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小鬼子的骑兵大队
听说是先生亲自安排配备的战车,大家顿时激动起来。
众人七手八脚地爬上车厢,那个工人出身的干部摸着车内的防弹钢板,啧啧称奇:“这做工,这厚度,怕是连鬼子的坦克炮都能扛几下。”
“都坐稳了!”江川发动引擎,装甲车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戴眼镜的中年人透过观察窗往外看,感叹道:“有了这样的装备,咱们穿越小鬼子占领区就更有把握了。”
江川扫视一眼众人,其中五个人手上的行李箱中都带着电台。
他一个人,居然要护送五部电台加上十几个大活人。
先生这是对他有多大的信心,才敢把这些人和电台,全都交到他的手上。
既然先生这么信任他,他当然不能让先生失望。
过了延河,江川决定走蒙古大草原。
蒙古大草原地域辽阔,即便是遇上小鬼子,凭着63装甲运兵车的速度,也能从小鬼子的手上逃脱。
江川主意拿定,就打开了华夏地图,决定走直线距离。
63装甲运兵车的速度很快,没多久就到了草原的边界,周围都是灌木,稀疏的草丛,没有任何隐身的地方。
没过多久,江川的扫描里面就出现了小鬼子的骑兵大队。
这一队骑兵的速度很快,在大草原上肆意奔跑,用不了多久,就能和他们相遇。
这要是江川一个人,拿出120自行拍榴炮,一顿狂轰乱炸,保证叫小鬼子全部玩完。
眼下,他面对的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江川觉得,在他们面前玩把戏,很快就会被看穿,他解释不了120自行迫榴炮是怎么来的。
但面对小鬼子的骑兵,江川并不想就这样放过。
实际上,小鬼子骑兵越来越近,根本不是他想放过,就能放过的。
江川立即踩下刹车,装甲车稳稳停在草原上。
他快速转身对车厢里的众人说道:“同志们,前方发现鬼子骑兵,大约一个中队的规模。”
车厢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江川身上。
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沉声问道:“需要下车隐蔽吗?”
“不用。”江川拍了拍车厢壁,“这辆装甲车就是最好的堡垒。
现在我需要临时培训几个炮手和机枪手。”
说着,他迅速打开武器舱,露出两挺车载机枪和一门主炮。
工人出身的壮实汉子第一个站出来:“我在兵工厂干过,懂些机械原理,让我试试!”
“好!”江川快速指导他操作主炮,“这是瞄准镜,这是装弹口,记住三点一线...”
麻花辫女同志也主动请缨:“我在抗大受过射击训练,可以操作机枪。”
江川赞许地点头,迅速教会她机枪操作要领。
不到五分钟,一个简易的战斗小组就组建完成。
“其他人负责观察和装弹。”江川回到驾驶位,“我们要边打边走,不能耽误行程。”
装甲车再次启动,江川故意放慢速度。
当骑兵进入射程后,他大喊一声:“开火!”
轰!
主炮发出怒吼,炮弹在骑兵队形中炸开,顿时人仰马翻。
两挺机枪同时喷出火舌,形成交叉火力网。
鬼子骑兵显然没料到会遭遇如此猛烈的火力,队形大乱。
指挥官挥舞军刀试图组织冲锋,但装甲车始终保持距离,边打边退。
“装弹完毕!”工人同志兴奋地喊道,第二发炮弹呼啸而出,直接命中骑兵指挥官所在位置。
江川通过后视镜观察战况,嘴角露出微笑:“打得好!继续保持火力压制。”
他娴熟地操控装甲车,始终与追兵保持最佳射击距离。
麻花辫女同志打得兴起,机枪子弹像长了眼睛般追着鬼子骑兵扫射。
车厢里其他同志忙着传递弹药,有人甚至开始记录战果。
十五分钟后,这支骑兵中队已经溃不成军。
江川看准时机,一脚油门踩到底:“坐稳了!我们甩开他们!”
装甲车猛然加速,很快将残存的追兵远远甩在身后。
车厢里爆发出欢呼声,工人同志擦着汗笑道:“这铁疙瘩真带劲!”
江川看了看华夏地图,确认方向无误后说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加快速度。用最短的时间,穿过这片草原。”
顿时,大家的神情更加紧张起来。
他转头对众人露出自信的笑容:“不过现在看来,我们不仅有人会搞地下工作,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啊!”
车厢里原本紧张的气氛渐渐活跃。
麻花辫女同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江川:“小同志,你刚才指挥作战的样子真是太镇定了。
要不是你临危不乱,我们可能早就慌了手脚。”
戴眼镜的中年干部推了推镜框,语气中带着赞叹:“是啊,从发现敌情到组织反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小同志这份沉着冷静,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战士了。”
“我可算不上老战士。”江川一边驾驶一边笑道,“就是跟小鬼子打交道多了,摸清了他们的套路。
这些骑兵看着吓人,其实拿咱们这铁疙瘩一点办法都没有。”
骑兵也只有到了步兵的跟前才能嚣张一把,面对装甲车,只能唉声叹气。
工人同志拍了拍装甲板,发出沉闷的响声:“要我说啊,最厉害的还是小同志临场教学的本事。
就那么几分钟,愣是把我们这群门外汉都教会了打炮!”
这话引得车厢里一阵笑声。
一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老同志突然开口:“我在沦陷区工作这么多年,见过不少能人。
但像小同志这样既能单枪匹马完成任务,又能指挥团队作战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江川从后视镜里看到大家敬佩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这都是先生的安排。要不是先生信任,给我配了这么好的装备,我也不敢打包票能护送大家安全通过敌占区。”
“装备再好也要看谁用。”麻花辫女同志认真地说,“刚才那场战斗,换个人来指挥,说不定就手忙脚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