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绝不能败
——“撤退?”
周将军环视四周,看到已被包围的境地和迟迟未至的增援队伍,他意识到此时退已无可能。因此他坚定地吼道:“哼,这只是小伤!还给我刀…我还可再战斗!我坚毅的身躯怎能被这点伤打倒?”
话语刚落,血却顺着新的伤口流淌出来。周将军再度提起宝刀,结果却是伴随着熟悉的响声,刀又一次脱手落地。
而敌方手中的长矛仍不断攻击,不仅与周围亲兵缠斗,还不断地朝周将军身上施压。在失去了武器的情况下,面对越来越寡不敌众的局面以及持续袭来的打击,这位身经百战的勇士最终受住了十二支箭矢,虽然浑身上下鲜血淋漓但仍未失马。他的意志坚定,仿佛告诉自己还不能就此认命,“杀...杀了对方...”
可惜好景不长,第十三支长矛毫不留情地穿过两名亲兵的防护直击他的胸前心脏处。
一声巨响传来后,这位曾经无比坚韧的将领轰然倒地。
在最后倒下的那一刻,他仍然顽强支撑不让自己瘫倒在地,一只手扶在一具挡箭板旁边努力维持着身体平衡。他的胸膛已经有一个致命穿孔。这种姿态彰显着他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屈服的坚强。
随着将军的阵亡,整个局面彻底崩溃,吴军失去了斗志,糜军则趁机发起猛攻。
胜利的钟声敲响之后,只有百余骑兵逃出了战场。东吴骑兵主力全部折损于此。
“赵将军,我们胜利了!”士卒们对骑在马上露出脸庞的那位英武武将表达了赞扬之情。
夜空渐渐深邃下来,凉爽晚风中,徐将军带着残余的水师部队赶到,目睹这一场景,不由得热泪盈眶。“周将军,你为何会败给区区糜芳呢?我会为你报仇!”他在尸骸旁哀泣发誓,并承诺继续向东进军直至击败敌人为止。
---
在月光微弱照射下,山脚下躺着无数死者。一名年轻勇猛的大将在确认一切结束后留下了一段题词,随后便率领得胜部队离开了此地。风呼啸,黑夜加深,这一切都见证了这场激烈战斗中的壮烈牺牲。
战斗刚刚开始便遭遇重大挫折,首次攻击便失去了将领,这一情况无疑给这次突袭行动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
显然,敌方已有准备!
既然现在周将军已经战败,那么接下来呢?
一时间,士兵们纷纷议论开来:
“还继续进攻吗?”
“原本我们是以突袭为主,如今却成了敌人守株待兔。连荆州军的普通将领都能击退周将军,这明显是他们早有防备!”
“再盲目进攻下去,不知道还有什么埋伏在等着我们。”
正在这时,有人用沉重的语气说道:“箭已离弦,如果此时退兵,那江东的勇士们岂不是丢尽脸面?咱们都已经发动了攻击,怎能半途而废?”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是啊,既已发起突袭,以数倍兵力杀出重围,若此时退兵,又将如何面对众人的眼光?
就在众军士神情凝重之际,一名侦察兵飞马赶到李将军面前,急促禀报:“将军,我们已经侦查完毕,从这里到襄阳的道路周围没有埋伏。此外,首战告捷的敌军已经撤回襄阳城内。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城墙上可见森严的防守部队!”
长长的喘息之后,正蹲着的李将军站了起来,牙关紧咬。
他抬起头,目光投向不远处的襄阳城,下令道:“传达我的命令,今晚攻打此城,为周将军报仇——”
啊……
李将军的命令让所有士兵一时错愕。
随后,“嗖”的一声,李将军拔出了祖传刀。
“这把刀原属孙将军,我对其崇敬已久。今日我李氏将以身作则,抵达襄阳后立即攻城。若我退一步,你们立即将我处死。同样,若有任何人敢后退,后果亦是如此。”
说完,李将军语调陡然升高:“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保护家园。要么攻下这座城池,要么与各位共同长眠在这襄阳之下!”
话音刚落,士兵们都听出这绝非玩笑。
当年,在濡须口大战中,李将军率舰队对阵曹军。遭遇暴风雨时,其他将领都害怕得不敢上岸战斗,只有李将军挺身而出率领士兵冲锋陷阵,吓破敌胆并大获全胜。
这一役让他成为了名将,也得到了将士们的尊敬。
此次前哨失败,士气低迷,但李将军决定亲征重振军心。
他再度高喊道:
“急速前进!”
“到达立即攻城!”
与此同时,糜子满脸欣喜向父亲、叔父和公子讲述了前线大捷的消息:
“赵将军成功斩杀了敌军大将,吴军前锋几乎全军覆没!”
