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疲兵之计

却说赵林两日夜将湔水东营打造的如铁桶一般,诱高沛领军来攻,先胜一阵,挫其锐气。~如¢蚊^旺¢ ¨首?发^

蜀军为天上投石,地上陷坑所慑,暂且退回资中城。

高沛曰:“此战先伤了泠将军,又折损千余精锐,却不见得赵林一面。倘若彼坚守不出,我等强攻之下,只怕损失惨重。”

张任闻言,颔首:“敌有所备,强攻不可取。眼下洪水未退,刘备不得北进,我等若在三五日内攻克赵林营寨,生擒此人,则刘备纵有精兵强将,亦无能为也。”

高沛闻言,皱眉道:“赵林虽止三千人马,然营前有壕沟、拒马,其后有投石车这等利器,我等若非强攻,如何能在三五日内攻破他营寨?”

张任思忖一番,不得计,起身于城楼上踱步良久,忽抬眼远眺,隐约可见赵林大营,若有所思道:“此人用兵,深谙兵法之要。河湾处虽无退路,却也叫我等铺展不开阵势,无法围而歼之。

《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赵林赵柏轩...真将才也。”

高沛闻言,皱眉道:“张将军可有计策?”

张任手扶女墙,笑曰:“彼既兵少,又无退路,吾自然有计破之。”

高沛奇曰:“计将安出?”

张任笑道:“高将军可曾听闻先贤伍子胥疲楚之计?”

高沛闻言,拱手道:“不知也,愿闻其详。/咸¨鱼/看?书\ ^已/发!布+蕞′芯.章?劫.”

张任曰:“昔日吴国攻楚,伍子胥献疲楚之策,分大军为三部,先差一部犯楚,楚以举国之兵来迎,吴军不与交战,后撤出境,待楚国大军还,再令一部人马犯楚。

如此三部人马轮流犯境,楚国每以举国之兵迎战,大军往返奔劳,反复进退,空耗国力,徒伤士气...”

话未说完,高沛大喜曰:“疲兵?张将军妙计!妙计呀!”

言罢,于城墙之上手舞足蹈,奔走不停,喜曰:“赵林兵少,又无路可退,乃生死存亡之际,必严加防范,我若分派士卒,每日佯攻其营,赵林恐不敌我大军,必设重兵防范。

如此一来,只须一日夜,其军必疲,士气大跌,无能为也!哈哈哈哈!”

笑罢,高沛便拱手一礼,欲下去准备分兵佯攻之事。

却见张任摆手拦下,笑曰:“高将军,只须命数百士卒,多备鼓乐之器,于夜里悄悄抵近其营,鼓噪呐喊,锤锣打鼓,不叫其军安眠便是,何必枉费士卒性命,佯攻其寨?”

高沛闻言,思忖一番,忽大笑曰:“哈哈哈哈!张将军此计妙极,妙极也!

如此日夜不得休息,他赵林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如何能为?

哈哈哈哈!末将这便下去安排,今夜便耍弄虎雏一番。~5¨2,s′h?u.c*h,e^n¨g`.+c`o′m¨”

言罢,拱手一礼,大笑离去。

张任送走高沛,反身遥望赵林营寨,手捋胡须,冷笑一声,暗道:

“虽有将才,又怎是吾敌手?虎雏?哼...不过尔尔。”

另一边,赵林于大帐设宴庆功。

营中凡屯将之上,皆入席饮宴。

肉是现杀的马肉,胡乱煮熟,或者烤来吃用。

酒是浊酒,原为蜀军御寒之用,量不多,每人只分得一碗。

待众将吃的肉丝塞满牙缝,赵林举杯起身,朗声道:

“诸公,此战我等未伤一人而斩首蜀军千人,缴获甲胄数百领,皆赖诸公奋勇,士卒用命。

今日挫敌锐气,首战告捷,当盛饮而贺,诸公且满饮此杯。”

众人闻言,皆起身举杯,先赞乃因赵林之谋才有此大胜,随后将浊酒一饮而尽。

赵林亦干了一碗,随后环视众将,正色曰:“我军虽胜了一阵,然我等仍在重围之中,进有蜀军势众,退有湔水深狭阻路,不可因一时之胜而懈怠!”

众将闻言,皆敛去笑容,静听赵林言语。

“蜀军近在咫尺,敌众我寡,其必不会就此罢休。

尔等须严加防范,提防蜀军夜袭营寨。

但有巡营不勤者,守卫懈怠者,必严惩不贷!”

众将闻言,皆抱拳曰:“谨遵将军之令!”

赵林见状,微微颔首,又安排好值守轮次,分队巡逻,明哨暗哨等,方才叫众人散去。

是夜,月隐星稀,天地间一片昏暗。

赵林营中,大部士卒卸甲安眠,只余三百人分派岗哨巡逻。

夜半时分,高沛亲领五百士卒,背负铜锣皮鼓,少打火把,行至湔水东营数百步外。

高沛瞧见营中火光,便叫士卒灭掉火把,循着营中灯火抵近数十步外,旋即咧嘴一笑,高声喊道:

“杀啊!活捉赵林!”

霎那间,五百士卒或敲锣打鼓,或双手持刀剑交击,鼓噪呐喊,齐声喊杀。

那铜锣哐哐作响,刺耳至极,闻者无不惊醒;

那战鼓咚咚轰鸣,震破静夜,听者尽皆振奋。

刀剑交击之声此起彼伏,呐喊厮杀之音喧嚣嘈杂。

营中岗哨、巡逻士卒等本就得了赵林之命,严加防范。

忽闻这喊杀动静,顿时警觉,或在营中奔走相告,唤醒同袍,报于各部将校,或擂鼓吹号,警示有敌来袭。

时赵林正在酣睡之中,忽被陈安唤醒,未己睁开双眼,耳中便传来陈安急切告警:

“主公!蜀军夜袭!”

赵林闻言,猛的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道精光,急道:“速速为吾着甲!”

又大喝一声:“来人!传令各军,分守营寨,去叫谢旌死守拒马!”

言罢,在陈安的帮衬下匆忙披甲,疾行出帐。

帐外早有亲卫牵来宝马,赵林接过长枪,翻身上马,急向辕门冲去。

各部将校及士卒亦胡乱披甲持械出帐,跟在赵林身后,奔向辕门,或谨守营墙。

赵林急奔至辕门外,见谢旌己然率数百士卒在拒马之后列阵,却不见蜀军身影,遂纵马奔至谢旌身侧,问曰:

“敌军何在?”

谢旌言道:“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赵林闻言,皱眉看向前方,入目皆是黑漆漆的一片,心中不由暗思:

“蜀军袭营怎会不打火把照亮?”

思及此处,赵林夺过一士卒手中火把,一手持长枪,一手持火把,轻磕马腹,宝马缓缓走出拒马防线。

赵林循着鼓噪呐喊之声向前行了十余步,那震天响声却忽然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