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刘邦感觉天塌下来了
韩信的目光深邃,望向远方,那里是即将踏上的征途。“这么久了,信在秦国未立寸尺之功。这三十万兵马,就当是给您跟陛下的见面礼。”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决绝与谦卑,双手轻轻拱起,那是对过往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李长生,这位秦国的相国,面容沉稳,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凝视着韩信,缓缓开口:“三十万兵马啊,这绝非小数,可以说是汉地所有的可用之兵。真不是一份简单的礼物。”言语间,既有对韩信胆识的认可,也有对这份“礼物”重量的深刻理解。
韩信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那是一种历经沙场、胸有成竹的自信。“回相国,这支汉军里,有八成的中高级军官,都是我曾经的麾下兵士。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便会与我同行。”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击在众人心头的鼓点,激荡起层层涟漪。
李长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错,既然你有如此把握,那便说说你的所求吧。”他的语气平和,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韩信再次拱手,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信,想向相国讨要一个大将军的职位,如果可以,信还想继续统领这支大军,为相国,为陛下,为大秦征战沙场。”他的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饱含对大秦的忠诚与渴望。
李长生闻言,轻轻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准了。”这两个字简短而有力,如同春风拂过湖面,瞬间化解了周遭的紧张气氛。说完,他的身影便如同鬼魅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阵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
与此同时,韩信的命令已经传遍整个汉军大营。帅帐外的大鼓被重重敲响,那沉闷而有力的鼓声如同战鼓催征,将众将召集而来。他们或疾步或奔跑,脸上写满了对即将发生之事的期待与不安。
而在秦军大营中,同样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帅帐内,一名探子匆匆而入,神色紧张。“报!汉军中军鼓响,韩信招汉军诸将议事。”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好家伙,韩信这小瘪三终于有动作了。”秦军大帅的声音洪亮如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传本帅令,擂鼓聚将!”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牛皮大鼓的声音瞬间响彻整个秦军军营,如同雷鸣般震撼人心。
李必、骆甲等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战意与兴奋。他们匆匆赶往帅帐,心中已经做好了与汉军正面交锋的准备。然而,就在这时,一道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声音在帅帐内响起。
“等等。”这声音如同春风拂面,却也让在场的众人心中一凛。蒙毅的眉头紧皱,脸上露出不悦之色。“谁特么说等等的?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了!不知道大帅下令的时候,不可以打断的吗?”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严厉,目光在帅帐内扫视,试图找出那个敢于打断他话语的人。
然而,回应他的却只是一声轻笑。紧接着,李长生的身影如同幻影般出现在众人眼前。他的出现仿佛让整个帅帐内的气氛都为之一凝。“李相。”李必等人纷纷拱手行礼,言语中带着几分敬畏与尊重。
蒙毅则是瞬间绷不住了,满脸憨笑地迎了上去。“妹夫,是你呀!你怎么来了啊?也不提前跟我打个招呼。”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亲昵与埋怨,仿佛是在责怪一个久违的亲人没有提前告知他的到来。
李长生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深邃。“刚刚去了一趟汉军帅帐,此番前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个事情。这场仗,不用打了。”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却如同晴天霹雳般轰在众人心间。
“不用打了?”蒙毅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敢置信与惊愕,“妹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咱们几十万人马都在这里摩拳擦掌,兴奋得嗷嗷叫,结果说不打就不打了?”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不解,仿佛是在询问一个他无法接受的事实。
李长生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仿佛是在评估他们的反应。“是的,不用打了。韩信已经决定带着三十万汉军归顺大秦,这场战争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释然,仿佛是在讲述一个他早已预料到的结果。
帅帐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众人面面相觑,仿佛是在确认他们是否听错了李长生的话语。然而,李长生的眼神却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这怎么可能?”蒙毅终于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与不敢置信,“韩信他……他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的脸上写满了困惑与不解,仿佛是在试图理解这个他无法理解的事实。
李长生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韩信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大势所趋。大秦如今如日中天,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他选择归顺大秦,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与赞赏,仿佛是在评价一个他十分欣赏的人物。
“可是……可是我们的士兵们都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啊!”李必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与不甘,“他们渴望战斗,渴望胜利。现在突然说不打了,这让他们怎么接受?”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无奈,仿佛是在为那些即将失去战斗机会的士兵们担忧。
“因为这场战役……”李长生的声音在帅帐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我们已经赢了。”他的话语简洁而有力,却如同一道惊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蒙毅、李必、骆甲等人,脸上都写满了迷茫与不解。他们赢了?可是,他们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啊!