“真的赢了?”听到胜利喜讯的这一刻,原本专心听故事的父亲猛然起身。
叔叔则急切问道:“赵将军现在何处?”
“他已经入城休整。”糜子解释道,“周将军果然中计,被扮成父亲模样的赵将军引诱至山林中单独击杀,银枪白马,地上留下一句话:徐州东海人糜芳!”
这话让糜家人惊讶万分,不是因为斩杀了敌人,而是因为赵云留下的话竟给了父亲天大的功劳。
糜父忍不住嘀咕道:“赵将军素来不在乎这些事情,怎这次会特意交代?”
刘公子插嘴说:“因为我也经常提醒要理论结合实践。”
正当两人想问个究竟时,士兵匆忙赶来:“吴军正在部署攻城设备,很可能夜袭襄阳!”
城外火光映照如白昼般清楚,让一切动向一览无余。
听到敌军即将攻城的消息,大家面色大变。
马良连忙问道:“赵将军在哪儿?”
“已经在指挥防守……”随军答道。
糜父长吁一口气,嘱咐糜子带着刘禅往内城转移。
刘公子坚持道:“我要见证这场战争。”
他的见解让在场之人颇感意外。
最后,虽然敌军压境,他们仍需镇定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在那个年代,这个素有顽童之名的年轻人——赵信,在众人眼中是个无心向学的浪荡子。然而,当他口若悬河地道出一番洞悉本质、见解深刻的话语时,不论是程刚还是李明,都为之深深触动。
「爹……」程阳缓缓开口:「我认为赵公子说得极有道理。」
「自然是有道理。」刘齐挺直了腰板,原本略带稚气的模样,此刻变得认真严肃起来,「我至少应该见识一下,什么是攻城、守城。」
的确如此,正史上的刘齐在邓元攻克阴平时选择弃城投降。这一行为,令他背上了骂名。
但实际上呢?他一生中不曾接触过战斗,对攻城守城毫无了解,怎能奢望他做出英明决断?
既然什么都不懂,在战场上只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任人摆布,固执己见。也因此,难怪历史上的他在围城之时会轻易听从小人的谗言,选择了放弃抵抗,开城投降。
此时,程阳也被这段话触动,但程芳很快回过神来。他知道大战一触即发,当下最重要的是迅速准备:
「既然弟弟这么说,那我也不多加干涉……你务必小心些。我的孩儿,你一定要保证赵公子的安全。情况不对,立刻退回内城!」
「是……」
随着程阳一声应答,程芳与李明快速离开了了望塔。
他们早已准备充分,加上城楼上驻扎着大将赵霖坐镇,一切就绪。这些才回城的兵士们立即调整战术,由进攻转变为坚定防守。
眼看吴军的攻势需要筹备更多装备和器械,程芳抓紧时间进行最后动员:
「众将士,你们都是我们程家忠实追随的部曲,有的甚至跟着我从青州走到江陵,这三成的江陵新城地契分给你们,有的得了一座宅院,有的甚至得了数处房产、商铺还有大片良田。现在你们在这儿辛苦守城,家人可以在城里安享租金,孩子也能过得逍遥快乐!」
越说语气越激昂,「关氏兄弟中的五哥手握这座新城大部分土地。他告诉我们,这些财富一半用于公共建设,其余部分全部用来赏赐有功之人。想让家人收更多的租吗?那就攥紧你们手中的武器!建功立业,为自己拼来荣华富贵!」
话毕,他的声音达到了最高点。
「记住一点,如果江陵失守,不仅我们完蛋了,我们的亲人、土地、美好生活都将化为泡影!我不再想过过去流离失所的日子。只要守住江陵城,天大的富贵我们都能保下来。兄弟们,能不能保住,看你们的选择了!」
这段慷慨陈词,激发了历史上所谓软弱的程家军,战士们的恐惧被燃起的斗志驱散。
尽管语言粗俗,常带有脏字儿,但其内容充满感染力,让人血脉贲张。为家人的幸福而战,这样的使命感能让人义无反顾。同时,这也提醒了这些士兵他们跟随将军的正确选择。曾经他们的母亲也可能会饱受艰辛,而现在却是富足无忧。这一切皆因程将军跟随对了主君。
于是,所有人的心中只剩下三个字:「绝不能败!」
突然,有人带头呼喊:
「吾在城在!」
随之演变为震耳欲聋的吼声:
「人在城在!」
江陵,这座荆州重镇,在此拉开了攻守之战。
战役一触即发,进入激烈对抗阶段。吴国大军趁着黑夜携带云梯,万马奔腾般的冲向城门。徐武带领着吴军全面压上,让城内瞬间紧张万分。弓箭雨如倾盆,却多数被敌方盾牌阻挡。