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冰封洞窟

离开上古洞府后,古昊铭没有在鬼影原停留太久。他对玉简中的地图和功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地图上标注的第三处险地位于一片被称为“冰封洞窟”的区域,这片险地隐藏在北方最极寒的雪原深处。

玉简中记载:“冰封洞窟藏有寒灵玉髓,若得之可锻体护元,增强修士的灵气密度,堪比灵品中品的顶级资源。但洞窟深处有远古阵法守护,非绝强之人不可轻入。”

古昊铭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抹冷笑:“非绝强之人?偏偏这正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北方雪原距离鬼影原并不近,光是穿越数座山脉和荒原便需要十几天的时间。为了不浪费时间,古昊铭特意在一座小城购置了一辆越野车,以便快速穿越这些荒凉之地。

在路途中,他并未闲着,而是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开始参悟玉简中的辅助功法。这套功法名为《凝寒决》,正好与冰属性灵气相辅相成。尽管无法与九劫轮回诀媲美,但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显然能够发挥奇效。

五天后,古昊铭终于抵达了雪原的边缘。这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寒风如刀般割在脸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寒气。

他将越野车停在一处隐秘的山坡下,随后带上所有的必需品,独自向雪原深处进发。

“这地方的灵气波动比鬼影原还要紊乱,而且夹杂着极强的寒属性灵气。看来,这里确实与寒灵玉髓的存在有关。”古昊铭一边前行,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

随着深入,周围的温度越来越低,即使以他的修为,也不得不动用灵气护体来抵御这股极寒之气。更让他警惕的是,周围的雪地上时不时出现一些巨大的脚印,显然,这片区域并不安全。

“看来这里的守护者不止阵法,还有一些强大的生物。”他心中暗想,手中的长剑始终没有松开。

又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古昊铭终于看到了玉简中提到的冰封洞窟。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冰窟,洞口宽约十丈,四周覆盖着厚厚的冰霜,散发出淡淡的蓝光。

他突然止住前行的步伐,宛如雕塑般静静地伫立在原地。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锁定着前方不远处那个看似普通的洞口。他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洞口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观察后,他终于有所发现——洞口周边竟然分布着好几处极其隐蔽的阵法节点!这些节点被巧妙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与周遭景物浑然天成,如果不是凭借他那超乎常人、强大无比的神识之力,恐怕根本难以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果然,这洞窟外的阵法足以抵御先天巅峰以下的修士,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不够看。”古昊铭冷笑一声,九劫轮回诀的力量在体内运转,手中的长剑瞬间凝聚出一道金光。

他轻轻挥剑,金色剑气化作一道无形的锋芒,精准地击中了其中一个阵法节点。

“嗡——”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嗡鸣声,洞口的阵法光芒微微一闪,随即彻底消散。

解决了阵法后,古昊铭缓步走入洞窟。一股更加浓烈的寒气扑面而来,四周的冰墙晶莹剔透,内部隐约闪烁着蓝色的光点,仿佛无数寒灵在其中游动。

“这里的灵气浓度是外界的十倍以上,若是能在这里修炼,实力定能大幅提升。”他心中暗自感叹,但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继续向前走了约百米,洞窟内的景象逐渐发生了变化。地面上开始出现一层薄薄的冰晶,表面光滑无比,稍有不慎便会滑倒。

“看来这里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古昊铭深吸一口气,九劫轮回诀的力量在脚下汇聚,帮助他稳住身形。

就在他走到洞窟的中央时,四周的冰墙突然闪烁起耀眼的光芒,紧接着,一道低沉的声音在洞窟中回荡:“外来者,若想获取寒灵玉髓,须通过试炼。”

古昊铭停下脚步,淡然说道:“试炼就试炼,废话太多只会耽误我的时间。”

话音刚落,冰墙上的光芒汇聚成一道巨大的冰蓝色人影。它手持一柄长枪,全身散发着强烈的寒气,显然是洞窟的守护者。

“虚影守护者?”古昊铭眉头微挑,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有趣,倒是值得一战。”

守护者没有多余的话,手中的长枪猛然一震,直接刺向古昊铭,带起一道冰蓝色的寒气风暴。

古昊铭不退反进,手中的长剑迎着长枪斩去,同时九劫轮回诀的力量在体内疯狂运转,金色剑气与寒气风暴激烈碰撞,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轰!”

两股力量相互抵消,周围的冰墙被震得微微颤动。守护者并未因此停下,它的身影如同闪电般再次冲向古昊铭,手中的长枪化作无数道寒芒,将他完全笼罩。

古昊铭冷哼一声,九劫轮回诀的力量瞬间凝聚成一道金色的护盾,将所有寒芒挡在外面。

“不过如此。”他低声说道,身形一闪,手中的长剑化作一道金光,直刺守护者的胸膛。

守护者显然意识到了他的威胁,身形猛然后退,同时长枪挥动,一道巨大的寒气风暴向古昊铭席卷而来。

古昊铭站在原地不动,手中的长剑猛然挥下,金色的剑气如雷霆般劈向寒气风暴。

“轰!”

寒气风暴被剑气撕裂,守护者的身体也被剑气击中,身形瞬间变得模糊。

“死去吧。”古昊铭冷声说道,身形一闪出现在守护者的身后,长剑化作一道金光,直接斩断了它的头颅。

随着守护者的消散,洞窟中央的地面缓缓裂开,一个散发着冰蓝光芒的玉盒从中升起。玉盒中装着的,正是玉简中提到的寒灵玉髓。

古昊铭打开玉盒收起,看了下满意地说道:“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