如此又过数日,忽有先前派出的探马来报,言郪县南方山峦之间有一条小路,可通往郪县西面十余里之外。
魏延闻之大喜,便欲亲领一军走小路袭郪县之背。
时张松屡次劝说不住,便只好跟随魏延一同领兵前往。
那小路确是难行,但也容得战马通过,只是两侧皆为山林,一旦有伏兵于此,必败无疑。
所幸及至出了小路,仍不见埋伏,张松这才放下心来,只道自己料错了。
不曾想,待魏延领兵复向东行了十余里,来到郪县背面,却仍是见得两处山峦夹住城池。
魏延见状大恨,怒曰:“这叫甚么县!分明是关隘!”
张松道:“吾早先便告诉将军,此郪县与关隘无疑,将军就是不听,非要来此涉险。”
魏延闻言大怒,却顾忌张松与赵林兄弟相称,遂不敢造次,只得无奈道:“不妨,我等再回军城东便是。”
张松闻言,亦强忍怒意,却在心中埋怨道:“似此等莽夫,徒劳士卒来回跋涉,如柏轩贤弟昔日所言:‘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也。’这确是果真累死。”
埋怨归埋怨,却还是要回到城东,否则大军深入,一旦粮草不济,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如此,大军复回小路,又往东而行。士卒来回跋涉,多有怨言,士气己丧大半。
本道返回大营,再笼络一番,提振士气,不想行军中途,忽有斥侯来报,言前方三里处有一营寨,打着蜀军旗号,不知其兵几何。
魏、张二人闻言大惊,急引轻骑抵近视之,果见蜀军在当道下寨,以粗木为栅栏,两侧山林为天然屏障,最让二人绝望的,是面朝西面的这一段寨墙,没有门!
这是铁了心的不出战,只守住此路,不叫魏延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