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至高荣誉
天顺帝的语气虽然平静,但眼神里却透露出几分警惕与不安。
他自始至终都在提心吊胆地观察着李承影的一举一动,深怕对方突然决定一走了之。
因此,无论是珍贵无比的金银财宝,还是令人垂涎三尺的高位厚禄,只要能留住李承影这尊“大神”,天顺帝都会尽自己所能予以满足。
唯独涉及到远离京城或是跨越海洋之类的工具,则被严格禁止提供——毕竟谁也不想让一个可能带来威胁的人拥有太大的行动自由。
这时,门外响起了一阵轻敲声。
“陛下,到了用膳时间了。”
一名侍卫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通报,恰好缓解了屋内逐渐变得紧张的气氛。
用过一顿丰盛而又不失简朴的早餐之后,阳光正好斜照进帐幕之内,温暖而明媚。
天顺帝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李承影走出帐篷,两人缓步穿过人群聚集之地,最后来到了军营中心处高耸矗立着的巨大点将台前。
此刻台上空无一人,仅剩下清晨微风轻轻摇曳着悬挂其上的旗帜,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大军已经战列整齐,肃杀之气如寒霜般凝重,遍布整个大营。
旗帜在凛冽的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在低吟着战场的悲歌,而那沉重的脚步声与兵器碰撞的声音交响在一起,更添了几分紧迫感和紧张气氛。
“现在该是你出场的时候了。”
李承影背对着正在整装待发的将士们,在点将台后方用坚定而不失温度的目光看向天顺帝,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天顺帝脸上露出局促不安的表情,眼神里闪烁着犹豫:
“还是先生您去吧,”他说这话时声音略显低沉,“这样可能会更加……稳妥些。”
李承影眉头一皱,目光变得更加严肃,“费什么话?你是皇上的代言人,也是这万千士兵心中真正的领袖。
此刻正是展现你威望、凝聚军心的大好时机。
我要是贸然出现反而会让事情复杂化,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说完这些,他顿了一下,想让自己的话能够彻底击破对方心中的最后迟疑。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按照您的意思行动。”
尽管心里仍然有些顾虑,但为了大局考虑,天顺帝还是点了点头,然后挺直腰板,毅然决然地朝着那个即将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位置走去。
当天顺帝迈开脚步之时,空气中突然涌现出一股微妙而又压力波动。
这份异样的感知使得李承影瞬间皱起了眉头——他感到自己心底深处涌起了一阵阵无法言喻的焦虑和担忧。
与此同时,在其不经意之间,原本看似散漫站在四周的人群中,已经有四位重要将领悄无声息地调整了自己的站位:
井源、秦盛、吴春全以及王贵——他们形成了一个无形却又十分有效的屏障,将李先生严密地保护于中心地带。
正当所有人屏息以待之际,“将士们!”
只见刚刚登上高台的天顺帝深吸一口气,随即借助特制铜喇叭放声高呼起来。
自从第一次尝试使用这款由智者亲手制作并赠予的神器之后,他就被其卓越性能所深深吸引,并迅速将其作为日常训练和指挥过程中的必备工具予以广泛传播开来……
李承影内心深处其实非常希望能从那人那里收取一些专利费用,但是转念一想,这件东西所能带来的收入并不多,甚至可能连最基本的制作成本都难以覆盖,便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决定放弃了这个念头。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解决。
面对着眼前的众人,朱厚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中流露出的是真诚的歉意。
“朕必须首先向在座各位承认错误,”他的声音带着颤抖,但坚定无比,“是朕被奸臣王振所蒙蔽误导,才会做出那些不理智的选择,使得你们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众多英勇无畏的战士和忠诚贤能的大臣因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一切,都是由于朕一人的愚钝无知所导致的结果。
但是请相信朕——回京后,绝不会重蹈覆辙!”
提到那些逝去的灵魂,皇帝的表情变得愈发凝重:
“对于此番征战中不幸离世或受伤的英雄们,朕已经从皇宫内部财政中拨款大量资金作为补偿。”
话虽如此,朱厚照也清楚地知道,再多的钱财都无法填补人们内心的创痛,更不能使逝者复生。
“尽管如此做并不能完全消除你们心中的痛苦,但如果朕什么都不做的话,那将是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
接着,朱厚照详细阐述了具体措施:
“此次出征的将士们,凡是为国家捐躯者,其家属将获得五十两纹银以作慰藉。
因战致残的勇士每人也能得到三十两银子。
其余人员则会根据贡献大小分别奖励十两白银不等。”
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都会有锦衣卫密切监督执行情况。
任何人胆敢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截留哪怕一文钱,都将被视为谋反叛逆行为,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说完这些后,这位年轻的君主停顿了一下,眼神里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心。
“也许此刻大家心中还存有许多质疑与怨恨,或许根本无法马上接受我的忏悔。
但无论如何,请给朕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出发的机会。
从此以后,朕一定会励精图治,努力振兴大明江山!”
