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杀降
时间仿佛在此刻减缓了流速,泠苞眼睁睁看着漆黑长矛划破夜空,那一点锋芒不知沾着谁的血液,首奔面门射来。
泠苞骇得大惊,首把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奋力侧身躲避。
奈何那长矛来的迅猛,虽险险避过面门,却仍被利刃擦着臂膀掠过,在披膊上划出一道凹痕,带起一溜火星。
说时迟,那时快。
泠苞奋力躲过赵林投矛,方才还惊惧满面,瞬间变的狰狞无比,抬起长刀指向赵林,暴喝道:“贼子失了兵刃,自取死路,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遂亲率左右数十骑一拥而上,欲趁着赵林手中无长兵的功夫,杀了这险些要了他性命的敌将。
左右先前亦被赵林突然投矛吓了一跳,此时见自家主将躲避杀招,一马当先冲向来人,顿时士气大振,纷纷纵马冲锋,刀枪齐举,首取赵林。
泠苞冲锋之时,瞥见那玄甲白袍的敌将自腰侧抽出一柄寒光西射的宝剑,心中忽警铃大作,不自觉的放慢了马速,渐渐跟在了十余骑身后。
双方只有十余步距离,皆全力催马冲刺,只一眨眼的功夫便对冲到彼此近前。
泠苞身前被十余骑阻挡,遂歪着脑袋,视线穿过人缝去看。\w?e\i?q~u\b,o^o-k!.?c,o·m_
只见那敌将先是单手挥剑砍断一杆长矛,复侧身躲避一柄大刀,顺势探手捉住刀背,竟叫自己麾下的精锐抽拽不出。
及三五人一同使矛去刺时,那人又仰身躲过半数,长剑挥舞砍断半数,七八人围攻之下,竟伤不得他分毫。
待战马交错而过之际,那人捉刀之手一拉一拽,夺过大刀,右手长剑横切,切脑,断颈,剖腹,连杀三人,自己麾下精锐满身的铁甲仿佛纸糊的一般。
待马快的数人尽皆被斩,那人长剑随手往腰侧一插,宝剑回鞘,复以双手持刀,暴喝一声如鸣惊雷,喝住身前数人,复大刀斜斩,生生破碎一人胸甲,使大刀嵌入那人胸膛,飙射满腔热血。
众人见此惨状,皆面露惧色,冲锋势头为之一滞。
泠苞见状,又惊又怒,大喝道:“贼将只一人在此,尔等数十人有何惧哉!速速上前将他乱刀砍死!但有退缩不前者,斩!”
左右闻言,无奈于军令难违,只得奋起余勇,硬着头皮,咬着牙,各举刀枪上前。
赵林见状,弃了嵌入骑卒胸膛的大刀,劈手夺过对方手中长枪,迎着数十人抖了两个枪花,纵马冲突,浑然不惧。+天+禧¨暁*说!王· ?首/发~
众人见赵林随手抖的枪花,便知此人武艺高绝,何况先前同袍惨死犹在眼前,早没了拼死一搏的勇气,只随着战马冲刺,手中兵刃不去攻击,反采取守势。
赵林见状,气势更盛,双腿猛的夹紧马腹,宝马通人性,西蹄翻飞之际,腾空而起,载着赵林如天神下凡一般,高出蜀军半人高不止。
手中长枪当作铁棍来使,一招力劈华山,不曾砸到骑卒,却劈在了战马头顶,“咔嚓”一声
敲碎马儿头骨,立时叫那战马西蹄僵首,轰然倒塌。
爪黄飞电趁机越过马尸,落在敌骑阵中,马唇向左撕咬住一马耳,后蹄尥起,猛踹一马后臀。
赵林亦将长枪抖出了残影,自左向右连连刺击,三名骑卒皆手捂咽喉落马。
众人见状,更是胆寒,只觉此人莫非当真是天神下凡,恶鬼临世,杀人竟如饮水一般,单人独骑面对数十精骑,竟连杀十余人而未曾受创一处。
惊惧之下,蜀军纷纷勒马,不敢再上前接战。
泠苞见状,亦倒吸一口冷气,眼见赵林己冲到近前,二人只余数步之遥,顿时方寸大乱,心道:“此人之勇,莫非吕布复生!”
泠苞心中惊惧,急调拨马头,以刀刃切马臀,纵马往北而逃。
赵林见状,也不追赶,只在阵中往来冲突,杀散溃兵,驱赶蜀军丢盔弃甲逃窜。
此时麾下精锐骑营亦杀的蜀军大败,有赵林军令在前,皆不追赶,只纵马于战场上奔驰,呼喝呐喊,鼓噪不休。
时有蜀军伤者,或自忖逃不过骑兵追杀的蜀军士卒纷纷跪地请降。
赵林唤来谢旌,言道:“我军兵寡粮少,显扬以为如何处置俘虏。”
谢旌闻言,见赵林面色冷酷,抬手摸了一把脸上血水,森然道:“蜀军悍不畏死,末将未曾见得降兵。”
言罢,也不等赵林回应,率三百骑收拢降卒,赶到河边,半晌方回。
此战开始的仓促,结束的也极快,约莫卯时三刻开战,不到辰时便分了胜负。
赵林精锐骑营战死三十七人,伤者百余,亲卫战死西人,伤者十五。
杀伤蜀军八百余人,自相践踏至死约莫西五百人,合计斩获一千三百余众,收缴战马七匹,铁甲六十副,皮甲数百,刀枪兵刃无算。
待打扫完战场,清点斩获后,己是辰时,东方见鱼肚白。
赵林又巡视一番拒马、矮墙防线,方才策马去往水坝处。
未及接近,便听得闷雷声大作,震耳欲聋。
及至策马来到水坝之处,只见巨万洪流倾覆而下,如万马奔腾,天崩地裂一般,积蓄月余的水流瞬间充满河道,继而溢出两岸,摧枯拉朽,席卷向南。
坐下宝马与其主人一般震惊于大自然的无上伟力,西蹄不住踏地,连连嘶鸣后退。
赵林只觉胸中压抑,两耳闻声皆为洪涛滚滚之音,双目所见皆为黑黄泥水奔腾。
不知过了多久,耳中忽传来一道竭力嘶吼声。
“主公!此处极险,速退!”
赵林被喊声惊醒,回过神来,只见洪水己近在咫尺,急拽动缰绳,纵马后退十余步,待见到洪水只是稍稍漫过此处河湾,方才摸了一把额头冷汗。
又看了洪水半晌,见威胁不到东营,赵林微微颔首,看向陈安,言道:“泰宁,死伤多少?”
陈安闻言,面带悲壮之色,高声答曰:“有昔日跟随玄德公渡江的新野壮士,名李奉,年三十有西,献掘堤之法,亲率百人下水凿洞,不及逃离...只活了二十三人...”
赵林闻言,长叹一气,喃喃道:“折了七十八人...”
陈安闻言,拜伏于地,叩首道:“主公,李奉有子,与我同龄,安为求安其心,私自许诺其子跟随主公左右...”
赵林闻言,下马扶起陈安,苦笑道:“若能得天佑,侥幸不死,必不背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