“事到如今,本相也不瞒你们了。”李长生的眼神变得深邃,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揭示一个惊天的秘密,“韩信,是本相的人。”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帅帐内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蒙毅猛地上前,一把抓住李长生的手,他的眼睛充血,声音颤抖地问道:“妹夫,你说的是真的?这支汉军真的愿意归秦?”
李长生平静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波澜。蒙毅的呼吸急促起来,如果这支汉军真的归秦,那代表着汉中数郡已经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不仅仅是汉中,整个西北,甚至整个北方,都将是秦国唾手可得的领土。大秦的崛起,将势不可挡!
“妹夫,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啊!”蒙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激动。他拍了拍李长生的肩膀,继续说道,“你啊你,哎呀,这真是太好了!”
李长生微微一笑,他理解蒙毅的激动。毕竟,这对于秦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转机。他说道:“稍后,我会前往汉军帅帐正式接收降书。那之后,大兵即刻前往汉中、巴郡、蜀郡三地,抢占城池,活捉刘邦。”
帅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激昂起来,每一个人都仿佛看到了大秦崛起的希望。他们相互对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然而,在汉军帅帐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帅帐内的气氛低沉而沮丧,因为刚刚他们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们的帅将,汉国的兵仙韩信大帅,打算降秦!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冰冷的寒流,瞬间席卷了整个帅帐。许多将领对秦国都已生疏淡漠,现在韩信说要降秦,他们真的很难接受。
“你们若是有人不愿意与本帅同行,可以直接离去。”韩信的声音在帅帐内响起,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头,“是回去汉地重新投奔汉王,还是归附其他诸侯,本帅都不会有任何阻拦。”
韩信的话音刚落,帅帐内就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有些将领蠢蠢欲动,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犹豫与挣扎。终于,有一位将领站了出来,他朝韩信抱了抱拳,然后联袂走出帅帐。
看着那些离去的背影,韩信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波动。他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最终,留在帅帐里的将领还剩下六成。这些人对韩信忠心耿耿,别无二话。他们看着韩信,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信任。
“大帅,我们谋划的事情是掉脑袋的大事。如果任由他们回去,到时候走漏了消息,汉王绝对不会绕过我们的家属。”一位将领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属下斗胆请谏,把那些不顺应您的将领悉数处死。”
这位将领的话一出,瞬间引得在场所有将领的附议。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他们沙场厮杀多年,早已不是那种心慈手软的愣头青。他们不会拿这种关系到全族性命的事情来开玩笑。
然而,韩信却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说道:“诸位,你们大可放心。你们忧虑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说着,他指了指帅帐的帘子,“不信的话,可以掀开帘子往外面看。”
有将领疑惑地掀开帐帘,瞬间愣住了。他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他将领也纷纷涌到帐帘前,他们的脸上同样露出了惊恐与震撼的表情。
帐外,血流成河,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仔细一瞅,都是那些刚刚离开的袍泽!
“大帅英明!”一位将领率先反应过来,他朝韩信抱了抱拳,声音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起来,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有力,仿佛在为韩信的英明决策喝彩。
半个时辰以后,汉军大营的旗帜徐徐落下。这面曾经代表着汉国荣耀的旗帜,如今却黯然失色。李长生骑着一头白马,在双方数十万兵马的注视下,徐徐走进汉军阵中。
他的身影高大而挺拔,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他仿佛是一位降临凡间的战神,带着不可一世的威严与霸气。
点将台前,韩信手捧账册,带着数十位武将恭敬跪地。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与犹豫,只有坚定与忠诚。
看到李长生走来,韩信高呼道:“原汉军兵马司总管、汉军东征大元帅韩信,今日愿领大军向李相归降!”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的决心。数十万汉军将士也齐声高呼起来:“愿为相国效死!愿为陛下效死!愿为秦国效死!”
他们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坚定与决绝,仿佛在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忠诚与勇气。
李长生接过兵马造册,他仔细地打量着韩信以及诸多将领。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与犹豫,只有坚定与期待。他知道,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勇士,都是值得他信赖的伙伴。
“韩信,尔等可是心甘情愿?”李长生的声音在点将台上响起,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韩信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回相国大人,我等心甘情愿!”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李长生展示他的决心与忠诚。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起来:“我等心甘情愿!愿为秦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长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看着这些忠诚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知道,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与信任,大秦的崛起将势不可挡!
他转过身来,看着数十万的汉军将士。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仿佛在等待着他的命令。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说道:“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大秦的勇士!你们将为大秦的荣耀而战!为大秦的未来而战!”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的决心与霸气。数十万汉军将士也齐声高呼起来:“为大秦荣耀而战!为大秦未来而战!”
