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大量橡胶
而且这些都是在赵明留下了详细指引的情况下做到的!
“真不该让你带走季大师。”
“我现在才后悔呢!”
回忆往昔,李华不禁感慨万分。年少时,季安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赵明曾以万金嘉奖,这些事情他还记得。
然而,没想到仅凭季安一人就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你留下他是想干什么?”
“嫌生活还不够憋屈吗?”
赵明笑着调侃:“不瞒您说,随着季安年纪增长,脾气越来越臭。”
“汉国上下几乎被他骂了个遍。”
“有一次我问他几个问题,他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遍后直盯着我:‘陛下,您不明白吧?’”
“我能怎么办?”
“明白了还需要你解释什么!”
“那种看着傻子一样的眼神真是气人。”
赵明绘声绘色地说:“他在科学院里天天都重复这句话:‘这么清楚的道理,为什么你们就不理解!’”
“愚蠢!”
“一群蠢猪!”
“哈哈,无论多么有才华的人物,在他眼里都是蠢货。”
李华想笑又笑不出来。
秦国如果有这样一位天才该多好啊!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各不相同,差距甚至可以大得惊人。
有人15岁还在为了公办高中的入学资格熬夜苦读。
而另一些人……
十五岁的中考中六门课有五门满分,唯一扣分的一科也仅差一分。
两周后,破格参加高考,随手填志愿选清华、北大或科大少年班。成绩出来一看还凑合,仅仅略低一两分。
后来,西工大诚邀,在入读高中一个月后挥手道别:“我要去上大学了!”
季安显然属于此类人物之一。十三岁时,田舟带着厚厚的笔记见到了秦王:“陛下,臣已无力再教他了。”
十九岁时,季安入选汉国科学院,和众多前辈同台领奖时满脸笑容。
二十九岁,成为首席科学家,消息传至秦国,引起轩然。
依靠扎实的基础和非凡的天赋,季安的科研道路一片坦途。
秦王提出问题和思路,而季安将其变成现实。
例如,在铁甲风帆战列舰与蒸汽金属战列舰之争上,在朝堂上有过不少讨论。前者造价低,技术成熟且易维护,而后者则造价高,维修困难且需大量燃料。
但秦王明确指示季安:未来肯定是全金属蒸汽战舰。持之以恒地投入,技术进步指日可待,全球性补给基地也能解决后续问题。
因此,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汉国走完了历史上需要百年的发展历程。秦国虽然继承了丰富的资产和技术,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在决策过程上的拖延让其错失了关键时期。
李华感慨道:“汉国有的,我们也会拥有,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你需要的话,我可以把蒸汽战舰的图纸送去。”
“三到五年,研究透其中要领,很快就追上了。”
李华愤愤地道:“没有你的图纸我们也造得出来!”
“这些年我们都励精图治,铁甲战列舰的工艺早就熟练了,只是目前还没有必要建造蒸汽战列舰。”
赵明点了点头:“说得有理。”
“但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急于求成。”
“风帆铁甲战列舰在未来二十年也未必落伍。”
“蒸汽战列舰的图纸真的可以给秦国?”
赵明摇头:“如果能给你,当然愿意。不过阚儿对汉国有看法,若真给了他会如何?”
李华语塞,说道:“阚儿并非有偏见,而是……”
“不甘落后于他人是吧?”
“秦国自当强盛,处处领先汉国,不然他不会安心。”
“这不是小肚鸡肠,是身为皇帝的责任。”
沉默许久后,
在那个宁静的茶馆里,白石仔细端详着茶具上那不期而至的斑点:“这个黑点真是破坏美感,显然是制釉过程中的疏漏。”
明岚思考片刻后问白石:“怎么才能补救这个瑕疵呢?”
白石皱了下眉,斟酌道:“磨去突起部分,然后重新抛光、涂釉,最后再送回窑里烧一遍。”
明岚微笑赞同:“对啊,就是这样做。”
可白石却摇摇头说:“但烧制出来的新碗,其他部分因为受高温影响而改变色泽,使得修补之处与其他地方显得格格不入。还不如原来的呢。”
这使明岚也陷入沉思:“那么该如何是好呢?”