现场寂静了几秒钟,随后突然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万岁!万岁!万岁!”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涌来,表达了所有人内心对天子最真挚也是最热烈的支持。
台下的将士们第一次听到如此直接明了的话语,以往无论是出征还是还朝,不论是皇帝还是将军,所有的讲话无不是经过文人们的精心雕琢。
那些讲话总是被繁复的修辞和晦涩难懂的经典典籍引文充斥着,然而对于普通的士兵而言,能真正听懂这些话的人又能有多少呢?这次却是不同以往,天顺帝的话就像是山涧中流淌的清澈泉水一般,直接而纯粹,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毫不费力地理解其意。
他的话语里没有了冗长繁琐的文字游戏,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那么真挚且坦率。
尤其对于那些长期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生怕被上级剥削得连骨头渣都不剩的基层士兵而言,天顺帝的话语宛如久旱逢甘露般滋润他们干渴已久的心田。
因为这位年轻的领袖不仅向大家详细说明了即将施行的各项奖励政策——比如根据个人表现发放额外粮食补贴以及提升军衔等级的机会等等。
更重要的是,他还承诺要公开透明地处理这一切,杜绝任何暗箱操作空间,保证每位普通战士都能公平分享到应有的战果。
当这样的宣言公布之后,整个现场立刻爆发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氛围。
台上所回荡着的声音不再是例行公事般的机械口号或勉强为之拍打的稀疏掌声,取而代之的是响彻云霄、源自于心底深处最真诚呼喊的轰鸣。
那是一股来自成千上万颗炙热心脏共同跳动所发出的震动,它携带着对未来满怀憧憬与信心的力量。
每一个粗犷而有力的声音背后,都蕴含着士兵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及向往,同时也体现出了他们对自己统帅发自肺腑的拥护和支持。
目睹此情此景,天顺帝心中亦是深受触动。
他知道眼前这一切美好景象能够出现并非仅凭一己之力就能达成的结果,而是归功于身边那位谋士李承影独树一帜却又充满智慧的建议。
正是由于此人不畏强权、敢于挑战传统,在众多朝堂重臣纷纷质疑并极力反对之时仍坚持不懈推动这样平民化的沟通方式来鼓舞部队士气,这才最终促成了如今令人欣慰的变化。
毫无疑问,在那一刻,天顺帝对李承影由衷敬佩的心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陛下,我等受赏,那李先生呢?”
此时,一个士兵恭敬地走上前问道,语气中带着敬畏。
天顺帝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贵这个锦衣卫大都督果然不负所望,一切安排得当,让他感到十分高兴。
他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许王贵的办事能力。
“问得好!”
天顺帝大声道,声音洪亮,充满威严,“朕已经拟旨,册封李先生为晋国公!”
话音刚落,众人皆是一惊,议论声顿时四起。
而此时,李承影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瞬间从推车上跳了起来,仿佛被什么东西猛地击中了一般。
他并不是因为激动或欣喜才做出这样的反应,而是出于一种无法接受的心态。
虽然他在此次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是实打实的战功,根据大明礼制的确是可以封爵,但一上来就封为公爵未免太过显赫,这无疑会引起许多勋贵们的不满。
即便这次有勋贵领袖张辅在,他的存在能暂时平息一些异议,但也难免会触动那些原本就对新面孔持怀疑态度之人的心思。
更让李承影担忧的是,如果此刻他就已被封为公爵的话,那么日后无论他再立下何等功绩,恐怕也很难找到更适合的晋升之位了。
毕竟,按大明朝制,只有极少数极为特殊的例外情况才会授予王爵,而那些基本上都是追赠给过世的大功臣,绝不会轻易授予在世之人。
想到这里,李承影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了复杂的情绪。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挑战,或许比想象中还要艰巨许多。
第三,这般沉重的赏赐实在过于引人注目,必然会激起整个文官系统的不满。
一旦他们感到被冷落或是受到威胁,便会处处设障,无时无刻不在刁难他,从而给自己未来推行的计划增添数不清的阻碍与麻烦。
因此,在李承影看来,他不反对天顺帝给予他爵位之荣,但是这个称号绝对不能是国公这样的至高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