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儒家之道
“这些问题必须等待所有援军到来之后再共同商议解决之道。
要知道兵马数量、兵种搭配以及将士们的战斗意志等因素都至关重要,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具体情况之后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策略。
盲目地提前做决定只会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先生所言有理。”
邝野这下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顾虑,他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毕竟多年的兵部尚书不是白做的。
他的经验丰富,深知在战场上,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只是他一直担心李承影在经过几场胜仗后,可能会过于自信,从而导致这一来之不易的优势局面葬送掉。
但现在看来,这份担忧有些多余了。
李承影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甚至比邝野这个旁观者还要更清楚整个局势的发展。
刚刚李承影随手将那份京师防御计划丢在地上,这让邝野心生不满,毕竟那是他辛辛苦苦研究出的成果。
邝野弯腰捡起地上的那份计划书,小心翼翼地展开来,仔细地翻阅着。
尽管他已经有了不少经验,但在看到李承影的这份计划时,也不禁赞叹其细致入微,逻辑严密。
从他的专业角度来看,这个计划简直是完美无缺,也是唯一能够确保京师安全、守住防线的可行之策。
但邝野不知道的是,这份让人大开眼界的防御计划,并非完全出自李承影之手。
事实上,作为历史专业的高材生,李承影几乎就是原封不动地复制了于少保曾经使用过的那套策略,只是根据当前情况,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一些微小调整而已。
李承影并没有因此感到不好意思或不安,他认为只要是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哪怕只是借鉴前人的智慧也未尝不可。
而且,他也相信若于少保在世的话,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情而计较什么。
对于那些真正以大局为重的人来说,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李承影是故意把话题引开的,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不易察觉的机敏和谨慎。
他不想过早地将自己的计划公之于众,毕竟在最初的那几个人中,他只能信任其中一部分,而对于其余的人,他的心中还是充满了不确定。
谁也无法确定这里边究竟有没有人与也先有勾连。
方向既已明确,接下来的行动就像是一盘精心布下的棋局,而每颗棋子都在悄然间各就各位。
无论是天顺帝那张严肃而又威严的脸庞,邝野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是张洪那种冷静自若的态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都在军营的各个角落不停地巡视着。
这首先是因为如李承影所言,皇帝和这么多高层官员都出现在军营之中,士卒们的内心自然会多了安定感。
每当他们在行军途中偶遇这些显赫的人物时,心中的勇气和对未来的信心便会得到增强,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支持着他们前进。
其次,则是李承影巧妙地将这些人安排了任务,这样他就可以更加从容不迫地思考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少了来自外界不必要的打扰,他能更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也能让他暂时放下心头那份重担,稍微喘息一番。
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李承影仿佛一直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生存着,每一天神经都紧绷得如同一根拉满弓弦般脆弱却又强大。
日复一日的操劳使他几乎没有时间好好休息过。
但如今,随着局势逐渐趋于平稳,他总算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让自己疲惫的身体得到些许舒缓了。
哪怕只是片刻的宁静,对他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他没想的是,就因为贪睡,他的穿越之路又一次偏离了他的规划。
此刻,他仿佛置身于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中,而这个迷宫的路径却因为他的一时懒惰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先生,你说得太有道理了。”
这声音如同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浇得李承影彻彻底底地清醒了过来。
妈呀,你想吓死我啊。”
当李承影好不容易睁开惺忪的眼睛时,几乎被吓得魂飞魄散——一张陌生而又熟悉的脸庞正近在咫尺地盯着自己,仿佛要将他看得通透一般。
那人的脸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李承影能够清晰感受到对方的气息,甚至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倒映出的自己慌乱不安的眼神。
这一刻,所有的睡意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一颗惊恐万分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
他努力回忆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梦中有人问了些什么问题吧?但那个时候脑子昏昏沉沉的,根本没意识到那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于是便胡乱地回答了一通,没想到竟然是面对着这样一位尊贵之人……
“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点声都没有,还皇帝呢。”
经过短暂调整后,李承影尽力让自己显得镇定一些,并且试图用调侃的方式缓解一下紧张气氛。
不过说来也怪,能够在自己的帐篷里悄无声息出现的人,放眼大明上下也只有天顺帝一人了。
想到这里,一股寒气不自觉地从脊背升起。
“来了有一会儿了,”天顺帝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对眼前这位先生智慧无比钦佩的光芒,“刚才听您一番言论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如果这次咱们能顺利脱险的话,我一定会将这些教诲铭记于心,绝不辜负您的厚望。”
听着对方真诚的话语,李承影心中却泛起几分惶恐不安。
毕竟自打宣德之后,明朝的历代帝王们鲜少有表现正常者,尤其是像面前这位一样直接闯入他人帐篷、还自称受到了深刻启发的行为……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既新鲜又困惑。
“呃……我刚说什么了?”
出于对自己言行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担心,李承影忍不住问道。
此时此刻,他最想知道的就是之前自己是否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或者更糟糕的是,是否做出了什么不可挽回的错误决定。
“先生尽管放心,在你所说的时机到来之前,我是绝不会泄露半个字的。”
天顺帝几乎是咬着牙根,一字一句地说出这句话,他眼中流露出坚定与诚意。
此时,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愿意亲手写下誓言书以证明自己的决心。
然而这样的情形却让李承影内心更加忐忑不安起来,因为他实在是记不清自己当时到底跟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说了些什么秘密了。
回想起历史上关于天顺帝的记载:
除了曾经盲目信任太监王振导致国事大乱,以及后来对忠臣于谦进行无端迫害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多过分的行为。
这一念头多少让李承影感到了安心。
就在两人还在沉思之际,“先生,”门口传来一个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英国公现在正等在外面请求觐见。”
这是李承影身边的一名亲兵恭敬地前来通报说的。
“请他进来吧。”
李承影略显疲惫地应答着,脸上浮现出几分无奈的笑容,“唉,这种事情真是……”他摇了摇头,是在感叹时局的复杂多变。
“我发现啊,先生,您对于这位英公大人倒是十分尊重的。”
看到这般情景,坐在一边的天顺帝突然有些失落地开口说道。
从他的语气中不难听出丝丝委屈的情绪。
李承影闻言苦笑着看向昔日君主,解释道:
“其实我也希望能对你表现出同样的礼貌与重视,可是每次你过来从来都是直接闯入,并没有通过正式渠道预约或者通报过。
更重要的是,假设某一次你登门拜访我却不亲自外出迎接的话,怕是早就引起外界非议了。”
说完这话后,李承影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所有担子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似的。
天顺帝静静地听着,心中思量着李承影刚才的一番话。
的确,李承影说得有道理,自己每次走近他的帐篷,从来不需要通报,直接推门而入,这份随性和亲密,是其他臣子所没有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无拘无束的信任感,才让他们的关系显得格外亲近。
“国公,你找我有事吗?”
他微微一笑,目光温柔地问道,语气温和而不失帝王之威严。
张辅见状,连忙行了个礼,道:
“参见陛下。”
他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惊异,仿佛早已习惯了天顺帝时常造访李承影这里的情景。
这些日子以来,除了夜晚休息的时间以及按李承影安排进行必要的巡检活动外,天顺帝几乎寸步不离地跟随着那位深受倚重的大臣左右。
这般举动,在文臣之间已经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与不满。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应当以儒家圣贤之道为指引,勤于政务,而非仅仅围绕一人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