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进士返乡
这个声音太熟悉了,年年都来一次,村民不熟悉都不行啊。
再加上,前段时间村长的孙子陈林玉考上秀才公了,也是这个锣鼓声,只是声音没有这么大而已。
于是汇集而来的村民,都是高高兴兴地跟着敲锣打鼓的衙役,往村尾的方向而去。
另一边,正陪弟弟在大门口附近玩耍的皮蛋,耳朵一动。
有锣鼓声?是不是大哥考上了?
皮蛋一直是大哥的脑残粉,他一直相信大哥一定会考上。
所以这段时间,他非常关注村口的方向,每天时不时都要仔细听一下,听有没有人敲锣打鼓的。
现在一听到锣鼓声,立马就问他的书童吴有根:“你听,是不是有锣鼓的声音?”
吴有根竖起了耳朵,然后大声道:“是的,有锣鼓的声音,二少爷你没有听错。”
“啊,啊,啊。”皮蛋把弟弟牛蛋一把推到吴有根的身边,就一边大叫一边跑进了家。
被推倒在地上的牛蛋:“???”
二哥,你是疯了吗?
但是还没有等他说这句话,皮蛋就不见了。
而皮蛋跑进后院一个人都没看见,立马又大叫起来。
“爷爷,娘,二姐,三姐,你们快出来,啊,啊,啊。”
在屋子里面筛选到稻种的老陈头,房间休息的林花儿,和在房间里面说悄悄话的二喜和三喜。
听到皮蛋的大喊大叫,以为出了什么事,都是一咕噜地就跑了出来。
几人一出来,都紧张道:“怎么啦?怎么啦?”
皮蛋见人都出来了,一边跳一边说:“爷爷,有锣鼓声,大哥考上了。”
几人也是竖起耳朵,也叫道:“对,就是这个熟悉的声音。”
“我也听到了,你们快一点去准备东西,一会报喜人肯定就到了,我再到门口去看看。”
老陈头说完话,还不等其他人有反应,就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虽然林花儿也很想跑出去看,但是现在就只有自己一个大人在家,只能无奈地跺了跺脚。
于是,就立马吩咐厨娘许氏去准备茶水,她想了想,又钻进了房间,她要准备多一点喜钱才行。
不一会儿,在陈家的大门前,就响起了一阵阵的鞭炮声和锣鼓声。
这个时候,陈家人都站在门口的阶梯上,看着下面卖力干活的衙役和前来凑热闹的村民,心里都是高兴极了。等鞭炮烧完,林大山挥了挥手暂停了锣鼓声,然后示意后面一个英俊挺拔的男子站出来。
赵云龙深呼吸了一口气,就打开了手里的喜报,大声喊道。
“京城捷报,贵府的陈清远老爷在永和二年,高中殿试二甲第一百零二名进士。”
连喊三声,最后一声直接喊破声了。
“哇。”
不知道是谁突然哇了一声出来,然后村民接连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
村民虽然在看见衙役的那一刻,已经知道陈清远考上进士了,但是等衙役喊出来,都还是有点在做梦一样
不仅是村民在像做梦,就是陈家人也是一个个脑袋都有点发晕。
还是老陈头最快回过神来,连忙说道:“大山,你带着你的兄弟们都到小院里面,喝一杯茶水再说。”
林大山大笑道:“要的,要的,兄弟们跟着我进去先喝点水,解解渴。”
身后的衙役,也是大笑道:“好的,我们都要来过几次了,已经熟门熟路了。”
林大山带着衙役进了大门,心里一阵阵感慨,自己的大外甥这么厉害,居然一下子就考上了。
以后妹妹就是官老爷的娘了,而他就是官老爷的舅舅了。
林大山一想到这个,心里激动极了。
不过在一帮报喜人中,除了林大山非常高兴,还有刚刚打开喜报的赵云龙,也是兴奋得不行。
赵云龙坐在堂屋,偷偷挺了挺胸膛,不禁想起了前两个月的事情,那个时候的自己刚刚成为九品的巡检。
在一次的巡逻中,救下了被抢钱的二喜,一来二去的,他就喜欢上了这个长相柔美,性格温柔的少女。
终于,上个月派媒人上门订下了这门亲事,现在是只要等陈清远回来,他就能成功娶到媳妇了,以后自己也是进士老爷的二姐夫了。
坐在堂屋里面喝茶水林大山,看着赵云龙一脸的傻笑,直接踹了一脚过去。
赵云龙被踹得晃了一下,摸了脑袋问道:“林舅舅,你好端端的踹我干嘛?”
林大山撇了撇嘴,小声道:“注意点形象,你小子还没有娶到人呢。”
“哦,哦。”赵云龙连忙恢复了往常不苟言笑的表情。
林大山见状,才点了点头,他也是很欣赏赵云龙这小子。
虽然这小子有一个县尉做老爹,但是从来不做欺压百姓的事,最关键的是身手也不错,长得也英俊,配二喜刚刚好。
林大山喝了一杯茶水,等衙役都拿到了赏钱,又和妹妹林花儿说了一会话,就离开了,他毕竟是在衙门做事,不能久待。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报喜的衙役都离开,村民立马就围在了陈家人身边,一个个都想看一看京城的喜报是怎么样。
京城他们没办法去一趟,但是京城的喜报看过了,也算去过了,于是村民都挤着看。
为什么是挤着看?
原因是老陈头担心这些人激动过头了,不小心把喜报扯坏,那就没办法让祖宗看清楚了。
所以老陈头就站在椅子上,双手高举着喜报,让村民在半米处看。
等所有的村民看了一遍,老陈头才小心的把喜报收起来,然后嘴巴不停地念叨着陈清远什么时候才回来?
而以村长为首的村民,也是不停想着陈清远这个进士老爷,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就等开席了。
......
而被念叨的陈清远,这个时候才刚刚踏上返乡的船。
他申请到假期是50天,不过一来一回都要一个月,所以满打满算,在家里只能待半个月左右。
毕竟还是要留一点时间做缓冲,不可能把20天都留在陈家村。
等陈清远坐了半个月的船,终于回到了林安县,才舒了一口气。
可能是船上插有新科进士返乡的牌子,一路上还是那么顺利,一点也没有发生水匪劫船这种情况。
要是船老大听到陈清远的心声,一定会忍不住吐槽,有哪个水匪敢劫船,是脑袋不想要了吗?
陈清远刚刚和李文海分开,就见一个少年气喘吁吁跑了过来。
“大少爷,大老爷,我终于等到你们了。”
看见熟悉的人,陈清远笑了起来。
“嗯,是小六啊,那咱们回去吧,我已经想回陈家村了。”
小六乐呵呵道:“好的,我把牛车拉过来,前几天二老爷和二夫人就不在县城了。”
“他们回陈家村帮忙了,叫我每天都在码头上盯着。”
等把所有的东西都搬上了牛车,陈清远说道:“老爹,你先上去,还有吴一发你也累了,先坐上牛车吧。”
等一行人回到陈家村,已经是到晚上了,只有陈家门口的两对灯笼是亮着,在等着远方的人回来。
这个时候,亮了半个月的灯笼,终于等到了它要等的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