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腺的守者(一二一)

第1035章 书画真伪案(终局)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滨海市,我站在博物馆的恒温恒湿展厅里,手中那幅《秋江待渡图》静静地躺在绒面上。灯光如柔水般洒下,纸面上的墨色在光影中微微起伏,仿佛江水在轻轻流动。

苏晴已经架好了相机,从各个角度拍下了画作的细节。小林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手表,今天是专家评审团最终鉴定的日子,也是我们与对手正面交锋的时刻。

"准备好了吗?"苏晴小声问我。

我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将玄鉴镜缓缓贴近纸面。一瞬间,世界安静下来,只剩下我与这幅画的呼吸。

一、最后的证据

第一层,纸张纤维。

在玄鉴镜的视野中,纸张的纤维结构清晰可见。我仔细观察着纤维的走向和交织方式,这是一张典型的明代手工宣纸,纤维细长且分布不均,符合史料记载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我在纸的边缘发现了几处细微的"竹丝痕",这是明代特有的造纸工艺留下的痕迹,后世难以模仿。

第二层,墨色层次。

我将玄鉴镜的焦距调整到最大,墨色在我眼前展开了丰富的层次。近处的山石用浓墨点染,墨色沉稳而不凝滞;远处的江面则用淡墨渲染,墨色空灵而有韵味。浓淡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现代化学颜料的刺眼反光。我特别注意到了几处"飞白"——笔锋快速掠过纸面时留下的空白,这需要极高的笔速和控制力才能完成。

第三层,印章。

我将目光转向画作右下角的"白石道人"印章。在玄鉴镜下,印泥中的朱砂颗粒清晰可见,大小不一,分布自然。印章边缘有细微的"崩边"现象,这是长期使用和岁月侵蚀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印章的部分笔画微微渗入纸纤维,这是年代久远的铁证。

二、对手的挑战

"陈专家,您这边有什么发现吗?"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响起。

我抬起头,看到了我们的老对手——王教授,国内着名的书画鉴定专家,也是这次评审团的重要成员。他身后跟着几个年轻的助手,手中拿着各种高科技检测设备。

"王教授,"我微微一笑,"我这边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不过我想先听听您的看法。"

王教授走到画前,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然后对助手说:"开始检测吧。"

几个年轻人立刻忙碌起来,用高光谱扫描仪对画作进行全面扫描。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了各种数据和图像。

"各位请看,"王教授指着屏幕,"根据高光谱分析,这幅画使用的颜料中含有'钴蓝',这是一种19世纪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颜料。而且纸张的纤维素老化程度不符合明代特征。所以,我的结论是——这幅画是近现代仿品!"

展厅里立刻响起了窃窃私语声。几位评审团成员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思考王教授的分析。

小林紧张地看了我一眼,我却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三、反击

"王教授的分析很精彩,"我缓缓开口,"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王教授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镇定,他有些不悦地说:"请讲。"

"首先,关于您提到的'钴蓝',"我走到屏幕前,指着其中一幅光谱图,"您是否注意到,这种蓝色只出现在画作的左下角,而且分布极不均匀?这不符合一幅完整创作的颜料使用规律。"

王教授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镇定:"这可能是画家后期补笔造成的。"

"说得好,"我赞赏地点点头,"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请大家看这里。"

我示意苏晴将一张高分辨率照片投到屏幕上。照片清晰地显示了左下角的蓝色区域,边缘有明显的拼贴痕迹。

"各位请看,"我解释道,"这不是补笔,而是有人将一小块现代宣纸贴在了原画的左下角,然后在上面作画。这也是为什么高光谱检测会显示出钴蓝的原因。"

展厅里一片哗然。几位评审团成员立刻凑到画前仔细观察,果然发现了细微的拼贴痕迹。

"至于纸张老化程度的问题,"我继续说道,"我想请大家注意画的左上角。"

我示意苏晴切换照片。"这里有一处破损,有人用现代浆糊修补过。现代浆糊中含有化学防腐剂,这会影响纸张的老化检测结果。"

王教授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仍不服气地说:"就算你的分析有道理,也不能证明这幅画就是真迹。你有什么直接证据吗?"

"当然有,"我微笑着说,"这是我今天的压轴发现。"

四、铁证如山

我从工具箱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紫外灯,在众人的注视下打开开关。紫色的光线照射在画作上,奇迹发生了!

