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无情屠杀
原本肃穆的大殿上瞬间充满了紧张与疑惑的气氛。
天顺帝站在一旁,目光中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但仍旧沉默不语。
他紧紧握着拳头,在努力克制内心的激动。
这个消息太过突然,令他也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阿剌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困惑与不解。
在他看来,自己的地位显赫,回到大明几乎可以说是几十年来明军最大的收获。
而此刻坐在轮椅上的这个年轻人却轻描淡写地说要放自己回去,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难道说有什么圈套吗?”
阿剌心头隐隐有些不安,却又不愿就此放弃希望。
“你有什么条件?”
他的声音中夹杂着犹豫和不确定。
李承影的眼神坦诚无伪,直视着对方的眼睛:
“没有条件,就是想放你回去。
不仅如此,我还要对你开放互市,促进我们之间的友好往来。
不过从今以后,你不可以再骚扰大明的边界。”
他的语气严肃而又郑重,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这份承诺。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句话如同一道雷鸣,震醒了沉寂已久的战场。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会有如此突如其来的转机,这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微妙起来。
阿剌听完后更加迷惑不解,眉头紧锁。
这算什么条件?经历这场战斗之后,就算用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会再踏足这里一步。
如果真如李承影所说,开放互市,他的族人们可不是草原上那些生长快速的牧草,短短几年间就能长成。
一旦有了正常的贸易通道,除非脑袋里装满了石头的人,才会甘愿冒着被明军屠杀的风险发起毫无意义的战争。
“好,我答应你。”
阿剌这次没有迟疑,迅速作出了决定。
“好,那就这么定了。”
李承影说完后立刻转头对身边的卫士们命令道,“放了他,护送他去往俘虏营那边,并把属于他的一万名手下归还给他。”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真的有一队士兵应声而动,推着轮椅上的李承影缓缓向帐篷外移动。
在阿剌难以置信、满是困惑的眼神中,几名亲兵走上前解开捆绑在他身上的绳索,动作温柔且小心翼翼,仿佛生怕会惊扰到眼前这位曾经令他们闻风丧胆的大漠猛将,随后恭敬地请他跟随指示方向离开了此地。
直到看着阿剌彻底消失在视线里,两位王爷——大同王与伯都王才如梦初醒般猛然站起身来,脸色铁青地朝着已经看不见人影的方向怒吼出声:
“阿剌!你这个背叛者!草原之神是不会宽恕你的无耻行径的!”
与此同时,吴春全从外面急匆匆步入主营帐内汇报情况,“老师,正如您所预料的那样,阿剌果然带着手下的族人们一起走了。”
尽管心中仍然存有许多不解之处,但对于李承影的决策,这位弟子始终选择无条件服从与信任。
听到报告,正坐在中央位置的李承影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随即抬头看向站立在一旁稍显紧张等待回应的年轻人问道,“嗯,走远了吗?之前安排给他们替换用以赶路的战马数量足够吗?”
“没有。”
陆云轻声回答,语气中透露着坚决。
“那就好,如果你再把战马给他了,那我就真成汉奸了。”
李承影自嘲地说道,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却藏着深深的无奈。
他环视着大帐中的每一个人,只见他们的眼神中有惊讶、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不解。
他知道,这一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我知道你们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放阿剌回去,”李承影缓缓开口,目光坚定,“他算得上是瓦剌的二把手,放他回去和放虎归山无异。”
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般,没有人敢轻易打断他的说话,只能静静地听着。
李承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在向自己证明什么。
李承影的话语落下,大帐中的人们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他们的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
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在思考着这个决定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有的人甚至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心中充满了疑问和不安。
“这件事,我只能,也只会和陛下说,因为我不相信你们!”
