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爱卿的心意

也正因为这一点,在建筑设计层面并无现成模版可以借鉴。

于是乎礼部官员联手工部技师们进行了多轮讨论和方案修改,花费了不少心思之后终于决定参照京城南郊供奉农神的祭祀场所先农坛的基本样式作为参考蓝本,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适当调整以满足新建项目的特殊要求。

整座祠堂建筑分为三大板块:

首先是位于最前方迎宾处的殿堂,该建筑宽达四十余丈、纵深约十丈许,寓意天下四方皆归一心、团结一致。

整个架构按照坐北向南的方向布局建造而成,采用质地坚硬耐腐蚀的黑琉璃材质铺设屋檐部分,边缘则用绿色琉璃点缀形成鲜明对比。

至于装饰方面,外面横梁上方绘制的是皇家专用图案即“和玺彩画”,而内里相应位置则是稍微简化却同样不失精致的“旋子彩画”。

这种内外兼修的设计风格不仅彰显出皇家气派同时也流露出浓厚的文化韵味。

大殿里供奉的不是通常可见的神像,而是一块巍峨挺立的石碑。

这块石碑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天顺帝亲笔书写的“大明忠烈英灵浩气长存”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在最初得知自己手书将被如此庄重地展示时,天顺帝心中还曾略带羞涩与不安,生怕自己的字迹配不上如此荣耀之地。

然而,当他亲眼看到那一行行刚劲挺拔的文字清晰地映入眼帘之际,胸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这不仅是对自己书法技艺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无数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勇士们最崇高的敬意。

穿过第一进庄严古朴的大门,便来到了第二部分——后殿。

这里的格局虽与前厅相似,但内部却别有洞天。

只见宽敞明亮的大殿内整齐排列着数排精致雕刻的石碑,每一块都承载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

这些珍贵的石板上详尽记载着那些忠勇之士的生平事迹,包括他们的籍贯、姓名以及令人敬仰的事迹简介。

每当有访客驻足于此,耳边仿佛就能听到历史深处传来的阵阵回响,感受到那股穿越时空而来、永垂不朽的精神力量。

最后一进院落无疑是整个纪念场所规模最为宏大的部分。

这里不仅建筑物高大雄伟,更拥有着极为特殊的功能——存放阵亡将士的遗骨。

按照传统习俗,在家人前来领回亲人遗骸之前,这些英灵都将暂时安息于此处。

当天顺帝缓步走过一排排静静躺在祭坛上的白骨之时,心中不禁泛起无限感慨。

或许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宣府之战,亲眼目睹了无数兄弟姐妹浴血奋战、誓死捍卫国土的壮丽场景,他对于这份荣誉背后所蕴含的责任与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那一刻,他仿佛听到了无数灵魂在耳边低语,鼓励着他还需继续前行,不负先辈遗愿,带领大明走向更为辉煌灿烂的未来。

张辅的长子几年前因患重病不幸去世,未能承袭父亲的爵位,留下一段令人惋惜的故事。

如今,张家的希望落在了次子张懋身上。

他在五军都督府担任参将一职,虽不算出类拔萃,但也算是个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受父亲张辅的影响,他对军事充满了热爱与执着,尽管有时候行为有些顽皮、不受规矩约束,但近来他显然收敛了许多,变得越来越沉稳和可靠。

这天,阳光普照,工地上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

只见一名身着简洁军装的年轻人正朝这边快步走来——正是张懋。

“家父此刻正在西山监督水泥生产工作,他担心此处缺乏专人管理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故而命我前来协助处理一些事务,并且让我借此机会熟悉水泥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未来也好为大明边疆筑造更多坚固的防御工事。”

张懋略显拘谨地汇报。

“嗯,嗯?”

天顺帝一开始并未在意,可就在转身的那一瞬间,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他突然想到了,张辅此举不仅仅是想让张懋帮忙这么简单,而是借此机会为张懋创造一个更贴近李承影的机会。

这个念头让他顿感一阵懊恼,自己怎么之前就没有想到这点呢?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话,也许可以做出更多的考虑。

坐在摇晃前行的马车内,天顺帝转头对着旁边沉默不语的李承影开口问道:

“先生,不知道你是否能够抽点时间给我的儿子见深讲讲课呢?”