在紫外线下,画作中原本看不见的几处细小墨迹显现出来,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

"这是?"评审团主席惊讶地问道。

"这是画家的'防伪标记',"我解释道,"根据史料记载,白石道人晚年在几幅得意之作中使用了特殊的墨汁,其中混合了少量荧光粉。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但在紫外线下会显现出一只燕子的图案。这是后世无法模仿的绝技。"

王教授脸色铁青,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几位评审团成员相互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信服。

"还有一个证据,"我补充道,"请大家看画作的背面。"

我小心地将画翻转过来,在右下角发现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水印。在紫外灯的照射下,水印清晰地显现出来——"宣德年制"四个字。

"这是明代宣德年间特有的宣纸水印,"我解释道,"这进一步证明了这幅画的年代。"

五、真相大白

评审团经过短暂的讨论,主席郑重宣布:"经过全面鉴定,我们一致认为《秋江待渡图》确为明代画家白石道人的真迹。刚才发现的拼贴和修补痕迹,是后人保护画作时留下的,不影响其真实性。"

展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画作的主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我的手说:"陈专家,谢谢您!这是我父亲一生的心血,今天终于得到了认可。"

我也十分感动,轻轻拍了拍老先生的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保护文物,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我看了一眼,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恭喜陈专家又立一功。不过,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黑鸢"

我的眉头瞬间紧锁。黑鸢!这个神秘的对手终于再次出现了。看来,我们与他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怎么了?"苏晴注意到了我的表情变化。

我收起手机,微笑着说:"没什么,只是收到了一个朋友的祝福。走吧,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1036章 古沉船的秘密(上)

离开博物馆时,阳光正好。苏晴把相机挂回脖子,侧头看我:"那个短信……是黑鸢?"

我点了点头,把手机收回口袋:"他在盯着我们。"

小林从后面追上来,递过一份文件袋:"这是老先生委托我们做的后续保护方案,博物馆那边也希望我们参与修复工作。"

"修复的事可以交给专业团队,"我接过文件袋,若有所思,"不过,我们得先弄清楚,为什么有人要在这幅画上动手脚。"

苏晴突然停下脚步,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我:"也许这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和小林同时看向她。

"这是什么?"我问道。

"我在博物馆拍照时,无意间拍到的,"苏晴的表情变得严肃,"有人在展厅外鬼鬼祟祟,我就顺手拍了几张。回来放大看才发现,他手里拿的,是一张古沉船的照片。"

小林接过u盘,迫不及待地说:"快,去我办公室,我们马上看看!"

一、神秘照片

拍卖行的办公室里,我们将u盘里的照片投到了大屏幕上。照片的画质并不清晰,但足以辨认出主体——一艘被海水淹没的木船残骸,静静地躺在海底,周围散落着各种陶罐和瓷器。

"这是……古沉船?"小林瞪大了眼睛,"看这个船体结构,像是明代的福船!"

我凑近屏幕,仔细观察着照片中的细节。船体保存相对完好,桅杆已经折断,但船身的轮廓依然清晰。最引人注目的是船尾附近的一个大木箱,箱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固定着,周围散落着几个已经破碎的青花瓷罐。

"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我问道。

苏晴摇摇头:"不知道。照片上没有任何地理标识,也没有exif信息,显然是被处理过的。"

"那个鬼鬼祟祟的人呢?"小林问。

"我跟了他一段路,"苏晴说,"但他似乎察觉到了,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中。不过,我拍到了他的侧面。"

她切换到下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戴着棒球帽和墨镜的中年男子正快步走在街上,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文件袋。虽然看不清全貌,但他的右耳后有一颗明显的黑痣。

"这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我皱起眉头,努力回忆着,"但一时想不起来。"

小林突然凑到屏幕前,指着男子手腕上的表说:"这个表可不便宜,是限量版的劳力士海使型。这种表在国内很少见,尤其是在古玩圈。"

"古玩圈?"我和苏晴同时看向他。

"对,"小林点点头,"上个月我在一个私人拍卖会上见过同款。当时戴表的人,是一个叫赵四海的古玩商,专门做水下文物的生意。"

"水下文物?"我眼前一亮,"这就说得通了!"

二、线索追踪

我们立刻开始调查赵四海的背景。资料显示,他是滨海市本地人,早年在沿海做过渔民,后来转行做古玩生意,尤其擅长水下文物的打捞和交易。他在业内名声不太好,有传言说他和多个国际走私团伙有联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这张照片真的是他的,"苏晴说,"那他很可能知道古沉船的位置。"

"不仅如此,"我补充道,"他很可能就是那个在《秋江待渡图》上动手脚的幕后黑手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小林问。

"因为这两件事很可能是同一个目的,"我解释道,"有人在寻找某种特定的文物,而《秋江待渡图》和这艘古沉船,可能都与这件文物有关。"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苏晴问。

我思考了片刻,说:"我们需要找到赵四海,弄清楚他到底知道些什么。但不能打草惊蛇,我们得想个办法接近他。"

小林突然眼睛一亮:"我有办法!下周有一个私人拍卖会,赵四海肯定会参加。我们可以以买家的身份混进去,趁机接近他。"

"好主意,"我点点头,"不过,我们需要一件足够吸引他注意的东西。"

苏晴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我说:"这个应该可以。"

我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精美的唐代海兽葡萄镜。镜面光滑如镜,背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海兽和葡萄藤,工艺精湛,保存完好。