李承影语气坚定地说完这句后,示意一脸骄傲的天顺帝离开帐篷,只留下一帐人在那里出神。
那些将军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的人眉头紧锁,有的人则陷入沉思。
在众人注视下,天顺帝迈着沉稳的脚步走向了后帐。
李承影随后跟了上去,两人在后帐待了足足有一个时辰。
出来之后,天顺帝的一脸惊讶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显然,李承影告诉他的事情让他大感意外,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天顺帝确实很惊讶,但他不是一个傻子,他对局势的判断非常清晰。
这次大战之后,瓦剌人至少十年内都恢复不了元气。
毕竟,瓦剌人并不是独占草原,在他们的周边还有许多其他的势力盘踞,这些势力随时可能对瓦剌形成合围之势。
他知道,未来的局势会更加复杂多变,而此时此刻的决策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瓦剌人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他们肯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稳固自己的底盘,恢复元气。
草原上的帐篷也许将要安静很长一段时间,而那些勇士们或许也要暂时放下手中的弓箭,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去了。
对于大明而言,这一仗打下来,虽说损失也是相当严重,但至少换来了未来十年内边疆的平静,这份难得的和平与安全是无数将士用血肉换来的功绩。
让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在这关键之际,李承影却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大计。
如果这项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并最终成功实现,那么它不仅仅会成为一代人的骄傲,更会使他的个人成就超越其父宣宗朱瞻基,并有可能触及到一个更高的巅峰——即超过那位赫赫有名的曾祖父永乐大帝朱棣!此话一出,震惊四座。
会议结束后,李承影显得有些疲惫不堪,刚才的一席长谈消耗了他不少体力和精神。
“陛下,请容许微臣先行告退。”
他说完后就准备离开。
注意到这一点的朱瞻基非常体贴地起身亲自送李承影回到了自己位于军营内的简易住处,以表达对这位智者深深的敬意。
等回到帐内后不久,“陛下,适才李先生所讲内容究竟是?”
王佐迫不及待地问起了这件事,满脸的好奇与期待。
朱瞻基站定在中央位置上,嘴角扬起满意的笑容道:
“李先生果然是人中之龙啊,朕算是得了大贤助!不过今日发生之事非同小可,绝对不可泄露给外界之人知晓。”
说完,便带着满面春风离开了帐篷,留下一群更加迷惑不解的大臣在那儿互相议论纷纷。
到底李承影向年轻的天子提出了何等震撼人心的想法?这让每个人心里都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直到次日早晨来临,明军已经开始忙于收拾行囊、整理物资。
而在天顺帝下达命令前去寻找仍下落不明的大明战士的同时,他自己则带领着七万人马,如同长龙般威武雄壮地踏上了回归京城的道路。
沿途旌旗飘扬、盔甲铿锵作响,气势恢宏,仿佛是在宣布着胜利者的归来一般。
正当此时,杨洪突然转过头朝身旁的儿子低声道:
“儿子,你说真的可能做到那件事吗?”
语气里透露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肃与谨慎。
京城的太和殿上,金色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落在庄严而辉煌的大殿内,照得那些雕龙画凤的立柱与彩绘天花更加熠熠生辉。
孙太后轻轻拥抱着三岁的小太子朱见深,温柔的目光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忧虑。
她静静地坐在那代表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椅之上,身着华丽却又略显沉闷的宫廷服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宛如平地惊雷般震动了整个大明王朝的核心——素以刚正不苟言笑闻名于世的于谦亲自前来通报战况。
他的脸上虽依旧保持着往常般的冷静与坚定,但从紧锁的眉间却能隐约感受到此次所带来的信息绝对非同小可。
面对着这样一位在朝堂上下都有着极高威信的人物,尽管孙太后内心深处充满了难以置信之情,但她清楚得很,在如此危急关头能够站出来的人只有于谦,故而此言必真无疑。
回想几日前,当边疆重镇宣府那边突然传来紧急军报时,原本平静如水般的生活瞬间被打乱:
明朝大军竟在土木堡遭遇了瓦剌人的突然袭击,情况万分危急!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前线败退下来的部分士兵陆续返回京城后带来的并非佳音而是噩耗。
他们形容自己如同待宰羔羊般无力反抗敌人凶残的刀剑之下。
二十多万将士被分散开来逐一击破,并且惨遭无情屠杀。
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实几乎令每一位听到此事者无不为之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