突然,白石仿佛有所顿悟:“就像我们所在的国家,它如同这只碗,不管怎么修,始终无法掩盖内在的破绽。”
接着,明岚随手一挥,手中的茶碗应声坠地,碎裂成几片。“费时费力的补救往往徒劳无功,”他说,“倒不如干脆重铸一个新的。”
“确实如此。”他拿起一旁新崭亮的一只递给了白石,“你看,有时候选择一个全新的开始更轻松。”
白石静默了一会,心中思绪万千。
“我持有矩子令,手下的大臣多是我昔日的心腹旧部,他们与我紧密相连,得心应手。”明岚接着谈起了治国的感慨。
相比而言,他的国度复杂度要高出很多。即使他大开杀戒清理了许多反对势力,问题依然不断浮现。“特别是海贸兴旺以来,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纠葛越来越紧张,处理起来实在棘手。”过了一会儿,气氛缓和了些。
“我清楚,当年本该是你继承皇位……”
“现在说这些有何益?”明岚苦笑。“若非你退了一步,哪轮得到我在朝中执掌大权。如今,我们同坐在高位,并不需要在意太多过去的恩怨了。”
明岚劝说道:“既然咱们已成家事,就该携手合作,避免两国争斗。天下足够大,容得下秦汉两家。古有‘兄弟内讧外敌乘虚而入’的说法,何不去努力化解这些问题?”
白石点头认同,“此事牵连甚广,需经朝廷商议方能决定”。
“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私人情感那么简单,还关乎到两大国家的政策大事”。
明岚表示理解,并继续讨论下一步打算:“第二件事,在我们仍在人世时,划分一下领土给各自子孙。”
于是,两人展开了一场有关土地分割的游戏……
下面的服务员嵇尧正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哎,你说,楼上的两位老者到底为何争论得如此热烈?”
掌柜抬眼看了看说:“也许是为了某些原则或理想吧!”
最终这场会面在既严肃又不失幽默的方式中进行着。
“要是出了差错谁犯了病,咱们这儿可不好交代呀!”
“不行,我得去看看。”
店掌柜刚要阻拦,赵明已迫不及待地朝楼梯奔去。
“少爷!”
“少爷!”
他喊了两声,赵明却头也不回。
“唉!”
“万一他们是为房产或土地争吵,你岂不是自找麻烦?”
店掌柜连连叹气,心里也不禁好奇那两位老人到底在争些什么,吵得面红耳赤。
精美的天下地图摆放在茶桌中间,上面像是被顽童随意涂鸦了许多蜿蜒的线条。刘禹正喝茶时,疑惑地看着对方的眼神。总觉得吃了大亏,却无法确凿证明。
“殿下,剩下来的琐事就别争了吧?”李辉笑着道。
“尽人事,听天命吧。”
“后人的事,应该让他们自己决断。”
“能让两国百年安宁,已经是尽力了。”
“未来如何,也由不得我们了。”
扶苏叹了一口气,“朕明白您的苦心。”
回想少年时意气风发的日子,转眼已是满头白发。
管不了那么多了!
“秦汉,望殿下能告知国内这不是丧权失土,而是两国公平交换。”
“征讨欧洲还需要倚仗你们的合作,劳烦先生了。”
“荆州之地远离中心,孤立海外。攻打它时,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月氏是我们共同的后裔,秦国应当加以保护。”
两人定了大局,继续讨论具体细节。此时,似乎回到了远古时代。西戎侵秦,周天子派兵助其复国;燕国遭入侵时求救齐国,最终合力击退敌军。
“嘿!真有趣!”一阵笑声突然响起,随之是一片寂静,目光聚焦在闯入者嵇宇身上,仿佛随时准备动手。
“抱歉,失礼了。”
刘禹无奈摇了摇头,示意不让侍卫出手。
“何时启程?”
“我去过诗曼,答应她一定让两国重修旧好。”
扶苏颤颤巍巍站起来,遥望远方。“走吧,再拖延怕悔之不及。”
两人手牵手离开了。
夜幕降临时
代县商铺依旧灯火通明,米粮、油盐、布匹纷纷被抢购一空。嵇宇正烦恼着,朋友刘毅来找他,催促他到卖北货的地方。
“老刘,啥急事?”嵇宇一边喘粗气一边跑着。
“不能再拖,不然来不及!”
“这次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橡胶价格肯定暴涨!”李庚激动说道。
他刚押上所有财产,买了大量橡胶。
嵇宇被吓到了:“疯了吗?这样值得吗?”
“一定会暴涨!打个赌?”
他们决定去看看库存,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好机会。刘毅拉着嵇宇往货栈赶去。
“闭着眼睛买就好!”
李庚坚定的眼神透露着他无比的信心,坚信这场冲突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
确实,橡胶和其他货物都在疯狂涨价。
嵇宇望着涨得让人不敢置信的价格,开始怀疑起当初的选择。
“如果没开战怎么办?”他在心底暗暗想着,而市场上的狂热早已超乎了他的想象。
张伟满脸不可思议,上下打量着王强。
我怎么会跟这种人交上朋友?
这么明显的情况,小孩子也能看出来,你还跟我说两国不会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