"这是……"我惊讶地看着苏晴。

"我外公的收藏,"苏晴微笑着说,"他生前是个考古学家,这是他年轻时在一次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他曾说过,这枚镜子价值连城,尤其是对那些喜欢水下文物的人来说。"

"为什么?"小林问。

"因为这种镜子在唐代主要用于海上贸易,"我解释道,"它不仅是一种日用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很多唐代的海商都会随身携带,作为护身符或者贸易的凭证。如果赵四海真的在寻找某种与海上贸易有关的文物,这枚镜子肯定能引起他的兴趣。"

三、拍卖会的陷阱

一周后,我们如期出现在私人拍卖会的现场。这是一栋位于郊区的豪华别墅,戒备森严。我们出示了伪造的身份文件,顺利进入了拍卖会场。

拍卖会场里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水味。宾客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赵四海果然在其中,他正和一个秃顶的中年男子交谈,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看到了吗?"小林小声说,"他旁边的那个人是他的合伙人,叫孙大勇,是个出了名的投机倒把分子。"

我们找了个角落坐下,耐心等待时机。拍卖会很快开始,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被摆上展台,引起了宾客们的阵阵惊叹。

终于,轮到我们的"宝贝"登场了。当拍卖师小心翼翼地拿出那枚唐代海兽葡萄镜时,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各位,"拍卖师清了清嗓子,"这是一件罕见的唐代海兽葡萄镜,保存完好,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起拍价,五十万!"

会场里立刻响起了一阵惊叹声。几个买家已经开始举牌竞价。赵四海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他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那枚镜子,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看来我们的计划成功了,"小林小声说。

我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观察。很快,竞价就突破了一百万。就在这时,赵四海突然举起了牌。

"一百二十万!"他的声音洪亮而自信。

会场里顿时安静下来,其他买家都看向他,似乎在考虑是否要继续竞价。最终,没有人再举牌。

"一百二十万一次,一百二十万两次,一百二十万三次!成交!"拍卖师重重地敲下了槌子。

四、意外的发现

拍卖会结束后,我们按照计划来到了后台,准备以付款为由与赵四海接触。没想到,他却主动找到了我们。

"三位,"他微笑着说,"我对你们的镜子很感兴趣,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割爱?"

"赵老板客气了,"我微笑着回应,"这面镜子是我们偶然得到的,本打算留作收藏。但既然赵老板喜欢,我们也不是不能考虑。"

赵四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好,痛快!不知道三位想换点什么?"

"我们对水下文物很感兴趣,"我直截了当地说,"尤其是古沉船上的文物。不知道赵老板是否有这方面的收藏?"

赵四海的表情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看来三位也是行家。不过,水下文物的交易可是违法的,我可不敢碰。"

"赵老板说笑了,"小林在一旁说,"我们只是对历史感兴趣,想看看真正的水下文物长什么样。至于交易,我们可以私下谈谈。"

赵四海盯着我们看了片刻,似乎在判断我们的意图。最终,他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三位这么有诚意,我可以带你们去看一些东西。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我问。

"你们必须先把那面镜子给我,"他说,"我需要确认它的真伪。"

我和苏晴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

我们跟着赵四海来到了他的私人仓库。仓库位于一栋废弃的工厂里,外面看起来破败不堪,但里面却别有洞天。仓库里摆满了各种文物,从青铜器到瓷器,从金银器到书画,应有尽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位随便看,"赵四海说,"但请不要乱碰。"

我们开始仔细观察这些文物。大部分都是常见的古玩,但其中几件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的风格与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古沉船上的文物非常相似。

"赵老板,"我指着其中一个青花瓷罐说,"这件文物,是不是来自一艘古沉船?"

赵四海的脸色微微一变:"你怎么知道?"

我微微一笑:"因为我见过类似的东西。"

赵四海盯着我看了很久,突然笑了起来:"看来三位果然不是普通人。好吧,我坦白,这些文物确实来自一艘明代的古沉船。不过,我只是个中间人,真正的打捞者另有其人。"

"是谁?"我追问。

赵四海却摇了摇头:"对不起,这个我不能说。不过,如果三位真的对水下文物感兴趣,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个人。他比我更了解这些东西。"

"谁?"我再次问道。

"黑鸢,"赵四海缓缓吐出两个字,"不过,我得提醒你们,这个人不好惹。"

我和苏晴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兴奋。没想到,我们竟然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黑鸢的线索。

"好,"我点点头,"我们想见他。"

赵四海笑了笑:"我会转告他的。不过,在此之前,三位最好想清楚,你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面对黑鸢。因为一旦卷入他的世界,就再也无法脱身了。"

他说完,转身离开了仓库。我们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看来,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苏晴打破了沉默。

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是的,但我们也必须做好准备。因为黑鸢,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我看了一眼,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想见我?明天晚上八点,老地方见。——黑鸢"

我的嘴角微微上扬。看来,真正的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