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追人追到家
“竹子叶片越绿,通常竹笋就越多,你敲的那棵竹子,叶子都发黄了,这种竹子竹笋可少。”
被宋阳拉了一把,王岳下意识跟着走,却还是忍不住回头叮嘱,“要选竹叶又密又绿,绿得发黑那种!”
挑挖冬笋的竹子很有讲究,得是两到四年生的竹子,竹节上还有些白毛,不过掉得差不多了,竹竿透着青翠,略带少许泛黄,但不是那种特别明显的棕黄,竹叶浓密且油亮。
这样正值“青壮年”的竹子,顺着它的根更容易找到又好又多的竹笋。
王岳平时话不多,这时候都跟着宋阳走了还多嘴,显然是心动了,一心想引起林晓雨的注意。
宋阳留意到林晓雨也一直盯着王岳看,见两人初见便有这般反应,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生活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下一个地点,会有谁与你不早不晚、不远不近地相遇。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哪怕只是匆匆一眼,都能让人怦然心动、念念不忘。
宋阳对此感触颇深,就像他在黑市第一次听见冯晓萱的声音,即便没瞧见面容,那声音也深深印在了他心里,他总觉得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就像王岳和林晓雨,在这竹林问路时的相遇,大概也是命运的安排。
两人顺着竹林山坡走到下面的山道,都看不见林晓雨了,王岳还不停地回头往竹林那边望,结果没注意脚下,被一块凸起的山石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宋阳笑着调侃:“岳哥,你小心点,一步三回头的,还去不去蓼叶村啦?”
王岳答非所问:“刚才那姑娘可真漂亮!”
宋阳打趣道:“看上人家啦?”
王岳理所当然地说:“那还用问,也不知道她是哪个村的,结婚没?”
宋阳笑着逗他:“就是说话那个,我觉得你们俩挺配,都身强体壮的,以后干农活、生孩子都没问题!”
“身强体壮?”王岳懵了一下,赶忙解释,“我说的不是那个,是又高又瘦、长得好看的那个,身强体壮那个看着太壮实了,你看她走下来,肚子上的肉直颤。不是……你这眼光,怎么会觉得是胖的那个呢?”
“开个玩笑。岳哥,要是我告诉你,我带你来见的就是刚才那个漂亮姑娘,你信不?”
“你可别哄我,哪有那么巧的事?”
“不信?”
“肯定不信!”
“这好办,我带你去她家认认门,等她回来,你就知道我是不是骗你了。”
宋阳带着王岳,沿着山道翻过山岭,转到河边的大路,顺着河流往上走,没多会儿,就看到一片黑黝黝的石崖。
石崖上长满青苔,水滴像下雨一样不停地滴落,哗啦啦的,在石崖底部汇成一条小溪。
山沟两侧长满密密麻麻的蓼叶,即便不少树木叶子落光、野草枯黄,这山沟依旧透着绿意,山谷两侧是层层坡地,时不时能看到有年头的柿子树、核桃树。
再往里走,便能瞧见山湾里的屋子。这是个大村子,房屋密密麻麻的。
村民们大概在忙着积肥,路上能看到有人背着从山上搂来的松毛枯叶往村里走,还有不少人在河沟里捞淤积的黑泥,这些河泥都是用来积肥的。
两个陌生的年轻人进村,引得不少人张望。路上,一位管事的生产组长开口询问:“两个小伙子,你们是干啥的?”
宋阳回答:“我们是桃源乡那边的,出来打猎,路过这儿。”
“你们打猎跑得够远的!”