他们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仿佛在这一刻,整个天地都在为他们的决心与勇气而颤抖。
李长生看着这些忠诚的将士们,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欣慰。他知道,这些人将成为大秦崛起的中坚力量。他们将为大秦的荣耀与未来而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好。”嬴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即刻起,”丞相李斯接过了话头,他的声音同样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本相代陛下宣布一项重要的任命。”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所有的将领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接下来的消息。
“韩信,”李斯的声音清晰而响亮,“为秦国征虏大将军。”
韩信的名字在大殿中回荡,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震惊的。
“统帅原有兵马,建制不变,”李斯继续说道,“一应兵事自主。”
这句话一出,大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将领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征虏大将军这个职位虽然尊贵,但并不足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真正让人震惊的是“一应兵事自主”这个权限。
这意味着,韩信将拥有对这支大军的绝对控制权。无论是兵事的建制,还是官职的选拔,都将由他一人说了算。这样的权限,简直可以说是裂土封侯、封王拜相也不为过。
“这……这是真的吗?”一个将领忍不住开口问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当然是真的。”李斯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韩信本人也仿佛被这个消息震惊得有些失神。他愣愣地站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地说道:“末将韩信,多谢陛下隆恩!多谢丞相大人提携!”
“不必如此。”李斯微笑着摆了摆手,“陛下素来宅心仁厚,你弃暗投明,陛下心里自然是有数的。大将军又如何?如果不是现在条件不允许,裂土封侯、封王拜相也是不在话下。”
韩信听到这里,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知自己这次的选择有多么明智,也深知嬴政对自己的恩宠有多么深厚。
与此同时,在场的其他汉地降将也纷纷表示感激。他们都知道,这次投降秦国是他们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他们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如此尊贵的地位和丰厚的待遇。
“真是没想到啊!”一个降将感叹道,“我们本以为投降后会受到排挤和打压,没想到陛下如此宽宏大量,对我们如此恩宠有加。”
“是啊!”另一个降将也附和道,“我们真是幸运啊!能够遇到如此英明的君主和强大的国家。”
整个大殿内充满了感激和喜悦的气氛。然而,与此同时,在汉地却是一片惶恐和不安。
刘邦坐在王位上,脸色苍白如纸。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仿佛随时都会崩溃一般。他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意气风发和自信满满,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和绝望。
“诸位臣工,”刘邦的声音有些颤抖,“你们……你们都知道了吧?韩信那个叛徒……他带着我的所有家底投降了秦国!”
说到这里,刘邦忍不住站起身来,在王宫内来回踱步。他的脚步凌乱而急促,仿佛要将内心的焦虑和恐惧都发泄出来。
“现在汉地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抵抗之力,”刘邦继续说道,“你们说……怎么办?怎么办?”他的声音中带着哭腔,仿佛已经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他从来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会面临如此绝境。
“大王息怒!”萧何连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虽然韩信投降了秦国,但我们还有其他的将领和士兵。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力抵抗,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对对对!”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道,“萧大人说得对!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我们要为大王效死力!”
然而,刘邦却仿佛没有听到他们的话一般。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恐惧和绝望之中,无法自拔。
“你们不明白!”刘邦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众臣,“韩信是我最信任的将领!他是我最亲近的人!可是……可是他却背叛了我!带着我的大军投降了秦国!这让我怎么相信别人?让我怎么再有勇气去面对这一切?”
说到这里,刘邦已经泪流满面。他的声音哽咽着,仿佛随时都会崩溃一般。众臣看到他这个样子,也都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
大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只有刘邦的哭泣声和呼吸声在回荡着。过了好一会儿,刘邦才终于平静下来。他擦了擦眼泪,坐回到王位上,然后说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再说这些也无济于事。你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众臣听到这里,才纷纷抬起头来,开始各抒己见。他们有的建议向秦国求和,有的建议寻找外援,有的建议坚守城池等待时机。然而,这些建议都被刘邦一一否定了。
“求和?哼!”刘邦冷哼一声,“秦国如此强大,我们求和岂不是自取其辱?更何况……韩信那个叛徒还在秦国!我怎么能向他低头?”
“寻找外援?”刘邦又摇了摇头,“现在天下大乱,各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又有谁会愿意来帮助我们?又有谁敢来招惹强大的秦国?”
“坚守城池等待时机?”刘邦再次否定了这个建议,“我们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兵力和粮草来坚守城池。更何况……秦国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我们的许多城池。我们又能坚守多久?”
众臣听到这里,都纷纷沉默了下来。他们知道刘邦说得没错,现在的局势已经陷入了绝境。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