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不服气
令所有人包括李承影感到意外的是,那些原本应该早已离开此处读书会的青年才俊们此刻竟然仍聚在这里没有散去。
他们或坐或立于花间树下,显然正沉浸在各自的交谈中,全然未觉察到主人家的突然造访。
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随后只见数道身影齐刷刷地从各自位置站起迎接。
这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容此刻却难掩些许局促与好奇,尤其当他们注意到跟在徐永宁身后那如画中走出般的绝世佳人时,空气几乎在瞬间凝固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陈瑛与周砚二人的眼神变化。
作为京城中出了名风流倜傥且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同时也是徐又蕊公开表示仰慕已久的对象之一,他们一直梦想着能赢得美人青睐。
此次得知李承影将被指定为徐又蕊之婿的消息后,内心深处自然充满了不甘与愤懑。
因此,在这个特殊场合下见到梦寐以求之人竟然是为了见证另一个男子与她之间的亲密互动,其心情之复杂可想而知。
或许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竞争心态使然,他们心底暗自盘算着怎样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此番聚会当中找到任何可能让李承影陷入尴尬甚至失去面子的事情,从而破坏掉这次并不受他们欢迎的订婚,为自己创造一个重新接近心中女神并赢得芳心的可能性。
只是没想到,三人竟然会在此刻一同现身。
徐府的门厅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微妙的气氛,空气都凝固了几分。
只见徐永宁轻轻一拱手,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歉意:
“今日之事是在下考虑不周,让诸位受累了,还望不要见怪。”
陈瑛微微一笑,那笑容却如同春风拂面般温暖,仿佛刚刚的一切都不曾发生,“国公何必如此客气,小女子并未放在心上。”
她的话语虽轻描淡写,但其中蕴含的意思却让人难以忽视。
为缓解此刻有些尴尬的氛围,徐永宁随即提出:
“为表在下的歉意,特地略备了些薄酒,请几位赏光一同享用。”
他的话语刚落,便见旁边有家仆端来了几盘精致的小菜和数坛美酒,空气中弥漫开了丝诱人的香气。
然而,整个过程中,徐又蕊一直保持着沉默。
当她听到父亲的提议时,只是对着所有人轻轻点了点头,以示礼貌,随后轻盈地转身离去。
她穿着一袭素雅长裙,步态轻盈如风,随着她的身影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
此时,李承影注意到了陈瑛与周砚的目光——他们的眼神中藏着复杂的情绪,一直跟随者徐又蕊直至其彻底离开他们的视线。
这让李承影心中不由暗想,恐怕这两个男人,就是自己未来感情路上潜在的竞争者吧。
其实,李承影这样的推测并不完全准确。
因为在场除却徐永宁之外,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算作他的情敌了。
要知道,虽然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徐又蕊大部分时间都居住于应天城内,但事实上,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时常还会往来于南北两地,她那温婉贤淑的性格加上出众的才貌,不知吸引了多少年轻才俊的关注与倾慕呢。
虽然徐又蕊并不常在公众面前露面,但在上层社交圈里,她的才华已经声名远播,被许多文人雅士津津乐道。
不仅因为她是徐家的女儿,更因为她继承了家族中强大的基因,使得她的容貌仿佛被精雕细琢般完美无缺。
传言中的她拥有着如画的美貌,灵动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小巧精致的脸蛋让人一眼难忘,因此在一些场合中,人们私下里称她的相貌为“妖孽般”的美丽。
然而这些赞誉与描述,李承影却一无所知。
对于他来说,徐又蕊仍然是个未曾见过面的谜。
即便她是他按照家里的安排所指派给他的“未婚妻”,但对于这门突如其来的婚约,李承影心中充满了不确定感。
一方面是源自传统束缚下无法轻易拒绝的压力。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男性内心深处那份隐约存在的占有欲望,在想到这位据说极其优秀的女子将来可能会属于别人时,他的心情变得莫名复杂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仆人恭敬地走上前来,“伯爷,宴席已经准备好了,请您移步主位入座。”
意识到气氛有些凝重后,徐永宁微笑着打破了寂静,“刚刚伯爷所说的话语真是令人茅塞顿开啊,令我这个老糊涂受益良多。”
他端起面前的小酒杯站起身来向李承影致意,“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共同敬伯爷一杯吧!”
伴随着众人纷纷举杯应和的声音响起,整个房间内的紧张氛围才逐渐缓和了下来。
而这样的举动不仅是想缓解因提到徐又蕊而导致的小尴尬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徐氏一家对于之前可能引起李承影误解行为的歉意。 刚刚李承影‘抄袭’的那首戚继光的诗,以景入情,句句都是对家国的牵绊。
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深情,仿佛将读者的心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让人不禁感叹他那磅礴大气的文采与深沉的感情。
相比之下,陈瑛的作品虽然遣词用句也不算差,但整首诗歌读起来总让人觉得稍欠份量和内涵,缺乏一种令人动容的力量。
在场的其他年轻学者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中不少人其实早已暗自佩服起李承影来,但在这种场合下谁都不愿意开口承认对方更胜一筹,因此整个厅堂里弥漫着一种既佩服又不甘的微妙气氛。
“伯爷您刚才说的一席话,真是让我们这些人感觉非常惭愧。”
周砚想要打破这份沉默,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坚定豪迈,继续说道,“在这样国难当头之时,每个人心中都该有着为国赴汤蹈火的决心吧!如果可以的话,我们都希望能够化身利剑,守护住脚下这片土地不受侵犯。”
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陈瑛听后也连忙跟着点头附和道:
“观涛兄言之有理啊,其实我也有过这般壮志雄心,恨不得能够立刻投身战场之上,亲手斩敌无数。
可惜的是,目前贼人已经退往了远方,想要寻找机会立功实在是不容易啊!”
面对两位同伴的话语,李承影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并提议道:
“诸位无需太过沮丧,据最新从大同传来的情报称,即使宣府之战给了鞑靼首领也先沉重一击,但他显然并未就此放弃征服中原的梦想。
据说近日他已经再次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卷土重来,妄图侵犯我国边界。
如果有谁对此真的充满兴趣并愿意为之奋斗的话,我可以考虑向朝廷推荐几位英勇无畏之士前往边境抵御外敌,相信定能有所作为。”
徐永宁听完不由得一惊,这可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消息。
他心头猛地一跳,一股不安感迅速涌上心头。
如此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怎么李承影就能如此轻松地说出来?难道他就一点都不担心泄露机密,从而在民间甚至是在敌军那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猜疑?
看着徐永宁都这般惊讶了,再看向陈瑛等其他文臣,他们脸上的神色也复杂极了,虽然心中满是不服气——总想着有机会也要显摆一番,证明自己其实也不输于这位武将的智慧与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