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决战湔水1

蜀军两万五千之众,分作十余部在营前列阵,呈包围态势。_秒!章-踕*暁′说?徃? /勉_沸.岳*黩,

其阵列森严,旌幡蔽日,刀枪如林,甲胄齐整,横亘错落于湔水东营之前,威势汹汹。

常言道,人上一千,形形色色;人数过万,无边无沿。

赵林及三千将士眼中,这两万五千手持利刃,气势逼人的蜀军,仿佛汹涌澎湃的潮水,似乎瞬间就可以将这小小的湔水东营吞没。

然众将士听到赵林慷慨激昂的大喊声,心中惧意虽未全部消散,却也燃起了一股决死之意。

先前因怕死而吓得双腿战战的年轻士卒率先响应,高举手中长矛,大喊道:

“愿随将军死战!”

身旁的老卒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年轻士卒,咧开的嘴角扯出眼眶的褶皱,亦高声呼喊:

“愿随将军死战!”

一老一少的呐喊仿佛在平静湖面丢下了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愿随将军死战!”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逐渐汇聚,继而整齐划一,山呼数遍,响彻整个战场。

赵林见状,心中亦涌出一股豪气,提枪立马于阵中,目光如炬,首视对面的人山人海。

高沛立于前军阵后,见赵林营中士气大振,暗自诧异一瞬,旋即冷笑一声,谓左右曰:“我等十倍于敌,即便鼓舞士气,又有何用?小儿无谋矣。_k!a!n`s,h_u+a?p.p?.¨n`e?t?”

言罢,大喝一声:“擂鼓!进军!”

左右闻令,于鼓车上缓缓敲响战鼓,前军五名校尉得了军令,抽刀在手,各自指挥一部人马排着紧密阵型,呈包围态势向壕沟进军。

五千余蜀军呼喊着口号,迈着还算整齐的脚步踏地而行,缓缓推进。

沉重的脚步仿佛踏进众人的心头,每接近一步,都让空气愈发凝重。

赵林这边,早有准备,三名军侯各领五百人于拒马防线之后列阵,重甲持矛戈在前,弓弩手在后,每人身前的土地上还插着几根简易投矛或是箭矢。

李姓校尉率五百人为预备队,察险要之处支援救火。

另一名校尉率百余人操纵简易投石车,若有哪面危急,便可速发石块震慑蜀军。

谢旌领五百精骑伏于营寨左翼,赵林虽身在辕门处观战,但若是时机一到,便可纵马赶到营寨右翼,率亲卫及五百精骑突袭蜀军。

蜀军万万想不到,短短西天五夜的功夫,赵林以三千士卒不仅仅是挖出一条数百步长的壕沟,建造了拒马、投石车,还在营寨两侧开了隐蔽的侧门,又差人在寨墙与河岸间踩踏出两条足以使战马奔驰的通路来。

而这些几乎都是在蜀军眼皮子底下做到的。¨e+z-暁·说`徃′ ?最?鑫·漳¢节~更+辛′哙?

“敌近百步!搭箭!”

正面的军侯忽然大喝一声,弓弩手自身前的土地上抽出一支箭矢扣在弓弦上,或架在劲弩上,蓄势待发。

“敌近八十步!”

蜀军前排刀盾挺进,中段则是背负包裹的士卒,后端为弓弩手,此时也弯弓搭箭,蓄势待发。

“敌近五十步!”

话音刚落,只听一声梆子响,自蜀军阵中升起密密麻麻的黑点。

那军侯抬头去看时,却被斜挂东方的冬日晃了眼睛,看不真切,只是听到箭雨射来的嗡鸣声,急忙低头,大喝道:

“俯首避箭!”

士卒闻令,纷纷低头,仗着铁甲兜鍪或是双重皮甲硬扛箭雨。

“唰唰唰!”

“嗖嗖嗖!”

箭雨倾盆落下。

“叮叮叮!”

“铛铛铛!”

无数箭头撞在铁甲的叶片上,凿出一个个浅浅的小坑,颓然落地。

也有数不清的箭矢扎在了皮甲上,却被第二层皮革拦住,只是有些士卒身前插着十数支羽箭,看着甚为骇人。

不时响起的闷哼声,也代表蜀军的箭雨并非毫无建树。

防护再严密的盔甲,也有薄弱之处,总有漏网之鱼,恰巧命中,扎在甲片连接处,所幸是八十步外的抛射,虽能透过薄弱处,却也无力对重甲之士造成致命伤。

“敌近西十步!弓弩准备!”

那军侯顶着接连不断的箭雨,不顾被射中面门的风险抬头看了一眼蜀军,大吼下令。

“咚咚咚!”

脚步声越来越近,似乎就在眼前。

但荆州军士卒无一人抬头去看,也无一人惊慌失措的胡乱射箭。

密集的箭雨下,拒马被射成了海胆一般,士卒也大多在身前挂上十余乃至数十支箭矢。

“敌近三十步!拉弓!投矛准备!”

前排重甲矛戈将长兵架在拒马上,自身前黄土中取来简易投矛,握在手中。

“敌近二十步!放箭!”

军侯再一次抬头去看,旋即闷哼一声,手捂下颌被箭矢擦出的血痕,怒声下令。

荆州军的弓弩发射之声淹没在敌军厚重脚步和连绵不绝的梆子响中,几乎不可察觉。

数百支箭矢相比蜀军十倍之多的箭雨而言,显得稀疏不密,然而从敌阵中传出的惨叫声却意味着两军的差距。

荆州军人皆重甲或双层皮甲,又岂是只穿戴简易半身甲的蜀军能比的。

数百箭矢虽大多扎在了敌军前排刀盾上,却也有不少箭矢穿过人缝,射中了中段背负泥土的蜀兵身上,射倒数十人。

军侯听到敌阵中传来的惨叫声,松开捂住下颌的手,随意在甲胄上抹了抹手上的血迹,隐藏在络腮胡中的嘴角咧出一抹报复成功的笑意。

“敌近十步!投矛!”

那军侯又一声大喊,左右闻令,一手抬起遮住面门,一手握着投矛,奋力掷出,一齐射向蜀军。

简易投矛无铁刃,只削尖了一头,威力远不如铁尖的制式投矛,却仍然能对只穿简易皮甲的蜀军造成一定的杀伤。

先前蜀军刀盾为防箭雨,团身藏于盾牌之后,却把中段的负土士卒显露出来,在箭雨攒射中尚能弯腰躲避箭雨的负土士卒,却防不住投矛。

弓弩射程远,三十余步内的抛物线几乎不可见,而投矛却能在空中划出一道明显有弧度的射击路线,越过十步内的刀盾,扎在二三十步内的负土士卒身上。

一轮投矛齐射,从蜀军阵中传来的惨叫声远比方才多了不少。

但前军五千之众,推进百余步,抵达壕沟边缘,也不过才付出了不足百余人的伤亡。

高沛立马于阵中,见到前排刀盾士卒敌近壕沟,纷纷矮身躲在盾牌之后,仿佛筑成一道矮墙一般,负土士卒在箭雨的掩护下轮流将背负的包袱扯开,向陷坑中洒落泥土,而荆州军虽能造成一些杀伤,却阻拦不住,不由抬手轻捋胡须,谓左右道:

“尔等做好准备,待壕沟填平,扯开拒马,尔等便纵马杀入营中,务必生擒赵林小儿!这功劳,须让不得张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