回应他的只有简短而又果断的一个字:

“不行。”

这句话从李承影嘴中说出来时没有任何迟疑与犹豫。

这种直接拒绝的态度使得天顺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为什么不可以?既然张先生家的孩子都可以过来学习,那为何我的见深却不能够得到同样的对待呢?”

急切之中带着几分不解的情绪在话语间流露出来。

听到这里,李承影忍不住笑了。

“因为这毕竟不是托儿所啊。” 她解释道。

实际上,在她心中非常清楚对方的用意——张辅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两家之间的联系。

而另一方面,作为父亲的天顺帝则希望能够给幼小的朱见深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可是问题在于,今年刚刚满三岁的见深还太过幼小,面对这样大的转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需要更加慎重地处理。

“更何况”,她心里暗自补充了一句,“我自己也没准备好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

注意到对方眼中仍旧闪烁着坚持的光芒,尽管明白此刻说什么可能都没有太多作用,但李承影还是选择了暂时结束这场对话:

“这件事情,咱们就先放下不说吧。”

看到李承影如此坚决,天顺帝便没有再继续争执下去。

不过,此时此刻在他心头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不管遇到再多困难、不论前方有多少阻碍,他都将尽力促成这件事情的发生——即便这意味着不得不采用某些非同寻常的方法。

无论如何,为了让儿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使见深跟随李先生学习成长之路。

“闪开!”

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大喝,宛如晴天霹雳般,在寂静的空气中炸响。

打断了两人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氛围。

天顺帝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气苦,原本就紧绷的情绪被这突兀的声音挑起了更大的不满。

他紧紧皱起眉头,目光中的怒火几乎能点燃一切。

“何事!”

天顺帝转过身,沉声问道。

声音里透着明显的不悦,仿佛随时都能爆发出来一般。

“陛下,是定国公府上的人来了。”

一个太监恭敬地回答道。

那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生怕再多说一个字,便会触怒面前这位君王。

“你去看看。”

天顺帝挥挥手示意道,言语间虽是命令,却不免带着几分不耐烦。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绪,其实源于最近李承影的存在给了自己很大的影响——从她来到身边之后,便发现宦官这个群体实在是让人觉得厌恶,甚至很多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避免让这些人靠近,只因那个倔强而独立的女孩不喜欢看到那些阉割之辈围绕在身边!

片刻后,一名身穿朝服、面色微红的男子快步走到御前,“微臣徐永宁拜见陛下!”

说完便是跪倒在地,头深深低下不敢直视。

“臣实在不知圣驾在此,打扰到陛下清修,还望恕罪!”

看着眼前诚惶诚恐的样子,再加上对方的身份确实非同小可,于是天顺帝缓和了语气,“既然如此也就罢了,不知道就不算过错。

起来说话吧。”

随着吩咐落定,侍从迅速掀开垂下的帘幕,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可以探出身子更清楚地打量对面站立之人。

要知道如果不是换了别人,在此情境下恐怕很难得到这般宽容态度。

然而对于徐永宁而言,则显得特殊许多——因为二人之间的关系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复杂。

原来徐家与皇家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血缘联系:

徐母为孙太后亲侄女之一,这样一来,徐永宁和天顺帝之间不仅限于君臣二字可以形容,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可以被称为远房亲戚了。

面对眼前之人焦急却又礼貌十足的表现,天顺帝忍不住好奇地开口询问:

“怎么今日匆匆而来,是有要紧事情要办吗?”

启禀陛下,微臣听说忠烈祠的修建工程已经有些时日了,心中颇为挂念。

忠烈祠是为那些为国家献出生命的英魂所立,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深深的敬意与缅怀。

所以,微臣想着是否可以前往现场,或许在人力、物力上能够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

微臣自幼习武,对于工程建设虽然不甚精通,但愿以满腔热血,哪怕是一些杂役之事,也愿意尽力去做。

“哎,”天顺帝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算了,爱卿有这份心朕就知足了,不必劳烦你亲往现场。

事实上,朕方才刚从那边回来,见那建筑工事进展颇顺,并未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再说,”他略作停顿后微笑道,“今天有个更紧要的人物等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