“也不算太远,七八个小时的路程,有时候还去更远的地方。”
这只是简单的打探,山里村子私下里琐事不少,但对外来的人,大家都很警惕,也很团结。
两人顺着村子大路往前走,这里四面环山,高山阻挡了气流,让这地方格外暖和。
不是所有人都去上工了,零零散散能看到有的人家烟囱开始冒烟。
村子大路上,时不时有鸡群溜达,看家狗见两人经过,叫个不停。
路上很少见到牛羊粪便,这些东西一出现就会被人捡起来积攒着,到时候交给队上当粪肥换工分。
村子里有几间屋子,厢房的墙塌了、屋檐也坍了,看样子没人住,屋顶都长了野草,屋舍间还夹杂着十几棵银杏树。
一直走到村子边缘,宋阳指着缓坡上的一个小院说:“这就是刚才那姑娘的家,岳哥,你要是不信,就在这儿等着。我看她背篓里的竹笋快满了,估计没多久就会回来。”
王岳打量着小院,院子里有三间上房和一个小厢房,周围用木头围了一圈栅栏,猪圈旁边放着一个碌碡,这东西是给稻谷、麦子脱粒用的,有时候也用来平整土地和路面。
屋子旁边有一棵古银杏树,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差不多有三丈高,满树的叶子都黄了,山风一吹,叶子纷纷飘落,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金黄金黄的,十分耀眼,造型漂亮得让人看了就觉得舒心。
看到这些古银杏,宋阳大概能理解为什么不少外面的大老板,在布置自家宅院时,喜欢到山里找棵古银杏种上。
就连宋阳自己看到这棵树,都开始琢磨自家院子是不是也种一棵。
其实没必要跑这么远,石河子村附近山里也有这种不知道长了多少年的古树,只是数量没这边多。
宋阳知道两棵,一棵很多年前被砍得只剩个大树桩,后来发出不少枝杈,长得歪歪扭扭;另一棵小一些,一人就能合抱过来,却长得笔直。
正所谓“千山都看霜红叶,独有银杏一片金”,种在院子里,以后就算不卖钱,也能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他想着,到时候请人把两棵树都挖回来。
上辈子,那两棵树被赵强给卖了,宋阳一直有意一点点打造自家院子,让家变得更漂亮。
见王岳往屋子后边高处的山林里爬,宋阳也带着狗跟了上去。
到了林子里,王岳一屁股坐下:“我就在这儿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宋阳笑着说:“你在这儿看吧,你们俩挺有缘分,才到村子附近就碰上了要是你看上她了,人我也给你指了,家门也带你认了,接下来就靠你自己了。
我只能帮到这儿,我先到附近山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打点东西喂狗,今晚,咱们就住她家。”
“住她家?”王岳愣了一下,“方便吗?”
“这有啥不方便的,咱们没地方住,总比在山里找个山洞强。借住一晚,能吃上热乎饭、喝上热汤多好,这还能给你创造机会,多了解了解她。”
王岳想了想,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行,不能白吃白住,该花的钱我出。”
“那肯定啊,带你来看姑娘,还让我掏钱,那可不行!”宋阳说完,带着狗子往附近山里走,王岳也起身跟上。
“怎么不看了?”
“你说得那么肯定,应该是真的。再说了,等会儿还得回来。”
两人一起往附近山里走。山上柿子树多,虽然不指望打到大的野物,但树上的老阳雀和林子里的斑鸠倒是常见。
用宋阳的双管猎枪打鸟肯定打得稀碎,于是就让王岳换上铁砂,就当练手。
两人在山沟谷地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打了十多只鸟雀,分喂给四只猎狗,另外还留了三只斑鸠,然后返回蓼叶村。
到了林晓雨家小院后面的山坡,王岳果然看到院子里,林晓雨正在把桃树枝桠上停歇的鸡,一只只捉进鸡圈。
这下他彻底确定了,心里别提多高兴,可脑子好像一下子不会转了:“阳子,接下来咋办?”
宋阳没说话,直接带头顺着山坡下去,走到院子边:“咦,原来这是你家!”
林晓雨在两人从山坡下来时就注意到他们了:“你们有什么事吗?”声音清脆悦耳。
王岳抢先说道:“我们从桃源乡那边来,到山里打猎,现在天晚了,想在你家找点吃的,顺便借住一晚,柴棚也行,我们会付钱的。”
“你们等一下。”林晓雨转身跑回屋子,不一会儿,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走了出来,是林晓雨的父母,后面还跟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是林晓雨的弟弟。
一家人来到栅栏边打量着两人,随后,林晓雨的父亲为人实在,打开门说:“你们进来吧,晚上柴棚太冷,就在火塘边给你们打个地铺。”
“那太谢谢了!”
“谢啥,都是山里人,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你们不嫌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